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基于本土文化的文艺评论体系

2019-11-12 19:40梁凤莲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艺建构文化

梁凤莲

一、创新文艺评论建构的新模式

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里曾说过:“时间流逝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感觉和思想稳定下来,成熟起来,摆脱一切急躁或者须臾的偶然变化。” 苏珊·桑塔格也说过:“最宝贵的东西是活力。”保持评论的在场与活力,才是持久地葆有热情与耐心的诚意。

所以,我们有必要再次廓清这样的讨论:什么样的评论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评论?或者说是有价值的、称得上好的评论?

是能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有语言与情感的温热,并能引起他人共鸣、唤起他人热情的研究?还是对生命的理解、对命运的关注、对文化的情结、对意义的追问展开哲学式的探讨?如果研究与评论没有足够的深入、足够的执着、足够的情怀,成果就无法在时间的冲刷里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因而,只有关注于此,全力以赴于此,那么,文艺评论也好,文化研究也好,才会真正地有分量,也才会有影响他人、感染人心的力量。这样的认同,既是来自于价值观的,也是情感上的一致所达成的共识。

只有内在的激情和激励,有承担感和专业的使命意识,才会使文艺评论走得更远,并且能一直持续地走下去。有了纯净的专业用心,有了持续不灭的热情,有了足够的忍耐力,有了不竭的想象力,只有这四者融合成一体,那么,好的评论与研究才会生成。

所以,这种表述无疑是最好的问心无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坚持是学者最大的美德,想象力是学者最大的财富。

任何地区本土文艺评论的建构,就是意味着要树立起一种框架,在这个框架里,有各种不同的区隔与划分,其中历史关系与现实逻辑的关联,无疑是各种取向不同的评论研究所必须通达的。明了与历史的关系,就能知道相关的事相,把握好现实的走向,也就理解了其中的偶然与必然所催生的轨迹。

建构其实就意味着要有一种历史感,知道来龙去脉,知道成因,知道所为何来的理由与理据。这也是建构的意义所在。

每座城市都有其边缘性和独特性,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也是一种难以置换的特色,因而,更迫切需要用思想打破目前文艺评论界现状的平淡无奇,履行一切志趣相投者所能做以及所该做的务实。

1.重视本土文化的传承发展才会赢得未来

任何传统都有一个复杂的谱系,对之可以批判、重估、或从任何一点切入,但绝对不能一概反对之,或使之断裂,或弃之不顾。

除了重溯谱系之外,还应该把文艺评论放置在它原来得以产生的文化环境中来看,这就是理论背后的“政治”和“历史”。把文化史作为一种人文传统,甚至可以用来评论现在的各种现实,但这个传统也是多元和复杂的,更需要在传承中激浊扬清。

文艺评论不仅对文艺创作有影响、有作用,而且要善于对文艺创作产生影响和作用,一如文化,不仅作用并影响着文艺创作的状态,而且还决定着文艺创作的方向与目标。

同样,不仅文艺创作有地域性,文艺评论也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有分明的地域色彩,地域性与文艺创作的关系,如同空气水源以及环境氛围对生存的影响,是不可忽略也无法忽略的,文艺评论同样如此。

由是,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是文艺创作与评论研究突显本土化的前提与基点,没有认知与认同,就难以形成趋同的文化观,就难以对社会发展与历史承接达成共识。

在科技与信息的年代,文化的要义需要在艺术的创新发展中去寻找,需要在现代文明的结构中突显其位置,需要在世道人心中重新确认其价值。依此类推,也需要在文艺评论中获得有效与有意义的彰显与导引。

一个地方的文化性格,是由其艺术品位所建构并施以影响的,艺术所追求的真善美就是文化存在的意义所在,社会的进步永远需要文化的滋养与丰润。拥有了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豪,是创作与研究的本土特色形成的必由之路,也是地域性得以显现的一个支点。

文化的流动性、复杂性和丰富性,都是由一种地域意识来决定的,这是艺术创新发展得以自由和丰盈的前提,也是方向与目标设定的一个必备条件,离不开独有的环境、氛围、观念、心态,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就是直白地道出了发展的方向。

所以,文化认同所具有的扎根性,所能唤起的共鸣,这就是传统的力量,有着不一样的观念、语汇以及方法,所谓的地方性、地缘政治与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创作和文艺评论,就显出了差异,也显出了个性与风采。

