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道本管理思想运用到班级管理的尝试

2019-11-12 05:10孟庆杰
鸭绿江 2019年22期
关键词:怨气道德经老子

孟庆杰

道德经》中含有丰富的道本管理思想,强调万物皆是得道而生,万事皆有本,重本而行,对于治理国家、社会、人民来说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一、《道德经》的管理价值

在道家思想中,基本的理论观点便是“道”,整个哲学体系也是以老子提出的“道”为基础展开的。在老子的思想中,“道”是一种不可用言语表达的内容,在《道德经》的开篇便写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说,如若能够用言语来表达,那便不是常规的道,如若能够用文字命名,则不是常名;在《道德经》的第25章中写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子之曰道”,意思是说,有一个东西是浑然天成的,在天地形成之前便已经产生,它孤寂无声,孑然一身,独立而存在,周而复始的运行着,用不停歇,可以将其看成是天下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姓名,勉强将其称为道。在《道德经》中,“道”字的出现频率较高,据粗略统计共计出现70余次,且每次出现的内涵均不相同,从全文可知,道的内涵可划分为两种,一种为天地之道,另一种为圣人之道,前者可被看成是天地万物存在和运行的规律,后者由于以人为中心,因此被称为是“人道”,从现实社会实践中体现出来,以法则的形式而存在。

在“天地之道”方面,《道德经》中对天地现象进行了描述,并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学者表示,该书是对古代自然进行研究而得的成果;哲学家则认为该书是对自然哲学进行研究而得的成果,但是上述观点均忽视了老子做这本书时的社会斗争与人事经验,与该书的撰写初衷相背离。在《道德经》中,老子对天地、宇宙现象进行描写,本意在于“明人事之理”,也就是利用“天地之道”明“治国之理”,因此《道德经》中道本管理的价值被突显出来,正因如此,才是我国古代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之间存在差异。

在《道德经》的第3章中描绘出一副治理国家的理想模式,即“为无为,则无不治”,然后在第57章中对具体的理想国家情景进行描述,即“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意思是说,我采用无为而治的方式,民众自然得到化育;我爱好清静,民众自然就更加纯正;我不肆意寻事,民众自然逐渐富裕;我无欲无求,民众自然淳朴。对此,老子重点强调了“无为而治”便是这个道理,“治”便是管理,直接与“无为”巧妙的联系起来,这里所提及的“无为”“好静”“无事”“无欲”等均是老子“无为”思想的外在体现,而这里的“自化”“自正”“自富”“自朴”等均是“无为”政策实施后产生的就给,其中“自”便是“自然”的意思,在老子的思想中,管理者只要在实践中遵从“道”的原则,实施“无为而治”,便能够达到上述描绘的场景。高中生的班级管理就应该做到无为而治,自己管理自己。

二、和平共处之道――致虚守静,报怨以德

致虚守静,是通过加强内心修养,以达到人与自身的和谐,进而与他人和平共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道德经》第十六章)。老子认为,虚静是万物的本性,人的本性也应当如万物一般致虚守静,“以静制动,抛却内心的急进和浮躁,顺随自然万物的变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荣辱使身心劳累”,这样方能超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实现与自身的和谐,最终达到人际和谐。

三、调节人际关系,实现和谐共处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从出生下来的那一刻开始,就处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当中,人无法脱离与他人的关系而独立生存”,而人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交流、互动而获得,因此,每个人都必须妥善地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

对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道德经》中的贵谦守柔、处下不争、报怨以德的“致和”之道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贵谦守柔、处下不争,就是要如同流水一般,时常保持谦逊处下的态度,放弃你争我夺,如同水滋养万物一般善利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最终也会得到他人的感恩与回报。报怨以德则是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当中,既不做使他人产生怨气的事情,也不做产生怨气之后再进行和解的事情,而是从根本上杜绝怨气的产生,实现与他人的和谐共处。高中生活泼好动,就要他们和谐共处,如同流水一样处事。

猜你喜欢
怨气道德经老子
慰老年诗友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怨气:情感社会学的阐释
智者老子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易说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