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

2019-11-12 03:46张爱霞邵秀英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0期
关键词:瑞芬太尼舒芬太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张爱霞 邵秀英

【摘 要】目的:应用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观察和探讨。方法:将我院86例ASAI~II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采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对照组患者行全凭静脉麻醉維持,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观察组行全凭静脉麻醉维持,对两组患者的术后麻醉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VAS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27.9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行全凭静脉麻醉维持可以提高患者术后麻醉效果,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适合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86例(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入院)ASAI~II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中有17例女性,26例男性;年龄最小为26岁,最大为64岁,平均年龄41.16±2.74岁;其中,有11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10例化脓性胆囊炎患者,12例单纯性胆囊炎患者,10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并穿孔患者。治疗组中有18例女性,25例男性;年龄最小为25岁,最大为64岁,平均年龄41.73±2.41岁;其中,其中,有10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11例化脓性胆囊炎患者,12例单纯性胆囊炎患者,10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并穿孔患者。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发现其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

1.2 治疗方法 在手术进行前的30分钟内给予两组患者苯巴比(0.1g)和阿托品(0.5mg)进行肌内注射,在手术结束前的5分钟内停止对患者的麻醉注射,手术后均未对患者采用催醒、镇痛药物。对照组:采取0.15mg/kg丙泊酚、5μg/kg瑞芬太尼、0.03mg/kg咪达唑仑、0.15mg/kg顺式阿曲库铵行静脉诱导和气管插管。观察组:采用2μg/kg舒芬太尼和用量与对照组相同的丙泊酚、瑞芬太尼、咪达唑仑、顺式阿曲库铵行静脉诱导。两组患者静脉泵持续泵入采用70~90μg·kg-1·min-1丙泊酚和0.065~0.075μg·kg-1·min-1舒芬太尼进行。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麻醉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术后麻醉效果内容包括: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VAS疼痛评分三个指标。VAS疼痛评分评定标准:0分表示无疼痛,1~3分表示轻微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6分表示剧烈疼痛,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重[2]。术后并发症内容有:恶心、腹胀、呕吐、苏醒期躁动。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的研究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计量资料以()表示,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卡方值 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麻醉效果

观察组的术后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成熟的微创手术已成为外科手术中常见的临床手段。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虽然有较多的优势,但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是全麻,容易造成心脑血管意外,引起创面出血[3]。为了减少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确保手术中患者的生命安全,使麻醉作用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更好的发挥,临床上通常采取瑞芬太尼、舒芬太尼、丙泊酚等麻醉药物进行麻醉,但由于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麻醉效果,其临床疗效也各有差异。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均为阿片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全麻诱导和全麻维持中。由人工合成的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阿片类药物,具有作用时间短、疗效快的特点,该药物在经过静脉注射之后,可以使患者血液、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被迅速水解且给药重复也不会造成药物蓄积[4]。作为烷基酸类短效静脉麻醉药的丙泊酚常常与脊髓麻醉或镇痛药、吸入性麻醉药等共同使用,它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减轻患者的血药浓度,静脉注射40秒钟内可使患者产生睡眠状态,麻醉过程迅速、平稳[5]。但有数据表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停药后会降低患者的预后性效果。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镇痛药,其镇痛作用远远大于其他的镇痛药效果,是芬太尼药效的8倍,且镇痛时间也比芬太尼长,具有镇痛效果好、呼吸抑制时间短、血液动力学稳定性良好、术后苏醒快、代谢速度快的特点。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见表1,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见表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更佳。

综上,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其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不仅可以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麻醉的恢复,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于秀青.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的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36(08):65-66.

朱艳丽,武家平,王敏.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3(09):54-55.

李卫星,梁碧霞,陈惠仪.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分析比较[J].北方药学,2016,7(13):78-79.

猜你喜欢
瑞芬太尼舒芬太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高龄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硬膜外麻醉效果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补术的麻醉临床分析
麻醉药物联合应用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