正如广为传播的对待历史文化的著名的“温情与敬意”论,就出于钱穆的《国学大纲》。所以,文艺评论既不能忽略时间感,但凡有生命力的评论与创作,都是能经受得起时间的覆盖与打磨的,同样也不能忽略空间感,也就是说要具有历史感,才会更有分量、更有沉淀。所以,关注与角度的不同,高度与追求的不同,才会带来不一样的视野,更有生命力,才会更有影响力。

2.关注是最有力与最有效的面对

文化已被提升到作为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来对待。不同的文化传统一直影响着不同族群的人的生活。我们的先辈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历史和现实证明,我们的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鲁迅先生说过,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也就是说,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一说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一说为“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又一说为“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用现在的表述则是“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因此,怎样让我们的文艺评论展示出强烈的“本土意识”,怎样让我们的文艺评论有益于世道人心?这是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从业者的观念必须确证的一个要义。“我们应该用眼睛照亮社会,光明是从我们每个人的眼中发出去的。”所谓好的的评论,就是并非依循了一个固有的标准,而是找到了抵达真相的途径。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更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

因而,真诚与真实地面对,就意味着——评论是温暖的、准确的、负责任的、也是有建设性的;评论是从身边开始的,是立足于并且有利于帮助、推动、了解的;同时,评论又是多元的,可以殊途同归的。

面对欲望化、商业化、私语化、形式化,要打开世界的面相,要打开世界的视察,既要扎根本土,才能走向广宽,既要加强历史感,才能强化现实意识,既要有地方性、记忆、乡愁、识别度、文化符号,又要有文化自信与文化共识。

3.保持评论者的良知与品格

不同区域的本土文艺评论,作为一个持续的系统工程,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一是梳理各自新时期以来的文艺评论之路,二是呈现本土评论家对文艺与文化的全景扫描,三是以全国视野关注区域评论下所观照的文艺与文化,四是彰扬、树立文化地理学视域下的本土文艺评论与研究的旗帜,为自身丰富的历史积淀与社会发展留下创作与研究的真实足迹。

这些不断叠加的建构,目的在于更好地集结各擅其长的文艺评论力量,构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为包容的、创新的、美好的评论发展,做更关爱、更关注、更深入的描述、表达、呈现,以及有方向性、有价值输出、有意义的评论,这无疑就是评论该持守的良知和品格。

对文艺评论负有理想的坚持,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信念,用实际行动去消解文艺评论的颓势和失效、消失与虚无、断层与失范,做有方向感的评论,便是通过一步步扎实的拓展,去自觉地匡正时弊,自觉地务实和守望信念。行动来自多个方面,一是建立起文艺评论新的形态,关于观念的、语汇的、方法的;二是珍视地域性的文化特色与魅力,让其融汇贯注于评论当中;三是树立与确证文艺创作与评论的“原乡精神”,强化本土评论的扎根性与植根意识;四是建构自身的城市文化记忆、建构本土文艺评论的新坐标。

创作与批评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题材不等于精神议题,所谓多元的创新手段也不代表合理的表达方式,价值、境界等等精神性的问题恰恰是评论所要去探讨的,所要去发现的,所要去洞见的,所要去判断的,所要去得出结论的。

评论就是面对既定的成果,围绕着已成的形式,而寻找其中的特征以及规律。

评论就是要完成一种转换,把各种不同的现象转换成为精神性、理论性的议题,所以,评论家也需要知识结构的转型。

评论水平的高下与评论者清晰的文化传统,有着直接的关联,面对外来文化的进入,拥有立场就游刃有余,其发声不但需要勇气,而且意味着承担,对文化认同感、归属感的强烈需要,是写在人类基因里的密码,这个密码有时候会成为勇气的源泉。

所以,值得记取马丁·路德金所说的:“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

一个时代轻视、甚至误解文艺评论的作用以及评论家的操守,将会导致一个怎样的后果?评论的专业操守首先是勇气,虽然是一己之见,甚至是偏见,但毕竟是独特的领悟,是个人认定具有价值的判断,而非人云亦云的陈词滥调,关键是有洞见之明,能见常人所未见、敢于发常人所未发之言。

4.文化担当与责任意识

人对土地有归属感,一如对文化有归属感,归属感带来身份的认同。

人只有找到自己的土地才能找到根系,文化承传中,每一次的断裂与疏离,就要用更多的理解、认知以及关爱,去重新修复和维护这种关系,显然,这种反省与矫正,注定要面对无比艰辛的压力以及承受。对于个体,即使很难改变,但仍然要去努力,要去坚守,这关乎到生存有没有一种来自地缘的、来自传统承传的文化氛围的问题,更是一种家园意识的问题。

