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江苏 无锡214001)
脂溢性皮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累及头皮时患者会因瘙痒及头皮脱屑而积极寻求治疗。近两年笔者采用自拟中药外洗方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皮肤科的32例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9~57岁,平均(32.73±11.48)岁;病程2~14个月,平均(2.35±11.53)个月。
1.2 诊断标准 头皮有片状灰白色鳞屑,基底红斑、瘙痒,油脂溢出明显或有油腻性鳞屑性斑片[1]。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头皮脂溢性皮炎诊断标准,并采用酮康唑洗剂治疗2周以上且无明显疗效;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愿意接受单纯中药外洗治疗。
1.4 排除标准 近4周内有口服或外用抗真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药物史者;合并糖尿病、肿瘤、肝肾功能障碍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32例患者均采用自拟中药外洗方治疗。药物组成:黄精30 g,紫草30 g,枯矾5 g,马齿苋30 g,忍冬藤30 g,地锦草30 g,白鲜皮15 g,大黄10 g。水煎取汁400 mL,加入3 000 mL温水中,浸洗并按摩头皮,每次10~15 min,然后用温水冲洗,隔日1次。如觉头发干枯加用普通护发素护理。4周为1个疗程。
3.1 疗效评定标准 每2周评定疗效,并记录患者皮疹及瘙痒变化情况。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疗效。痊愈:头皮屑及皮损完全消退,瘙痒消失;显效:头皮屑及皮损消退≥70%,瘙痒明显减轻;有效:头皮屑及皮损消退30%~69%,瘙痒减轻;无效:头皮屑及皮损消退<30%,瘙痒如前。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临床疗效 治疗2周后,32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9.38%;治疗4周后,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见表1。
表1 32例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治疗2、4周后临床疗效[例(%)]
(2)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6例患者出现头皮干燥,头发明显干枯不适,外用护发素可缓解,1例患者因不耐受中途退出治疗。
头皮脂溢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其与马拉色菌、免疫功能异常、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皮脂分泌旺盛及遗传等因素有关,治疗主要以抗真菌、抑制油脂分泌为主。目前临床广泛应用2%酮康唑洗剂(采乐洗剂)外洗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对减少头皮鳞屑、缓解瘙痒效果较好,但临床复发率高。究其原因可能与马拉色菌仅仅是头皮脂溢性皮炎发病原因之一有关。头皮脂溢性皮炎属于中医“白屑风”范畴,病因与感受风、湿、热、虫等外邪有关。《外科正宗》曰:“白屑风多生于头、面、耳、项、发中,初起微痒,久则渐生白屑,叠叠飞起,脱之又生。此皆起于热体当风,风热所化。”从皮肤科诸病来看,头面部皮肤感邪易从热化,脂溢性皮炎皮损多表现为红斑、脱屑、油脂溢出,辨证属湿热,治宜清热除湿止痒。因本病病位在头皮,显露于外,用药方便,故以中药外洗直达病所,有利于快速缓解病情。外洗方中大黄、马齿苋、地锦草、忍冬藤清热解毒,黄精滋阴清热,紫草凉血清热,枯矾、白鲜皮收湿止痒,全方共奏清热除湿止痒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大黄[3]、马齿苋[4]、黄精[5]、紫草[6]、地锦草[7]、白鲜皮[8]均有抑制细菌及真菌生长的作用,这可能是自拟方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有效的原因之一。此外,局部菌群失调亦可能与脂溢性皮炎的发生有关[9],自拟方通过多结构、多靶点途径抑制细菌滋生,重建皮肤正常菌群,也可能是其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有效的原因之一。陈雪燕等[10]采用具有抗真菌、细菌作用的香柏波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自拟外洗方对酮康唑洗剂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