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冉 云南大学 云南昆明 650091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绘画是艺术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我们之所以能够在艺术的道路上推陈出新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与对世界优秀文化的汲取。
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文化建设一样,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在2014年举行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中讲到“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这是说文艺工作的重要性。重要在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是反映当下中国社会价值观、文化精神,以及国人审美的追求。而文艺是塑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毛泽东将“新文化”与新政治、新经济并列,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画的改造问题被提上了日程。1950年,《人民美术》发文,提出应进行一场"新国画运动",即国画的改造运动,提倡写实精神,创造出符合人民需要的内容和形式。1949年以后,艺术家的生存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主要特征是组织化的体制被建构起来,个人被纳入各种体制。对于李可染来说,被选上参加1949年7月召开的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并当选为全国美协理事,是被纳入体制的重要标志。
李可染是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著名画家齐白石的的弟子。自幼喜爱绘画,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上个世纪50年代李可染发表的《谈中国画的改造》,谈到了中国画随着新政权的建立而受到了厄运的现象。如果把这种突然降临的厄运看作是一种带有象征意味的变化,则是耐人寻味的。当时最重要的是“旧国画如何为新政权服务”的问题,李可染较早清醒地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文章的重要意义在于把中国画的创造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联系,着重突出了“改造”一词,是那个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和艺术界人士所面对的最有挑战性一点。艺术家们对革命圣地和对毛泽东诗词意画的描绘正是这一改造中的重大表现。这类题材既为创作者们提供了政治评价中的保险系数,也为图式语言的突破提供了合法出口。
以诗入画的传统在毛泽东身上得到极致表现。可以不夸张地说,围绕着毛泽东诗词,足可以勾勒出20世纪后半期的革命文艺史。60年代初,李可染以《沁园春》中的名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共创作了七幅画作,每幅作品的尺寸、章法和景观均有变化,但基本格局相同。以此为代表的红色山水的杰出贡献在于他为实现审美与革命意识形态的统一创造出时代需要的图式语言。
在山水画方面,李可染主张“用最大的功力大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使古老的山水画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他也强调作山水画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即从单纯到丰富,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在素描方面,李可染认为素描是研究形象的科学,素描唯一的目的就是准确反映客观形象,以及体面、明暗、光线的科学道理,这一学科对中国画的发展只有好处,绝无坏处。 李可染的山水画重视意象的凝聚。他在40年代的山水作品是一种线性笔墨结构,50年代以后的作品,由线性笔墨结构变为团块性笔墨结构,以墨为主,整体单纯而内中丰富,浓重浑厚,深邃茂密。李可染的山水画将光引入画面,尤其善于表现山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使作品具有一种朦胧迷茫、流光徘徊的特色。这是山水画在新中国成立后最具革新意义的一次里程碑式的突破。
中国画的学习方法,古人讲先以古人为师,李可染认为画山水临摹很重要,临摹可以感觉到古人的最高状态是什么。有了一定的临摹基础后要进行对景写生的训练,写生不仅仅是照着画,它还涉及到传统的理解,比如创作能力,李可染最早写生,把写生叫对景创作,就是不完全写实做到提炼和概括。这个过程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艺术必须以现实美为源泉。但是,这种现实美在成为艺术美之前,必须是客观现实的形神与画家主观的情思有机统一了的东西。作品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必然带有画家主观情思的烙印。
可以肯定的是李可染在特定的时代响应时代的号召,带领中国山水画进行前无古人的变革,给传统的山水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山水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格局,这无疑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样,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环境中,我们更应该从前辈的身上吸取适合我们当下发展的地方,结合新时代特色创造出更多更能反映时代面貌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