很难相信一个外国人会像本国人一样爱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的人民,同样,也很难相信没有对文化、历史、传统的了解与认识,就会热爱居停生息地的文化,这是一种对接,是一种相辅相成,彼此的滋养与庇护,才会最终在精神与心灵上找到真正的家园感与归栖感。

说到底,本土文化,就是时间在特定的空间里创造、积累并且传播的财富。在历史的长河里,任何地域文化的特征以及形态,都处在流动和变化之中,也处在更替和生成之中,就像水源丰沛、不停流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河,必然呈现出不断丰富与变化。即使是年深日久的传统文化,也不可能是固化的、一成不变的。所以,传承与新变是文化发展与完善的使命之一,也是我们研究文化的使命与担承之一。

尤其是在文化巨变当中,当我们身处其中某一阶段,而这一阶段的文化充满了活力、充盈着魅力且又生机勃勃,我们更应该好好地把握与了解其中的奥秘和真相,以此作为储备,去烛照之前或者之后不那么清晰的阶段,使那些强烈与鲜明的特点能够保存下来,使其特有的文化气质得以传承下去。

地域文化的特征,关乎地域风貌、建筑特色等自然景观,也关乎饮食装束、生活风尚、民间习俗、方言俚语、信仰崇拜等人文景观,两者的酝酿形成了地域人群的集体性格,集体性格其实就是文化特质的真相所在。

如果说创作是用形象的手段记录历史,那么研究则是用抽象的手段探究历史,文艺创作的使命之一,就是记录文化,记录文化就是抢救文化,即抢救人在历史过往中所创造的最深刻的文化形态,即文化性格。那么研究就是探究其中的真相以及特质,总结归纳个中的所得与欠缺、收获与遗憾。

是因,文化是最直指人心的,没有诗意,创作与评论就没有趣味也没有高度,没有距离,人生就没有回忆也没有审美。心安处便是吾乡,心灵的归栖与现实的居停,都托赖于文化的滋养。拥有了文化自信,热爱就有归栖,所在就是故乡。因而,在一个流动变迁的时段,故乡与远方,是评论与创作的对象,更是不断地实现着审美与观照的置换。

二、新时期以来的文艺批评之路

面对着文艺批评失语与失信的困扰,如何修补文艺批评的缺失,如何尝试并竭力实践着在全球化语境下与市场大潮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身文艺问题和文艺经验的话语体系,在回顾的同时,去做出相应的展望。回眸曾经走过的历程,检阅留下的足印,也许我们会有信心和力量,澄清我们未来的方向和目标。

在文化多元化的当今世界,要走自己的艺术发展之路,形成自己的当代批评标准,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显然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显然需要各方的努力和不断地推动。应合着城市化新发展的需求,文艺批评同样要以文化自觉为先导,也就是说,从根本上解决批评的失信与失语问题,必须进一步提高文化的自觉性、文艺界的自信力,积极提升文艺理论的文化厚度和文明高度。

乔治·斯坦纳有一句朴素之言:“文学批评应该出自对文学的回报之情”,同样,文艺批评也于情于理合应如此。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指出:“凡时代非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凡时代思潮,无不由‘继续的群众运动’而成。”

由是,我们不仅要借目前文化发展的良辰美景,拓宽文艺批评的领域,提供批评的多种可能性,更要以一种清醒的坚持,以一种炽烈或纯粹的道德及才智,以一种充满激情的全神贯注的动机,去保存着文艺批评的天赋及其该捍卫的意志,“择其善者而从之”,从而去营造这样的批评环境,但凡批评的文章,一定要有立场与锋芒,若无立场,不能辨清浊;若无锋芒,不能切要言,更无存在的理由和价值。这显然是一种标准,也应该成为一种承诺。

1.用批评去捍卫我们对愿望与目标的追求

批评最本质最到位的表现就是直接对批评对象发言。问题是现在的批评与对象之间隔着太多的东西,在并非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却甘愿被种种功利借口劫持着。批评精神与人格的分裂,成了批评生态不可回避的绝症。

没有更高的道义维系,没有批评的道德与伦理,批评就成了赶场的买卖,制造了热闹与兴旺,却塑造不了灵魂。

只有视批判为对文艺责任感的体现,有责任才会有担承,只有这种品质的文艺批评,才能坦然面对社会,并勇于说出自己的见解。对如何面对艺术、面对生活、面对未来、面对理想,进而贡献出一种观点、甚至是观念,观念的接纳与更新,才是有意义的,也才是最有效的。

