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妊娠合并糖尿病及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11-12 09:09姜双艳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0期
关键词:妊娠临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

姜双艳

【摘 要】目的: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以及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该次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该院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同期选取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并对其妊娠结局、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以及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孕妇生产的新生儿均健康,产后的存活率为100%,且无产后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以及产后感染的情况发生。结论:及早发现及治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以运动及饮食控制为主,采取胰岛素进行辅助治疗,能够达到对血糖控制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治疗;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R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2

妊娠期间女性可能会出现较多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患者及其胎儿的生命安全,妊娠合并糖尿病以及妊娠期糖尿病同为糖尿病类型,在临床上最为显著的特点为血糖升高[1]。该类病症不仅会影响孕妇身体健康,甚至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流产及死胎等情况,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首先对患者血糖进行控制,适时地采取终止妊娠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确保母婴生命安全。鉴于此,该次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该院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同期选取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并对其妊娠结局、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同期選取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年龄在23~39岁之间,平均年龄(30.46±3.06)岁;孕周31~40 周,平均孕周(33.02±2.75)周。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在年龄24~40岁,平均年龄(29.86±3.41)岁;孕周30~39周,平均孕周(32.16±2.13)周。所有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症状为多饮、多食、多尿以及阴道与外阴内细菌反复发作,且大部分患者的体重在82 kg及以上,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①尿糖测定法:若孕妇的尿糖结果呈现为阳性,除了需要考虑其可能为妊娠生理性的糖尿病,同时还需要对其进行糖筛测试以及血糖检查。②空腹血糖检测法:若患者两次空腹血糖值在5.6 mmol/L及以上,则可以将其诊断为糖尿病[2]。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群的空腹血糖在5.6 mmol/L以下,1、2及3 h血糖值分别在10.3、8.6、6.7 mmol/L以下。因此,在对于孕妇血糖进行监测的过程中若发现孕妇上述中的任何1项高于标准值,则可以将其诊断为糖耐量异常;若孕妇满足上述情况中2项及以上的情况,则可以将其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3]。

1.2.2 治疗方法 ①降糖治疗,根据孕妇临床症状、实际病情以及身体条件对胰岛素进行合理使用,并且根据孕妇自身的热量消耗程度及实际体重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以便更好地对血糖进行控制。除此之外,医护人员应该积极地鼓励孕妇进行适当运动锻炼,此目的在于将孕妇体内多余糖分消耗掉,主要方式是根据孕妇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如行走及慢跑等运动计划,坚持5~7次/周,20~30 min/次,同时要确保心率为120次/min。对于早期出现妊娠反应的孕妇,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血糖的控制效果,因此就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血糖变化情况进行实时检测。②如果孕妇在临床上出现尿蛋白、血压升高以及下肢水肿等情况,应该及时地进行住院治疗,同时对胎儿发育情况、成熟度及胎盘功能等多项指标进行全面监测。除此之外,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临床医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延长孕妇的妊娠时间,并将孕妇的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③需要确保孕妇餐后血糖值低于8.0 mmol/L,并实行少食多餐的原则,确保孕妇每天能够摄入充足的各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且每个月体重控制在3 g以内。④若孕妇具有较好的血糖控制情况,则直接到预产期进行分娩即可;若孕妇没有较好地控制其血糖,则其需要在孕周为35周时进行住院待产,同时在住院期间还需要合理调节及控制孕妇血糖。

1.3统计方法 该次患者实验结果数据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计量资料以()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治疗前后孕妇血糖情况

经过治疗后,妊娠合并糖尿病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观察孕妇妊娠结局

所有孕妇生产的新生儿均健康,产后的存活率为100%,且无产后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以及产后感染的情况发生。

3 讨论

女性在妊娠期间发生妊娠合并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临床上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及家属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重视和实时关注,以期能够尽早发现与治疗。该次研究中,经过治疗后,妊娠合并糖尿病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孕妇生产的新生儿均健康,产后的存活率为100%,且无不良情况发生。实验结果表明,对孕妇实施综合性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孕妇血糖水平,若孕妇血糖过高,则其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等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孕妇,因而对血糖过高的孕妇进行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妊娠合并糖尿病可能会导致产后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以及产后感染等不良情况发生,威胁母婴的生命安全。因此及早发现及治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妊娠并发症的发生,达到对血糖控制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屈莉红,荆鲁宁.胎盘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和内皮素-1表达对糖尿病妊娠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20):44-47.

邱丽玲,翁建平,郑雪瑛,等.胰岛素泵治疗的Ⅰ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孕期胰岛素剂量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8):577-580.

计静,韩蓁,米阳,等.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7,25(4):325-329.

猜你喜欢
妊娠临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营养健康指导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进展述评
高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其分娩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炎症指标在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