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乳头内陷产妇的母乳喂养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

2019-11-12 09:09李永华李美利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0期
关键词:母乳喂养护理干预效果

李永华 李美利

【摘 要】目的:对乳头内陷产妇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探讨,并评价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接分娩的150例乳头内陷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为常规电话随访,研究组为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2.0%、乳涨发生率为6.7%、喂养知识知晓度为94.7%、护理满意度为93.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抑郁评分为(8.4±2.9)分,对照组为(10.1±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乳头内陷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干预明显能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改善产妇哺乳期抑郁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母乳喂养;乳头内陷;护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2

乳头内陷专指乳头呈火山口状凹陷在皮面之下或未突出乳晕平面者。导致乳头凹陷的主要因素是先天乳房发育不良、母乳喂养不足,这不仅对乳房美观度产生影响,还可能因乳头不能及时清洗而导致局部感染、肿瘤等[1]。同时,乳头内陷导致母乳喂养时,新生儿无法嘬住乳头,母乳喂养成功率较低[2]。本研究特对乳头内陷产妇母乳喂养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护理干预对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受试对象与方法

1.1 受试者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接分娩的150例乳头内陷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研究组产妇年龄在23-36岁,平均(25.7±3.7)岁;其中乳头凹陷21例、乳头颈短25例、乳头平坦29例。对照组产妇年龄在21-34岁,平均(25.1±3.3)岁;其中乳头凹陷22例、乳头颈短26例、乳头平坦27例。两组产妇年龄、乳头状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为产后1周、2周、4周时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母婴现状、喂养情况,并未产妇解决喂养困难,提供心理疏导。研究组为母乳喂养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干预,分娩初期产妇尚未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加之乳头内陷、乳房胀痛等问题,极易导致焦虑。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产后护理知识的宣教,告知家属支持鼓励的重要性,教会乳头凹陷的护理方法,鼓励产妇树立母乳喂养信息,克服疼痛。②手法复位干预,对于乳头轻微凹陷的产妇,可指导在喂乳前采用热毛巾热敷数分钟,然后乳房同侧手将其轻轻托起,另一侧手的拇指、食指轻轻捏住乳头向外牵拉,同时捻转乳头,待产妇出现立乳反射,再开始喂奶。对于乳头全部陷入乳晕之内的产妇,则可以通过将奶头挤出,后指导产妇将两拇指平放在乳头左右两侧,并慢慢朝侧方向牵拉乳晕皮肤以及皮下组织,以突出乳头。两拇指分别置于乳头的上下两侧,纵向拉开,并反复数次,在乳头突出后再进行喂奶。对于乳头完全埋在乳晕下方的产妇,可只奥通过医用硅胶乳头保护器进行母乳喂养。③乳腺炎等症的护理,嘱产妇增加哺乳次数,每次先在涨奶一侧哺乳,若母乳较多,则应在哺乳后挤出多余乳汁,教会正确挤奶方法,若有乳房肿胀、局部发红等现象,更应勤喂奶,如有局部化脓现象,需及时就医。

1.3 疗效指标 调查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乳涨发生率、喂养知识知晓度、护理满意度等,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产妇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说明抑郁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n(%)”形式录入计数资料,检验;“ ”形式录入计量资料,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产妇产后一般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2.0%、乳涨发生率为6.7%、喂养知识知晓度为94.7%、护理满意度为93.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1 對两组产妇产后抑郁评分的比较

研究组抑郁评分为(8.4±2.9)分,对照组为(10.1±3.1)分,纳入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乳头内陷的发生与乳腺导管、乳晕、乳头发育不良,伴随内部纤维牵拉等相关[3]。临床上可采取手术、负压吸引来治疗,但前者可能导致乳腺管受损,影响哺乳。乳头负压吸引器能有效矫正轻中度内陷,但想取得良好的效果,护理干预是不可缺少的措施[4]。通过护理干预能改善产妇抑郁状态、提高母乳喂养率和护理满意度、缓解乳涨、增强母乳喂养知识的知晓率等。从本研究结果来看,研究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2.0%、乳涨发生率为6.7%、喂养知识知晓度为94.7%、护理满意度为93.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抑郁评分为(8.4±2.9)分,对照组为(10.1±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都能进一步证实对乳头内陷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的积极意义和重要性。总之,乳头内陷产妇通过积极采取母乳喂养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能缓解产后抑郁,护理满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

王晶晶,于白梅,杨讴, 等.护奶罩矫正乳头内陷对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影响的价值研究[J].河北医药,2018,40(23):3657-3660.

于白梅,杨讴,王晶晶, 等.护奶罩矫正乳头内陷对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影响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8,40(20):3178-3181.

谢亚丽,孔雅君,王转利.护理干预在提高乳头内陷孕产妇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4):134.

罗海丹,王智敏.产后乳头内陷患者提高母乳喂养的护理措施[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35):141-142.

猜你喜欢
母乳喂养护理干预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