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作品之点睛之笔

2019-11-12 08:23李正隆
艺术大观 2019年11期
关键词:标题摄影艺术

李正隆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摄影作品的艺术质量提高很快,形式美感明显加强,同时摄影队伍也在迅速发展。标题浅,画意深,艺术素养的提高与队伍的发展不相协调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讨论摄影作品标题很有必要性。

关键词:摄影;标题;艺术

一、摄影作品与题目

讨论标题的问题,首先应搞清标题与作品的关系,这是深入探讨问题之必须。应该说,标题与摄影作品本身分属于两个形式范畴。作为以形象思维为基础的文学艺术活动,以其对形象的表现形式来分,无非两大类:一是间接再现形象,如文学用语言塑造形象,音乐用节奏、音符构成图画。二是直接再现形象,即绘画、雕塑、摄影,它们都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特定的可视形体,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产生审美感受。作品和标题正分属于直接形象艺术和间接形象艺术这两个范畴。

摄影艺术,主要靠生活中即有的真实形象来完成艺术再现,它鲜明可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摄影者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将拍摄对象完全理想化,也无法用集中概括的手段塑造典型形象,所以摄影艺术的自身语言不如其他艺术灵活、宽阔。它不可以像美术那样集中典型的人物、事件、环境,而后任意塑造;也不能似电影、电视那样连续不断地把人引向新的情节、环境。正因摄影自身的局限性,才更需要用标题为之补充、深化、提高。

在摄影艺术里,照片当然是主宗,负有传递意境、情感的主要任务,标题是为照片服务的,同时又负有与照片共同创造作品意境的任务。

二、摄影作品标题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求得标题与作品间的和谐一致,使我们的作品成为上乘的艺术品,反省一下以往在标题创作方面的错误是必要的。笔者认为当下标题创作中主要存在以下5个问题:

(一)违反创作规律,不具真情实感。

艺术创作的大敌是无感而发,摄影也是如此。有感和无感是区别艺术家与匠人的标志,艺术作品本是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的反映,这种反映起初是零碎的,在艺术家思维的加工厂里,被筛选、熔炼,最后加工成艺术品。摄影家也是先不断地感受零碎的生活现象,后化为理念冲击大脑,产生创作欲望,最后才捕捉了最能代表这种理性概念的典型瞬间。这个瞬间就是经过积累后的创作激情的爆发点,是摄影家心灵的颤动。经过这个认识过程拍出的照片、创作的标题,都容易使人感到情真意切,为之心动。常有人讲道:“要想感动别人,自己首先要感动!”对啊!谁能想象,呆滞麻木的人下意识触动了快门,会生产出令人思绪翻腾潸然泪下的好作品!无法发现生活的真谛也就无法谈及作品与标题的好坏。

(二)由于职业偏见而忽视标题的作用

摄影者常常有这样的习惯,观察一个拍摄对象,首先考虑的是它表面的结构形式,而往往不是揣度它的内含和意境。同样,一幅照片拍完之后,更多注意的是作品的色调、剪裁,而不是标题。这说明我们在创作上是不够全面的,而且存有偏见。以往的过失经常是在创作中途终止创作,错误地将按动快门或制作照片的阶段当作创作过程的终端,因此,标题创作受到冷落,逊色于作品本身。

认识到摄影创作必须完成全部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有些摄影师认为,摄影作品的意境与其艺术相反,它产生于拍摄之后。这种认识违反了艺术创作规律,必然导致创作活动的盲目性。但它给了我们一点启示:由于摄影创作在通常情况下是稍纵即逝的瞬间,在创作的初期阶段,作者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去体会拍摄对象,无法最深地发掘出它的主题,以及完全感受到它的意境。因此,摄影艺术才存在着二度创作问题,即围绕着照片的内容去决定剪裁取舍、色彩基调和标题创作。在这个后期创作阶段里,主题必须得到升华或更热烈的烘托,意境必须再行深化。

(三)標题创作落入俗套

有了好的感受,产生了创作激情,同时拍摄了好的照片,但不能洞察其更深的内涵,没有娴熟、高超的驾驭文字的技巧,似此,很多较好的作品因标题欠佳而落俗,屈居于次品。纵观近年来举办过的各种影展、比赛,即有此感,令人遗憾。因此,提高文化素养,加深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内含的理解,是搞好标题创作的又一个重要保证。

