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干,赵志军,肖 婧,胡世平
(长沙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2)
水力学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限修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水力学在我国的发展进程,掌握水力学理论和实验运用,为毕业设计和今后从事地质勘测、工程设计、施工等工作打下基础.
水力学主要研究液体宏观机械运动的规律及其在工程中应用,液体以水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可分为三大部分:水静力学,水动力学,工程中的水力计算.通常将水静力学,水动力学划分在水力学基本原理(理论)部分,将工程中的水力计算划分在工程水力学范畴内.
《水力学》[1]课程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水力学基本原理和工程水力学.土木类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掌握水力学的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掌握水力学的相关应用.在许多高等院校的少学时水力学教学大纲中,水力学一般安排45-50个学时[2,3],而我院水力学总学时数减少至32(理论课时24,实验课时8)学时,但是教学内容基本不变,这给授课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教师和学生都在赶进度.而且,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即随着学科的发展及时更新.又由于该课程与水利专业联系密切,不少土木类学生概念理解困难,加之本课程公式繁多,理论推导较复杂,课程内容与课时比较大,导致一些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缺乏信心和目的性,方向不明则得过且过,使整个年级水力学课程的学习成绩离散度较大.针对课时少,内容多,公式繁,概念杂的特点,笔者对近几年《水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归纳,并结合正在进行的专业认证,对本课程的2017版教学大纲要求的达成度进行了分析.
《水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是我院学生的必修课.课程概括为两部分内容:水力学基本原理和工程水力学两部分.前者讲述水力学基本原理和概念,是本门课程的基础,学生必须坚实掌握这部分内容.为此,笔者在水力学教材的选择上,仍然坚持选择了传统的最新优质教材(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编.水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4(第五版)),安排理论授课约18-20学时.后者就是水力学基本原理在工程中的应用,由于总课时的限制,仅能安排4-6个学时讲授有压管流和明渠恒定流动,因此,不能面面俱到,须重点突破.如图1所示问题:
已知旧钢管总长L=L1+L2+L3=100m,钢管直径d=800m,糙率n=0.01,各局部水头损失系数分别为:ζ进口=0.5,ζ转弯=0.3, ζ出口=1.0,求管中流量Q.
图1 工程水力学问题
就是水力学基本原理在工程中的典型应用,涉及了本教材前四章大部分内容和公式.先将糙率代入曼宁公式求出谢才系数,再用谢才公式求出沿程水头损失系数,接着用能量方程解出此管道系统的流量系数(涉及到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最后,质量守恒得到流量.讲透此问题,水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之门随之打开,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认为:掌握了坚实牢固的水力学基本原理和概念,工程水力学的学习和工作中的应用及自学没有理论上的障碍.例如,有压管道系统流动,明渠流动,堰流及闸孔出流,水流衔接和消能等都是工程水力学问题,看似复杂且流动形态各异,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些流动都受到水力学基本原理(方程)的控制,只要清楚了其流动特点(边界条件),逐个应用基本原理即可.
2.2.1 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图2 等压面问题
2.2.2 教学方法多样化
传统的板书既费时间,图像效果又差,水流运动过程也无法逼真表现,如,流线展示、层流和紊流的转换和显示,压力体图示等.而这正是多媒体大显身手的机会[1,4,5],它可以充分演示水流动态过程,如采用动画和视频录像的方式演示管道和明渠流动、原型观测和模型试验的录像演示挑流消能、堰流及孔口出流,以及相关数值模拟结果的计算机图示等,增强了学生对相关原理的理解,扩大了知识面.但是,多媒体也存在停留时间短、跳跃性强等不足.在公式推导时不能依靠多媒体,教师要严格逐步利用黑板板书推导,以期加深学生的印象.有条件和学时允许时,进行原型观测和模型实验也大有益处,如在本校教学中安排了以下五个实验:1静水压强测试;2动量方程验证;3流线演示和虹吸管演示;4沿程阻力系数测定;5渗流实验.增加了感性认识,理论与实际得到了良性的融合,也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018年11月长沙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首次申请专业认证,其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教育、培养过程和结果得到跟踪、评价与改进.
2011-2015级五届学生学习时土木学院采用的2013教学大纲培养方案没有安排水力学限修课(2011-2014级),或未安排实验课时(2015级),故表一仅给出了近三届学生(采用2017教学大纲培养方案)的总成绩(含60%书面考查成绩、20%实验成绩和20%平时成绩)分布,可见平均成绩逐年明显得到提高,学习成绩达到了持续改进的效果.
图3近三届学生总成绩分布图
土木工程专业2016级路桥2班、2016级建筑2班、2017级土木4班和2017级土木6班的所有学生.
本课程支撑土木工程专业要求中2个指标点,教学内容对应关系如表1所列:
本课程包括理论和实验教学两部分.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
平时成绩占20%(含作业、课堂表现和考勤);实验成绩占20%;期末考查成绩占60%.
实验成绩由教师根据实验报告、实验结果展示和实验操作等综合评定,具备开展水力学实验、测量和分析实验数据,获得正确结果的能力,以达到毕业要求指标点4.1的要求.若实验成绩不及格,则总成绩不及格.
期末考查采用笔试(开卷,只可以看教材或参考书)形式,题型包括填空、选择、简答(判断)、论述和计算等.考核内容应体现综合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进行水静力学和动力学中的压强、流速、水头损失和受力等的计算,从而具备水力学工程问题设计、校核计算的能力,考核成绩支撑毕业指标点2.1.如果学生的期末考查成绩未达到50分,则平时各项考核成绩不计入总评成绩.
表1 本课程支撑土木工程专业要求的2个指标点和教学目标
课程评价和达成度分析情况列于表2和表3.
通过对表2的近三年本门课程指标体系达成度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的试题完成情况较好,但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所欠缺.表四则表明这三届学生评价值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由于学生届数较少,肯定的结论要在后续教学中得以验证.在今后的教学中,在讲透原理的基础上,要紧密结合实际工程,灵活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运用水力学知识的能力.此外,要及时做好作业、课堂提问等记录,以便了解学生对有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作业中错误较为集中的内容进行集中纠正,以引起这些学生的重视,提高教学效果.
表2 2016-2018学年《水力学》课程指标体系达成度计算
表3 课程达成度评价结果表—水力学
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土木类专业《水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在学时总量安排(24+8)较少的情况下,要完成以前约45学时的内容教学,难度非常大,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的做法是:安排较多学时用于讲透水力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同时安排足够的作业,使学生掌握较坚实的水力学理论,为工程水力学的学习和工作中的应用及自学解决理论障碍.通过不断加强《水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熟练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科学组织教学内容,提高其应用能力,评价依据合理,最终得到了教学成绩持续改进,课程达成度结果持续提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