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三重境界

2019-11-12 23:50:46孙杰远
中外文摘 2019年5期
关键词:读的书林语堂境界

□ 孙杰远

王国维《人间词话》曾经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境界,围绕“人”来表达。

我认为,读书也有三重境界,可以围绕“书”来表达:

第一重境界,书,就是“诗和远方”。用余秋雨的话来讲,“我们读书的一切初衷就是为了摆脱平庸”,这是第一重境界。从一个人的谈吐间、言辞间、行走间就可以看得出来有没有读过书;可以看得出是一个平庸的人,还是一个高雅的人。如果读的书多,读的书好,那肯定能摆脱平庸。阅读了,修养体现出来了,就是一个有知识的人。但是,这还只是关乎一个人的修养,还不能算高的境界。

第二重境界,“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这是林语堂先生的话,我非常欣赏。书要读活,要在大自然中阅读,要阅读经典的同时,阅读自然、阅读社会,才能真正读懂书,才能真正汲取书的精华,化为我们人生的信念。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但是,这还不是最高境界。

第三重境界,“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这句话出自苏东坡。佛家有“心能转物”的说法,当读到一定程度,一切都可以化解,一切都可把控。也可以说,第一重境界,是“知”的境界;第二重境界,是“知行合一”的境界;第三重境界,是“智”的境界。

猜你喜欢
读的书林语堂境界
我看的不是书,是我走过的路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少先队活动(2022年4期)2022-06-06 07:19:30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28
品“境界”
中华诗词(2019年3期)2019-08-30 03:46:20
探访林语堂故里
海峡姐妹(2018年7期)2018-07-27 02:30:36
图书漂流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
文史春秋(2017年12期)2017-02-26 03:16:17
慎独的境界
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44
HIS COUNTRY AND HISPEOPLE
汉语世界(2015年1期)2015-12-28 11:05:24
语文教师应该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