因此,在文艺批评的世界里,要以另一种背向恶俗的逻辑,建立完全不一样的秩序。文艺批评没有创见新观,就会沦为附庸风雅的工具和集体狂欢的应酬。其中的逢迎与机巧,会随着这种本质的改变而愈加趋向于装饰和表面,消解了真正的批评,必然抹杀了深刻也消弭了反对,只剩下空洞、虚假、伪善、互吹互拍、自我陶醉等等的泛滥,文艺批评的功用就会走向萎缩和变异,使文艺批评的整体局面呈现出一种盛世的平庸和滑坠。

另一方面,文艺评论没有批评与见解,就必然会侧重一种封闭的停滞的空间,无法显示自我更新与升级换代的活力,而这种空间延伸蔓延为一种污染,就会窒息了文艺批评尽其所能的锐利进取和对推动发展的闯劲与冲劲。当那些浮华、空洞、单调、厚颜的所谓批评充斥一切视听时,最终只能成为一场场的闹剧和意义浅薄的游戏,为所谓的文艺繁荣再添一把虚火,加剧文化的全面平庸与文艺批评阵线的贫瘠与荒芜。

2.文艺批评的自省与突围

政治要引入道德与良知,批评同样要讲究艺术的伦理,讲究文化的、思想的、人性的、历史的广度和深度,讲究批评该有的质地和维度。

除了可以庞大、细微、深刻,或者有思索的疼痛、有欣赏的欢喜等等,更需要功力,需要更纯粹的“文”与“质”。要推崇个性鲜明的批评,以及颠覆所谓批评标准的花式。致力于:

一是让批评更有活力、更有建设性;二是拓展文艺批评的场域,参与动态的文艺发展过程的见证;三是提倡目光向下的批评,与基层写作联合,加强对基土的培植与养育;四是保证批评干预现实的力度,捍卫批评的针对性是批评最起码的品格;五是通过微观和精准来保证批评的质量及理性色彩,以形象和情感的充沛饱满来增添批评的审美力量。

3.建立本土文艺批评的价值体系

谈论地域背景和全球化意识,其实就是在强调一种普世价值。审美视野与文化角度的原生态是重要的,思想与激情大多缘此而来。情感的寄托,对原乡对故土普遍性的眷恋,这是地域催生的一种共识。在面对本土的文艺创作时,批评要秉承的宗旨与原则,既要探究有没有扎实的本土地域经验,也要讲究宏大的全球视野。

是因,本土经验是一个本土创作地域标签的精神底子,既有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更有本土气派的民风民俗民情。深切的本土经验才能保证文艺创作不至于无本土意识、无文化情怀、无独特性。只有反映出地域特色,才能进而构筑中国特色的文化想象和现实,在这个前提下的全球化或许才能获得普世性。

所以,建立自身的文艺评论标准,就是要关注我们的文化传承中的价值流失问题,要从历史经验中寻找地域文化的核心价值以及精神源泉,重视对本土文化再创造的发扬光大,通过文艺批评,推动本土的文艺创作中的地域特色成为最有底蕴的文化元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强化本土文化的历史自豪和文化自信感,使我们的文艺批评与文艺创作呈现出一种与这个生机勃发的时代相匹配的活力与风貌。

马克思·韦伯说:“当我们超越我们自己这一代的墓地而思考时,激动我们的问题并不是未来的人类将如何‘丰衣足食’,而是他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如同我们此刻探索与面对的同样问题——文艺批评的未来之境。

三、重振地域风格与气派的本土文艺批评

文化研究与文艺批评之所以存在,一个重要的亦是不可忽略的理由就是,对文化现状与文艺创作的存在状态去表达批评的良知与判断的选择。

有能力进行文化研究与文艺评论的人很多,但愿意为此付出努力或者愿意去追问的人则不多,因为时势的常态是——应付拼凑、胡说瞎捧、指鹿为马或者黑白颠倒。

正是因为还有一群坚守者的努力,文化研究与文艺批评才不至于阒寂喑哑,才一直在寻找与突围中恪守文化研究与文艺批评的诚信,既是对混沌局面不断地进行有效的探索,亦是对喧嚣世道进行不妥协的抵制。

