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摘 要】目的:对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术治疗肺结核病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1月在本院住院接受肺结核病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采取纤维支气管镜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全身化疗法,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结核球治疗有效率为46.7%,高于对照组33.3%;实验组支气管结合并肺不张病治疗有效率为71.4%,高于对照组42.9%;多耐药空洞型肺结核病治疗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4.0%。结论:在肺结核病治疗当中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术,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尤其是针对多耐药结核并治疗有效率提升显著。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术;治疗;肺结核病;疗效
【中图分类号】R3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1
纤维支气管镜术治疗方法在肺结核疾病治疗当中应用较为广泛,支气管肺结核疾病在患病初期的临床症状不明显,而且在患病初期诊断疾病的难度较大,这也为疾病临床治疗带来了难度。利用纤维支气管镜术治疗,能够有效强化肺结核病临床疗效,促进患者临床治疗的速率加快,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因而对纤维支气管镜术治疗在肺结核病中的应用疗效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医学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文将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1月在本院住院接受肺結核病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资料,将研究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包含患者60例,男性40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在20-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1±6.87)岁;实验组包含患者60例,男性38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在18-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2±5.98)岁。本次所选研究患者当中临床症状主要有咳嗽、咯痰、胸痛、发热、乏力等。两组患者肺结核病的具体情况如表1。
2.方法 对所有患者住院治疗时先进行检查诊断,利用影像学、病理学等方法进行检查,确诊患者均为肺结核疾病。首先,对照组临床治疗采用全身化疗法,根据患者以往的用药历史采取合理的化疗药物治疗方案。其次,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纤维支气管镜术治疗法,按常规纤支镜检操作将纤支镜镜头插至病灶或空洞所在的肺叶的开口处,经由活检孔插入活检钳或活捡穿刺针或含铅细导管(外径1.4mm,内径0.8mm),在电视透视下完成相应的术式(肺结核球的组织钳取、支气管结榱的坏死物钳取.活检穿刺针给药,间歇空洞灌注给药)。术次3-22次,以4-10次居多,每周1次。局部用药有异烟肼针剂、卡那霉素针剂、抗痨I号溶液。
3.观察指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的疗效有效进行对比分析,本次研究患者的肺结核病是肺结核球病、支气管结核并肺不张病、多耐药空洞型肺结核病。其中肺结核球病治疗有效标准为治疗结束后,痰菌阴性、球形病灶吸收率在50%以上;支气管结核并肺不张资料有效标准为治疗结束后,痰菌阴性、支气管粘膜炎症消失、不张肺叶负张;多耐药空洞型肺结核病治疗有效标准为治疗结束后,痰菌阴性,空洞闭合率大于50%。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对两组中患有肺结核球病和支气管结核并肺不张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实验组结核球治疗有效率为46.7%,高于对照组33.3%;实验组支气管结合并肺不张病治疗有效率为71.4%,高于对照组42.9%。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2.对两组中患有多耐药空洞型肺结核病的患者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4.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三、讨论
在肺结核病临床治疗当中患者用药化疗出现的药副作用较多,临床痛苦感较为严重,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术治疗肺结核病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并且能够减轻患者临床治疗的副作用,减少不良反应概率。经过本文研究,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尤其是多耐药空洞性肺结核病的治疗有效率提升较为显著。
参考文献
杨守峰,苏菲菲,张抱一,等.电子纤维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附52例临床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7,39(3):309-311.
黄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气道内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江西医药,2015(3):23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