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威 李思莹 李富馨
【摘 要】目的:对新生儿眼病筛查,降低致盲致残率。方法:选择吉林省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进行眼底筛查的956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etCamⅢ婴幼儿广域眼底成像系统进行眼病筛查,并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已筛查新生儿9568例,筛查率约89.6%,异常率约29.13%,其中眼部前节异常约占总异常率的5.39%,眼部后节异常约占总异常率的94.61%。在前节异常中,主要有球结膜下出血(75.33),新生儿结膜炎(17.33%),新生儿泪囊炎(1.33%),先天性角膜白斑(1.33%),先天性白内障(4.00%),泪道阻塞(0.67%)。在后节异常中,主要有视网膜出血(74.10%),足月儿视网膜周边白色病灶(10.25%),早产儿视网膜未完全周边化(6.42%),FEVR(4.52%),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1.22%),早产儿视网膜病变(0.34%),视网膜色素异常(1.33%),脉络膜缺损(0.57%),原始永存玻璃体增生症(0.08%),玻璃体动脉残留(0.11%),白化病眼底(0.08%),其他(0.98%)。结论:新生儿处于眼病的高发期,通过眼病筛查,能够尽早发现新生儿的眼病情况,及时展开质量,有效降低致盲致残率。
【关键词】新生儿;眼病;筛查;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7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1
前言
新生儿时期是眼病的高发期,若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到位,则会出现新生儿致盲,影响其未来的成长及生活,给家人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为此,在新生儿时期展开眼病筛查,是对新生儿眼病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基础,有助于降低致盲率。本文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进行眼底筛查的956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etCamⅢ婴幼儿广域眼底成像系统进行眼病筛查。现将筛查结果作如下具体报告。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资料来源于吉林省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进行眼底筛查的9568例新生儿。在检查之前,对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孕周等信息进行记录,并于检查后做好相关结果记录。本文此研究得到了吉林省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仪器 本文所用仪器为RetCamⅢ婴幼儿广域眼底成像系统、小儿开睑器。
1.3 筛查方法 初筛:出生1周以内,早产儿纠正胎龄32周以上,漏筛者在 42天回访时完成初筛。1)外眼检查:主要从外观上检查眼睑、眼球的发育及睁眼时睑裂大小及对称情况;2) 眼前节检查:检查光刺激反应、瞳孔对光反射、瞳孔红光反射、屈光间质透明状况及眼前节发育情况;3) 检查方法:1%托吡卡胺滴眼液点眼,每10分钟 1 次,共 3次,散瞳后用RetCamⅢ检查。复筛:复筛时间:1)时间基于患儿病情而定,一般为生后2周第一次复筛。2)早产儿双眼无病变或仅有1期ROP病变,2周复查1次,直到ROP消退,视网膜血管长到锯齿缘为止。如有2期病变或前plus病变或plus病变,每周复查1次,随访过程中若 ROP程度减轻,每2周检查1次,直至病变完全消退。如病情进展迅速,应及时进行干预性治疗。3)视网膜出血一般在出生后2周复筛,特殊病例根据病情最长观察至出生后6个月。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 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总体筛查情况 已筛查新生儿9568例,筛查率约89.6%,异常率约29.13%,其中眼部前节异常约占总异常率的5.39%,眼部后节异常约占总异常率的94.61%。
2.2 前节异常中眼病检出情况 在前节异常中,主要有球结膜下出血(75.33%),新生儿结膜炎(17.33%),新生儿泪囊炎(1.33%),先天性角膜白斑(1.33%),先天性白内障(4.00%),泪道阻塞(0.67%)。见表1。
2.3 后节异常中眼病检出情况
在后节异常中,主要有视网膜出血(74.10%),足月兒视网膜周边白色病灶(10.25%),早产儿视网膜未完全周边化(6.42%),FEVR(4.52%),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1.22%),早产儿视网膜病变(0.34%),视网膜色素异常(1.33%),脉络膜缺损(0.57%),原始永存玻璃体增生症(0.08%),玻璃体动脉残留(0.11%),白化病眼底(0.08%),其他(0.98%)。见表2。
3 讨论
3.1 新生儿眼病筛查的重要性
在胚胎4-6个月时期,是其眼睛发育的重要时期,同时婴儿期的新生儿处于视觉发展的关节阶段,强化眼病筛查工作,能够实现眼病早发现、早治疗。特别是对于早产儿,视觉异常疾病高发,影响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从临床来看,新生儿眼病无明显症状级体征,这就导致早期难发现、易被忽视,错过了最佳干预治疗时期。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眼病筛查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新生儿展开RetCamⅢ婴幼儿广域眼底成像系统眼病筛查,能够实现早期诊断,并进行有效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致盲率,体现出新生儿眼病筛查的重要性。
3.2 RetCamⅢ筛查结果分析
在已筛查新生儿9568例中,筛查率约89.6%,异常率约29.13%。在此次筛查中,眼部前节异常约占总异常率的5.39%,眼部后节异常约占总异常率的94.61%,眼病后节异常明显多于前节异常。并且,视网膜出血占比最高,达到了74.10%。这很大原因是被筛查新生儿以顺产居多,而婴儿在顺产中易受到产道的挤压,以至于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等人数相对较多。此外,视网膜周边白色病灶、早产儿视网膜未完全周边化在新生儿眼病筛查中处于常见病症,应在早期进行干预治疗,降低新生儿致盲的风险。
参考文献
李雯霖,林海波,陈慕丹,等.应用RetCamⅢ数字化广域成像系统对新生儿眼病筛查及结果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7,25(1):5-8.
张红,张立坤. RetCam3行新生儿眼底检查的护理干预与配合[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 杂志,2017,2(1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