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9-11-12 03:46韩磊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0期
关键词:托吡酯卡马西平脑炎

韩磊

【摘 要】目的:研究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中随机抽选了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分组的方法平均分为三个组别,为三组患者分别提供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结果:一组有效率达到了87.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0%;二组总有效率达到了87.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三组总有效率达到了83.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治疗方案,在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出现的基础上,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脑炎;癫痫;托吡酯;卡马西平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02

脑炎患者在患病期间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可能会进一步诱发癫痫疾病,据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指出,患者在早期恢复阶段,如果出现了反复癫痫发作等情况,需要接受脑电图检查[1]。当脑电图中显示出了癫痫波,即可以被确诊为脑炎继发癫痫疾病[2]。在对此类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常使用的药物包括了卡马西平、托吡酯和丙戊酸钠,本文主要对不同药物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工作,从我院收治的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中随机抽选了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分组的方法平均分为三个不同的组别,记为一组、二组和三组。其中,一组患者人数为40例,男性患者人数为22例,女性患者人数为18例。患者年龄从39岁至82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4.28±2.14)岁。二组患者人数为40例,男性患者人数为21例,女性患者人数为19例。患者年龄从37岁至81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4.36±2.26)岁。三组患者人数为40例,男性患者人数为20例,女性患者人数为20例。患者年龄从40岁至80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4.44±2.37)岁。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为三组患者分别提供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具体治疗方案为:(1)一组患者采用卡马西平药物治疗,初始计量为5.0mg/kg至7.5mg/kg,每日给药1次,之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可以增加给药剂量,但最终药量要控制在600mg/d至1200mg/d。(2)二组患儿给予托吡酯药物治疗,初始给药剂量为25mg/d,之后逐渐增加用药量,但要控制在100mg/d至200mg/d。(3)三组使用丙戊酸钠药物进行治疗。初始计量控制在10mg/d,之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提高用药量,但要维持在20mg/d至30mg/d之内。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不同治疗方案的有效性;(2)对比不同组别患者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方案对比分析

在对三个组别患者进行治疗之后,一组40例患者中,显效人数为28例,有效人数为7例,总有效率达到了87.50%;二组40例患者中,显效人数为25例,有效人数为10例,总有效率达到了87.50%;三组40例患者中,显效人数为23例,有效人数为10例,总有效率达到了83.50%,三组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差异并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分析

在在对三个组别患者进行治疗之后,一组4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了头晕目眩不良反应、6例患者出现了皮疹、3例患者出现了肝功能损伤,总不良反应人数为1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0%;二组4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头晕目眩不良反应、2例患者出现了皮疹、1例患者出现了肝功能损伤,总不良反应人数为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三组4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头晕目眩不良反应、1例患者出现了消化道异常、2例患者出现了肝功能损伤,总不良反应人数为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各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癫痫疾病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的疾病类型,临床上将此种疾病归类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当中,此种疾病具有突发性、短暂性和反复性的特点,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身体状况,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要重点关注到患者对于不同药物产生的抗药性对症用药[3]。此次研究中得出,一组有效率达到了87.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0%;二组总有效率达到了87.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三组总有效率达到了83.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三组患者用药后的药物有效性差异不明显,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同领域学者王畅(2017)在研究中得出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学者研究得出,不同用药方法下,卡马西平组别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最为显著,不良反应率达到了20.00%[4]。在今后的治疗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尽量避免使用卡马西平。同期研究中的托吡酯和丙戊酸钠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以提高治疗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5]。

综上所述,针对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治疗方案,在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出现的基础上,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胡会婷.比较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对治疗脑炎继发癫痫临床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18(10):31.

梁搏纳.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6):173-174.

張付安.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9):3572-3573.

王畅.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疗效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04):574-575.

田源.观察卡马西平和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0):38.

猜你喜欢
托吡酯卡马西平脑炎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托吡酯治疗癫痫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研究分析
卡马西平与加巴喷丁对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价值比较
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脑炎后癫痫的疗效观察
托吡酯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
家猪链球菌病和乙型脑炎的防治
卡马西平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9种不同厂家卡马西平片的含量、有关物质和溶出度分析
奥卡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癫痫患者67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