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全
【摘 要】目的:总结开腹直肠癌根治术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直肠癌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治疗直肠癌的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与观察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进食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以及进食时间均显著低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观察组,切口疝以及粘连性肠梗阻常见并发症的发作明显少于观察组。结论:针对直肠癌老年患者,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病痛,降低治疗风险,避免常见并发症发作,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采用。
【关键词】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老年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01
直腸癌是一种恶性度高的消化道肿瘤,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在老年群体中,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老年患者的的身体状况与青年患者相较有很大差异,随着身体机能退化,老年患者往往存在其他慢性疾病,老年患者的愈合能力较差,容易引发术后并发症,从而增加老年患者的病痛。针对老年患者,应当采取速度快,创伤小的治疗方式,规避相应的安全隐患,让老年患者尽早回归正常生活。笔者希望通过对开腹直肠癌根治术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对比,寻求能减轻老年患者身体及心理负担的治疗方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治疗直肠癌的老年患者8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与观察组各4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活检病理为直肠癌;②年龄>60岁;③术前未接受化疗或放疗;④无合并肠梗阻、远处转移症状。实验组患者年龄62~84岁,平均年龄(73.5±7.8)岁,男性24例,女性16例,肿瘤距肛门缘(12.3±2.4)cm;观察组患者年龄61~86岁,平均年龄(74.2±6.9)岁,男性22例,女性18例,肿瘤距肛门缘(11.4±3.1)cm。经统计学查验,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全麻后施行开腹,首先探查是否存在病灶转移,探查完毕后进行手术,切断肠系膜下动脉以及部淋巴脂肪组织,分别分离直肠系膜以及游离乙状结肠系膜,遵循直肠全系膜切除原则。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全麻后利用二氧化碳建立压力为13 mmHg左右的气腹,使用4孔法进行手术,分离乙状结肠系膜,清除血管旁淋巴结及脂肪组织,术中保护双侧输尿管以及神经丛。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以及进食时间。②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计数资料使用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观察组,再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以及进食时间均短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实验组并发症均为单一并发症,观察组有6例患者为2种并发症,虽单个并发症对比没有显著差异,但总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见表2。
3 讨论
直肠癌是一种因为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恶性消化道肿瘤,其多发于男性[2],在治疗直肠癌的方式上,目前多采用手术方式切除肿瘤,而盆腔较为狭窄,利用腹腔镜可以较为清楚的显露结构,由于直肠癌的特殊性,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可以降低其复发的机率。
据报告显示,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可以减小创面,使用腹腔镜让操作者在手术过程中更为全面细致的清除淋巴结及脂肪组织[3],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术后的恢复时间也有显著提升,针对老年人的特殊体质,缩短治疗周期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产生的机率,提高患者存活率。
综上所述,针对直肠癌老年患者,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病痛,降低治疗风险,避免常见并发症发作,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采用。
参考文献
代小松, 孙琦, 韩盛玺. 老年人大肠癌142例临床分析[J]. 四川医学, 2001, 22(8):756-757.
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相关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研究[D]. 河北医科大学, 2016.
戎祯祥.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血管处理及淋巴结清扫技巧[J].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0, 03(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