(四)对标题的作用认识不清

标题绝非是为单纯说明照片内容而设置的,它是作品思想的主旨,是读者迅速摄取艺术力量的窗口。目前,还有些摄影者认识不到这个作用。在摄影队伍中,有相当多的摄影者从事或从事过新闻摄影工作,新闻摄影的要求是要明白无误地为照片写出内容说明,这种职业习惯肯定影响到了标题创作。如《冬季捕鱼》《麦海挥镰》,这类对事件本身无半分引申和升华的平淡呆板的标题,就是将两者混同起来的结果,是新闻说明的派生。

三、标题的功能

认识标题的功能是我们运用标题烘托作品,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的前提。笔者试将标题的功能分成五类。

(一)说明内容,帮助理解。这类标题多用于表现事件、人物和画面自身语言不很明确的作品,作品借标题的作用给欣赏者清晰的印象,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的全部内容。

(二)升华主题,提高境界。这类标题常用在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中,特别是对那些从形象上看主题还不太深刻的作品,有较大的帮助。

(三)引申意境,启人联想。此类标题用途较广,在风光、静物、生活小景和记述事件的作品中都可见到。它可以使作品内容更趋深刻,情调更加优美,可以触动读者思绪,使其产生联想。

(四)深寓哲理,发人深思。多用于寓意较深的作品,在近几年出现的试验摄影作品中常见。它的目的是通过一个小景或一个简单的生活现象阐明一个深刻的生活哲理,通过作品直接地完成对读者的教育作用。

(五)发出呼吁,为人立鉴。这类标题多用在近些年来新出世的宣传式摄影作品中,从正面或反面提醒人们注意一些比较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四、对摄影作品标题的艺术要求

不同的标题要作用于不同的作品,进而产生不同的效果。但除了各自的独立作用外,它们之间尚有一条共同的规律可以遵循。一般地说,符合这条规律,标题即能有较好的效果,给人以美感。标题的艺术要求如下:

(一)标题要尽量地去揭示主题,选择最能概括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主题就是作品思想内容的实质,也就是作者欲通过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在有些作品中是可以感受到的,有的则感受得不真切或感受不到,需要借标题去强化它,点明它,使作品能以明确的思想意境去叩击欣赏者的心扉。

(二)标题与作品要吻合、要形成有机的整体,共同去实现艺术作品的任务。这个问题上文已经略呈,如何使作品与标题珠联璧合是值得下一番功夫的。为一幅具有记录时代价值的作品起一个不相称的标题,肯定会产生玷污艺术珍品的效果;反之,为一个简单的现象冠之以非常响亮宏大的题名,也同样会令人费解,产生亵渎艺术的印象。所以,在创作标题时,还需依据作品本身内容量体裁衣,使作品与标题天衣无缝,不可无意识地让标题贬低作品也不可牵强附会的随意为作品拔高。

(三)标题要简练、含蓄,寓情志于其中。艺术语言之所以不能被代替,就是由于它所产生的效果往往大于自身的含意。标题只有简练,才能让照片用自己独具的语言,充分的对欣赏者说话。标题在作品中就是要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才可能给人以广阔的想象余地,避免限定作品的艺术境界和喧宾夺主的情况发生。往往标题表达得愈直率愈明朗意思愈浅薄;愈深沉愈内含意思也就愈深邃广阔。

(四)标题要朴实,文字水平要高。作品标题的优劣反映着作者的文化素养,欲提高标题的艺术水平,就须在文学修养上、用字选辞上下功夫。要像造诣高深的艺术家那样,在朴实中求美,在平凡中索韵味,切不可晦涩难懂,也不能故作高深,要通过寥寥数字结构得有内容、有神韵,看上去赏心悦目,读起来郎朗上口。

(五)努力趋新避俗,力戒模仿抄袭。

常人信口脱出的标题大多很俗,有些被人常用的标题尽管很好,但因为已是滥套子,也就再无法给人以新鲜的美感。袭用别人的标题,无论与自己的作品多么和谐也都不是创造。更何况用不好还有东施效颦之嫌。要在标题创作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在摄影的百花园里,个性化标题会为这门艺术增添许多绚丽的色彩!

猜你喜欢
标题摄影艺术
纸的艺术
故事,让学生语言能力有效提高
浅析新闻标题翻译
巧拨千斤解“标题”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