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彤
(成都市双语实验学校,四川成都 610000)
所谓美的本体论,也就是围绕美是什么、美本身所得出的结论。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理念的问题。记得在《大希庇阿斯篇》中,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就美本身这个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苏格拉底一开始指责某些东西丑,赞扬某些东西美,被和他对话的人问的无言以对。那么什么是美,美的定义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在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中出现关于美的以下几种判断。第一,什么东西是美的不等于美本身是什么。美的东西之所以美,也源自于美本身。由美是真实的东西从而想到美就是一位漂亮的小姐;美是一匹漂亮的母马;美是一个美的灌汤等。这些美的东西本身有一种美的存在。但是这些美都是有局限的,都是在各自意义上的美,并不是真正美的定义,不是美本身。比如,最美的灌汤比起年轻的小姐来还是丑的,最美的年轻小姐比起女神也还是丑的。第二,美是客观存在的,它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就使那件事物被称为美,不管它是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一个人,一个神,一个动作,还是一门学问。希庇阿斯认为美就是黄金,他认为一件东西纵然是丑的,只要镶上黄金,就得到一种点缀,使它显得美了。但是苏格拉底用菲狄阿斯雕刻的雅典娜的像使用的是象牙驳斥了这一观点。第三,美是永恒不变的,美是永远的。希庇阿斯说美是而且将来也还是对于一切人都是美的。第四,苏格拉底还认为恰当不能同时造成表面现象的美和内在现象的美。柏拉图认为,美是理念,个别的事物之所以是美的,正是由于它们有了美的理念,这个理念是真实存在,永恒不变的客观存在。这个理念先于人,先于动物,先于个别事物。它是一般的普遍的共性的,它是美的东西的创造者。
谈到美与爱的关系时,我们不难想到柏拉图式的爱情。在《会饮》这篇对话中,柏拉图虽然没有参加这次的聚会,但是苏格拉底本来就是柏拉图非常遵从的一位诗人,他借用了苏格拉底的话语,表达出了自己的爱情观,同时也体现出美与善、生活本身的关系。在《会饮》篇中不同的诗人对爱情所持有的观念不尽相同。斐德诺认为爱神是最古老的,所以最受人们的尊重。他说:“爱神是一个伟大的神,在人与神之中都是最神奇的。他是最古老的,没有父母”。他认为爱神帮助人就善避恶,有道德的作用。他说:“爱神不仅是最古老的,而且是人类最高幸福的来源。一个人要想过上美满的生活,他终身奉为规范的原则就只有靠爱情可以建立”。他还认为尊敬爱神的人必须要全心全意,不惜牺牲生命,才能达到爱情的最高境界。他通过珀利阿斯的女儿,阿尔刻提斯代他丈夫死后神们让她的灵魂由阴间回到阳间的故事为我们举例说明。其实,他的见解很平凡,文章全是模仿诡辩派作家的风格,一味掉书袋,盲目相信传统,卖弄修辞的小技术。泡赛尼阿斯德关于爱的文章主要有三点。第一,爱神不只一种,一个是最古老的,没有母亲;只有天是她的父亲,所以我们把她叫做“高尚女爱神”;另一个比较年轻,是天神宙斯和狄俄涅的女儿,我们把她叫做“凡俗女爱神”。而我们应该颂扬的是“天上的爱神”不是“人间爱神”,是心灵的爱不是肉体的爱。第二,一切行为自身无所谓丑美,美丑都是因为“做的好坏”方式而定,爱也是如此。只有驱遣人以高尚的方式相爱的那种爱神才是美的,才值得颂扬。第三,根据这个标准,雅典的男子同性爱的情形比希腊各城邦的都强,因为“做的方式”比较好,爱情的追求与学问道德的追求合而为一。其实这番话并不是在赞扬爱神,是为雅典式“男风”作辩护。表面摆的是大道理,实际上思想非常庸俗而且线索不是很连贯还代表诡辩派的思想和文章风格,这和斐德诺的观点没有太多的不同。柏拉图把爱、美、善等最终都还原到人的生活本身中,与不朽相关,也可以说,不朽是人的最终目的。美的概念不仅仅与审美和艺术相关,更主要的是一种人的生活方式和理想,是一种哲学的最高境界之一。
当然我们在浅谈柏拉图美学的时候就不得不谈到他的政治思想以及哲学。柏拉图出生在雅典的一个贵族阶级家庭,二十岁从师苏格拉底,从师八年,柏拉图深受苏格拉底思想的影响,当时的社会正是贵族阶级与民主党派斗争激烈的时候,最后民主党派获得了胜利而苏格拉底最终被民主党派害死,身为贵族阶级的柏拉图从心里非常反抗民主党派的统治,特别是在苏格拉底死以后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思想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思想和政治制度,同时他也非常讨厌民主党派下那些诡辩派作家的作风,在《会饮》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柏拉图以极具讽刺的口吻写那些诡辩派作家。《理想国》是柏拉图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人们对于美与丑的认识都是在刻意的去模仿,因此柏拉图特别的希望建立一个善的环境使青年人可以从中吸取美好的东西。柏拉图希望人们生活在一种美好的、融洽的环境里,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形成心灵美,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美好的事物。柏拉图本身是贵族出身,他在这里谈文学音乐教育。柏拉图把文学看作音乐的一部分,因为文学在古代以及原始社会主要的形式是诗歌,和音乐分不开。柏拉图首先检讨了文学的内容,柏拉图要求文学需要含有健康的道德教训,对青年人来说是有益的,同时他认为希腊文学大部分都不符合这个标准。
一般认为,艺术家在创作时,是受到灵感的支持。这种灵感是什么?来源于何处?在《伊安篇》中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和伊安的对话着重讨论了诗的灵感来源。苏格拉底说伊安“长于解说荷马的本领并不是一种技艺,而是一种灵感,像我已经说过。有一种神力在驱遣你,像欧里庇得斯所说的磁石,就像一般人所谓“赫刺克勒斯石”这里柏拉图很明确地说明了诗人是凭借灵感的。根据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柏拉图的灵感说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所谓的迷狂说,第二种就是灵魂回忆说。对于第一种说法《伊安》篇中有这样一句话:磁石不仅能吸引铁环本身,而且把吸引力传给那些铁环,使它们也像磁石一样,能吸引其他铁环,有时候你看见有很多个铁环互相吸引着,挂成一条长项链,这些全从一块磁石得到悬在一起的力量。诗神就像这块磁石,她首先给人灵感,得到这灵感的人们又把这灵感传给其他人,让旁人接上她们,悬成一条锁链。当然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就否认柏拉图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乃至世界美学史的地位,他依然对我们有着非常深厚的影响,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我就只能浅谈一下他的美学思想,至于他美学思想更深的奥秘,那还就只能慢慢去挖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