孙伟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教师幼儿园 山东潍坊 261021
无论有意或者无意的言行举止,凡是对儿童的身体、心情、行为和智力方面造成伤害的,都可以称之为心理伤害。这些言行举止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不可逆转的危害,造成心灵上的伤害,往往比身体上的伤害更为严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于性格内向的幼儿,当他们面对心理伤害时,往往把苦水往肚子里面咽,整天郁郁寡欢,闷闷不乐,以致产生抑郁等心理疾病,对于开朗的孩子,则是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破坏行为以及恶作剧行为,以此来表示他们对外界环境的不满。为此,我们应该在幼儿教育中充分重视幼儿心理健康,采取各种措施,最大限度的规避对幼儿的心理伤害。
由于幼儿的成长经历存在差异,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以及兴趣爱好之间有所不同,导致他们对于不同的事物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学的内容几乎不可能做到适应于每一位幼儿,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不恰当的情况,这些情况可能就会对孩子们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比如有些儿歌歌词是针对一些特定人群的,同时也对一些特殊的关系进行了描述,当孩子们与这些刻画内容相反的时候,就会造成孩子们的心理负担,又由于孩子们在承担了这些负担后,如果教师们不能及时的发现这一问题,那么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在日常教学中,也会出现教师在不经意间对幼儿造成心理负担,即使这不是教师故意所为,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孩子们的心理。比如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总是会根据幼儿的表现和活泼程度,将幼儿分组,无意间就给幼儿贴上了标签。虽然这种行为在很多教师看来属于正常行为,但是这种行为无疑已经影响到了孩子们的心理变化,被暗示为“聪明小孩和笨小孩”,“笨小孩”在这种暗示下,有些会变得自卑,有些会变得叛逆;“聪明小孩”则有可能变得骄傲,不利于以后的发展。
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细节,采取的教育方式直接对孩子们的身心造成伤害。比如有些教师为了保持课堂秩序的稳定,对一些不认真听讲和较为好动的幼儿实施一些告戒措施。尽管教师在行为上规避了体罚等,但是老师告诫的语气、神态也会对幼儿心理造成伤害。有的教师因心情不好,会出现精神萎靡或者把怒气撒到孩子身上,孩子们无端的受到指责和冤枉就会感到委屈,而且没有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内心就会受到打击,产生心理伤害。
幼儿园教育是幼儿各种能力和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需要更加注重教育细节。在选择课程时,应根据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幼儿基本情况的了解,选择孩子喜欢、适合孩子发展的内容,从教育内容上规避对孩子的心理伤害。
由于教师们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水平各不相同,有些教师在面对孩子出现的不良情绪时,不能及时发现和很好的引导,甚至被孩子的坏情绪所影响,影响师生关系和教育质量。所以,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剖析,学会掌控自己的心情,避免带着不好的情绪进行教育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不同于其他阶段的教师,幼儿阶段的教师,不仅要充当知识经验学习的引导者,更多的是要承担起育人的角色。年纪较小的孩子们,会经常出现焦虑又好奇的心理,对新环境和心接触的人会表现的不安,心理变化也就变得丰富起来。为平定孩子们不安地情绪,降低负面情绪的干扰,教师首先应该用全部的爱,给予幼儿充分的关注和照顾,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信任和依赖,进而构建起和谐良好的师生。
幼儿阶段同时也是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的阶段。教师要做的,就是根据每个孩子自身的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温馨、自主、轻松、快乐,以帮助幼儿形成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应该避免一刀切的幼儿发展标准,使一部分发展缓慢的孩子变得压抑,从而导致心情低落,形成消极心理。所以,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教师的教育温暖,才有助于孩子们心理健康成长,达到正确教育的目标。
综上所述,幼儿群体是弱势群体,心理承受力及其微弱,一旦心理遭受了严重伤害将影响其一生的成长。幼儿园生活是幼儿成长中的重要时期,尽管幼儿园和教师不能保证幼儿在一个无伤害的环境中长大,但应该尽可能避免人为的对幼儿心理产生的伤害,给孩子创造一个快乐、幸福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