所以,我们实在需要重新澄清我们的愿景,去重新擦亮和唤醒文艺批评该有的使命和担当。身处一个信息爆炸、变化高速的时代,现今的文艺面貌千姿百态,汇集了古今中外种种思想和潮流,由此显露的文艺表情五花八门,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共同认可的主题,或者说是价值核心,文化研究与文艺批评或许将蕴含着很多的可能、很多的希望,亦或许会带来了很多的失误、隐匿着很多的盲点。

所以,做一些扎实的基础工作,例如回顾、总结、提升,无疑是对文化研究与文艺批评自身价值的反复检验,也有利于我们去寻找本土文化研究与文艺批评的有力与有效的主题,去甄别、筛选、综合、呈现出地域文化研究与文艺批评的现状和实力,穿透文化研究与文艺批评可有可无的怪圈,去不断地确证文化发展与文艺批评该如何走、走向何方,从而为文化研究与文艺批评的安身立命提供更有力、更可信的导引和评判。

不同区域的文艺批评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拿出独特的创见,就必须展示出不同类别批评研究的功力,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建构具有地域风格和特色的话语体系,从而改变只是“引用”“复制”“跟踪”的被动状况,或是只能被潮流牵着鼻子走的尴尬局面。只有不断地去关注文艺创作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地关注本土文化的变化和发展,才能更好地培植本土批评的“地域意识”。

以文化为视角观照文艺创作,首先要确立自己的文化基点,这恰恰是当今许多文艺批评的弱项。不难发现,缺少坚实的文化立足点而显得不着边际的那些评点、判断,与没有建立自身的文化传承与批评风格是有直接关系的。放弃了对于传统的坚守与传承,这样的批评就有可能呈现雷同与拼贴的趋向,所以,在躁动的环境中重建文艺批评的价值体系和精神坐标,本土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期待能再一次确证文化研究与文艺批评的一些核心原则:

第一,在价值观方面,研究与评论对文化艺术表现出来的主流价值观的肯定,应该成为一个不能缺失的主题。没有了对文化发展与文艺创作的价值判断,研究也好评论也好,就缺少了力量,极易成为一堆失却了核心导引能量的文字,不是沦为附庸,就是演变为应酬。文化研究与文艺批评的核心就是思想,其中的思想是文章的精神和灵魂。

第二,在文化认同方面,如何处理文化认同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只能从传承中去找到突破点。我们传统的评论基因是什么?中国的文艺评论有属于自己的范式,有领悟、解读、体验式的成熟体系和理论经验,不一定要移植过来或者照搬照抄西方的文艺理论概念,植根传统的评论才有感召力,才有更大的认同度。

第三是使命感的问题。研究评论文本对文化品质的追求,是寄望于能够建立一个有利于创作与评价良性互动的坐标,不能放弃文艺批评对文艺创作的要求,文艺批评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切实为文艺创作的发展承担起应负的担当。

四、做有方向感的评论

文艺评论的现状影响着文艺存在的生态。目前正处在时代的转折点,文艺评论的对象呈现的是多元共存、五花八门的现状,由是,怎样传输正面的价值和有力量的导引,便成为重中之重,怎样在不同取向、策略多样、生态混杂的情况下导引新的情感模式和认知模式,文艺评论要坚守起码的立场和伦理,坚守严肃的批判精神与温暖的人文情怀,更需要睿智的、言辞高尚的评论,需要具有识见、情怀和境界的评论,不拖泥带水,不敷衍推诿,不文过饰非,更不指鹿为马信口雌黄夸大其词。通过评论,指出创作与研究对象的优劣所在、边缘所在,以及得意或困窘尴尬之处。

尽管现在已不是一个经由文字阅读培养精神的时代,但有价值的东西还是应该成为礁石,在浪奔浪流中屹立不动。当今社会的混杂,仍需要通过不断的澄清与沉淀才能形成新的价值与观念。如何避免碎片化,如何重视积累,无论社会如何多元如何丰富,这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基础夯实了,才可谈如何建构。

如何建立评论对创作的有效表达,使评论更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探索评论怎样才能有更广的胸襟,怎样持续不断地仰望理想,同时评论亦需要传递关注的温暖和专业的关爱。

不仅创作的世界观与写作的技巧,包括内容、结构、表达方式等等,体现出世界观与价值观,评论同样如此。既要通过作品看到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看到身边或近或远的人民,看到自己,看到社会的变迁的存在,看到不同地域的独特记忆,以及先祖的智慧与创造精神。不仅要看到,还要在场,要回答其中关键的问题,不同区域的文化在历史画卷中是何等的多彩与辉煌,是如何引领风气走向今天?是如何提供了精彩的舞台和奉献了各式精彩的人生?这一切都必须进入艺术创作,进入对艺术创作的品评而得出一个个结论,而这些结论性的判断,对于确证本土的文化艺术地位是有着怎样重要的作用与意义,这才是真正地站在全国的视野来关注、塑造、传播本土。就像戏曲的核心就是要去演绎人们心中的渴求与想象,宣泄心中的情绪,并且要原汁原味地表达出来。这才是真正地挖掘艺术创作的本土效应,这也才是真正极尽文艺评论的功用。

同时,宽广的胸怀与对方向及目标的明确,也是创作与评论能走得更远的必由之路。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眼前,更要放眼周围,进行更广阔更纵深的关照,不拘限于地域限制,我们有着优良的文学传统,也有着丰富的评论积累,这都是开阔视野所拥有的财富。

相当一段时期以来,创作与评论都面临着这样的困扰,也就是关于认同的困扰,关乎到文艺创作文化身份的选择与辨识。同时,关于评论与创作的疏离,也造成了缺乏独立的话语权,带来发声平台单一、媒体报道替代专业评论等等的尴尬,专业高度与文化视野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

在一个充满流动性的发展时段,文艺创作有本土生长和外来落户两种,本土生长的创作对于本土文化的认同与表达,没有异议;而外来创作则自带故乡文化的痕迹,面临着出生地文化与工作地文化的选择问题,这是眼下很多创作出现对于本土游离与坚守两种态度的内在原因。归纳这些对于文化身份的自主选择所带来的影响,一方面是古往今来,创作者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选择自己的文化身份?艺术家以什么标尺选择融入当地文化或者抵抗当地文化?二方面是每个艺术家的文化熏陶都不是一次性的完成的,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受多种文化影响,多元文化背景必然带来多重文化视觉,多重视觉下的创作生活如何作为题材,有哪些不足与优势?三方面是创作的面貌有没有统一的特征?本土题材和本土特色的加强,对于推动本地文学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本土文学的繁荣,对于本土文化的发展,又有什么促进?这些问题与原因的澄清,才能带来创作与评论的文化自觉。

地理因素完全可以参与文艺创作的过程,它可以点燃作家的激情,成为作家发挥想象力的坚甲利兵的凭据,从而形成一些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优势,寄托某些特定的思想情感与文化情感。而想象力的核心,即意象的表达来自文学场域与文化场域,从地理本位而言,重要的意象有两类,一是区域意象,这是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最有穿透力的一种共鸣,另一类同样重要的是环境意象,即环境与人的关系有某种指示作用的认同。

对文艺进行空间定位,是因为地域所代表的不只是孤立的点、线、面,它们之间还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有一种不以创作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空间逻辑。无论文艺世界与所反映的客观的物质世界之间存在着一种怎样的关系,忠实反映也好,抽象折射也罢,其空间逻辑都应该是清晰有序的,而不应该是混乱的胡来的。而依托于此所进行的评论,才会营造出鲜活的不一样的话语空间。

不同区域的人用不同的话语逻辑去进行当代艺术创作,所谓的话语逻辑就是作品中所具有的本土精神,这里有一个关于文化的深度体验问题,在这种艺术精神的烛照下,心灵才能获得更多的体验。强化区域的文化特性,艺术创作对自身文化的贡献才能更好地获得体现。而艺术创作最朴素的情感就是原乡精神,最具独特判断问题视角的就是关于文化的审视力,最悲天悯人的情怀就是对于生存背景的关注。创作与经历、与文化、与生活发生关联时,才会有纯粹的动机和旺盛的创造力。

同样,评论要达到相应的高度,要具备有效性的引领,也要对文化有理解,有感情,这样传递出来的价值观才会对创作笔下的生活有所呼应,对文化的挖掘尝试跟文化本身的深刻性应该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的效应。好的评论与创作一样,同样要求应该有穿透时代的眼光,有撞击人性的力量,有丰厚的生命体验,否则太急功近利,总是被眼前的即时性效果所束缚,被所谓的现实所捆绑,被功利往返所收买,那么这样的评论与研究价值也就非常可疑。只有超越了某个特定的社会现实、生存环境,深入挖掘更关乎创作的、研究的内在的真相,展示更多时代的心灵的人性的东西,才能更准确和有效地让评论研究为旗为导引,也才能更多地解答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下人的精神需求。

五、做与本土文化相互观照响应的评论

如何让文艺存在状态以及业界评判的视野、专业水准的言说、理论导向的高度更有理性可恃、感性可依,如何用心去让评论与研讨能有一个既独立又丰富的呈现,在落花流水的城市化发展营生里,让有关文化的声音也能翻出几朵浪花,看清我们文化艺术现存的面貌,才能进而接受其得失优劣,进而调整超越,才能让了解与评判真实而恰当,辨识与匡正有的放矢,规划与提升更有方向感。

1.文化在场与渐进积累

事实上,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文化不再是研究的背景,而日益成为研究的主体。也就是说,文化不再是在大自然生长的野花野草,参考斯宾格勒所做的界定,现实的存在引向了两种判断,文化就是这样的两种标本,一种是有生命力有生长力,也就是有活力的存在标本,一种则是被物化的,经过人为采集而成的标本,斯宾格勒的这种归纳成功地提示了人类的文明过程。反观我们对文化历史的态度,似乎还存在一种不具备鲜活价值的,也就是说被学问化的标本。那么,除了有生长力的被物化的文化外,在时下,把文化变成一种做学问的道场,从而使文化成为学问,让文化的鲜活性按照学问的规范来解释,这似乎还是目前中国文艺研究仍在持续的一种方式,确实值得追问与深思。据说这种模式可以相互展示学问做到什么程度,而少有闲暇去顾及鲜活与生猛的现实作用力。这种类型的有形无形的禁锢,似乎也成了一种现象。问题是,学问或者研究的推动与作用,不是要把有生气的文化变成没有活力的标本,变成没有了鲜活与生猛的存在,一如把活鱼做成了鱼干。学问与研究,其价值仍然在于致力一种理性判断与价值评估。

如同实证探索,虽说不必旁征博引,也不用东列西陈搜寻考证,而只需道出一种积累与经验的识见或者判断,而这样的模式,无疑是可以在实证与学问中搭起一道桥梁的。这样,就有可能不断去消解目前在知识结构与分析能力,在判断选择与评论取向上,所面临的一些困扰。理性地分析、综合地思考,需要更多的分析个案,更广阔的知识背景,在发现之后,探寻得更深入,也更全面。同时,还要尽可能做出追问,让内中的困惑与疑虑,变成更普通的经验教训,或者是更有境界的艺术分享,在一个意义与义理不被重视的时代里,让评论这种专业担责,成为最终的承载。

只有对意义的追问,才会有最终的价值。而这样的专业激情,同时也是评论激情,才是驱动评论研究成为一种有价值的研究的真正源泉。

所以,呼吁倡导与秉持的是,需要有理论发现,更需要有研究体系,有扎根本土的恒心与定力,在庞杂的现实面前,能够尝试去建构自身的评论框架。既要有研究的细分,也要有专业的特征,既要有宏大叙事的研究,也要有专业门类上的精耕细作。我们的用心无疑是希望,对于本土评论体系的建立,是志在纷繁中建立秩序,建立一种导向的理论范式,在复杂与多元中跳离开来,建构坐标明晰的框架,并且是带着鲜明的文化标识的理论框架。

不断地去建构关注真正具有本土意义的理论模型,才能从这样的取向里,去更好地评介文化艺术的存在发展,也才有可能进行真正意义的,关于本土文艺评论的理论创新。进一步才有可能去完善本土评论研究的理论秩序,不仅成为一种可供依循的路径,也成为一种基准的规则。最本质的方法论,就是理论与实证的并举。通过不断的积累,对文化存在现象或者生态的美学价值与意义世界的探究,对如何建立在文化心理上的自尊与自信,对怎样在认可与评价上逐渐地培育独立自恃与淡定从容的品格,作为最重要的评论品质,也就是说锐利而又坦率、负责而又真诚的评论精神,无疑都是任重道远的。

借鉴李建军教授在他的专著《并世双星——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一书里所指出,承认“集体性共创”的前提,会使我们的创造、创新变得比较靠谱起来,他还认为,“必须克服那种蔑视他者和传统的傲慢倾向,只有人格健全,行己有耻,只有尊重传统,转益多师,只有深刻地理解了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一个作家才有可能成为伟大作家,才有可能写出真正有价值的伟大作品。”同样,文艺评论莫不如此。文化就是我们研究的基座与靠山,只有在这基础上对技艺的刻苦磨炼与生命精进,这种研究准备的“精神总装”才算是具备了相应的配置。

研究本土文化的多重视角,一是真相与特点,即文化的流变生成;二是姿态与生机,即文化的包容与融汇;三是支点与活力,即文化的认同与创新;四是务实与浪漫,即如何融入生活;五是文化中的仪式感,比如节庆,仪式中的生活化,比如美食,怎样以一种一方风土一方人情的方式导入美好,从而完成了地域文化的独特与殊异,矛盾着又平衡着,冲突着又和谐着,从而不断去建构着本土文化独一无二的风格与特色。

所以,通过现实进行总结与归纳、判断与下定义,这是评论所具有的力量。是因理念的力量更有推动力,支配世界的不是所谓的利益,而是思想。正如陈寅恪在年轻时曾经说过的,中国人注重实用的态度,“其言道德,惟重实用,不究虚理,其长处短处均在此。长处,即修齐治平之旨。短处,即实事之利害得失,观察过明,而乏精深远大之思。”“而救国经世,尤必以精神之学问(谓形而上之学)为根基。”

理论体系的建构,是积极推进本土化进程的必备组成,有意识地用传统的以及外来的学问方法,来解决现实的问题,并以此寻求研究的突破,所讲究的要有问题意识和理论视角,就是说不仅是侧重于材料的堆砌,也要侧重于观念的渐变,讲究文化研究结构的转型。重要的是每种评论之中都要有正直和勇气,宽容的理解与洞察的精神,有足够力度与深度的判断和辨识,并且鼓励他人遵从榜样。要有良好的评论生态,要建构有信服力和感召力的评论体系,如同艺术创作一样,需要有高尚的艺术精神投入其中,如同养育孩子,最令人感动的一个答案就是:为了付出与欣赏,为了让评论与美好相遇,让评论与杰出同行。

要拥有文艺评论的话语权,不可缺少这几大板块的建构,第一,在于价值观的问题,要有足够的良知与学养,能对文艺创作水平进行表态,进行定调。第二,要从长期的文艺历史来表达观点与判断,而非急功近利或者利欲熏心的,搞小圈子效应自说自话,只有当表达的话语权越有诚信,产生的推动和影响才会越大。第三,文艺评论的核心问题在于,要以怎样的观点来看待全国以及世界的文艺发展,同时要以怎样的观点来看待和评判本土的现状。这样,有了正确与理性的认识与判断,才能在建构自身的评论体系中有更多的话语权,有更多的责任担当意识,才能有更大的影响力与作用力,从而提升自身的地位。第四,要有建构一个评论体系的担当,要有培养本土评论成长的责任感。植根于信念的建构,以及对本土文艺创作状态的骄傲与自豪,那么就会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形态,而非人为的主观意识。不要刻意忽略自身的优势,也不要随意地漠视自身的劣势。第五,评论的生命力来自对创作“奥秘”的探究。创作是良心的事业,而评论同样是良心的事业,其价值与意义在于评论人格所发散的光芒。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谛,无论是本土还是全国,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评论一旦与人性、良知与人格不发生关联,那么任其巧舌如簧,也最终会在时间的淘洗被淘汰或者萎蔫不存。

文化是城市当中最珍贵的资产,文化最重要的素养是人文和艺术方面的素养,是真与善、爱与美的素养。

2.文化自信与开放格局

在当今的城市化进程中,文艺研究是应当基于传统同时也面向未来?还是片块撷取只重眼前?

只有扎根于文化的土壤,才会有永不过时的收获。文艺研究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到底应当保留什么,放弃什么,应当追求什么,传承什么?

关于文化的观念、立场以及品格,尤其需要秉持这四种境界并不断地加以修正。对于文化的第一境界,是有敬畏之心,有敬畏,才有传承。对于文化的第二境界,是有慈悲之心。有慈悲,才会呵护,才会继续让其焕发华彩。对于文化的第三境界,是有感恩之心。有感恩,才会珍惜,用实际的行动和作为,去作有效的守护。对于文化的第四境界,是有宽容之心。有宽容,就会剔旧布新,激浊扬清,存同求异,达成共识。

费孝通先生说过,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的“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文化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源泉。

作为文艺评论的基础,文化情怀不可或缺。一方面,文化自信是一种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所禀赋和拥有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发展的愿望。在对文化抱有强烈信心和发展的理想信念之下,才能获得紧守和发展的热情,才能有充沛的勇气,有饱满的活力和持续的创造力。二方面,文化自信是社会持续发展的支撑和基本力量。文化自信最突出的东西,就是观念的解放、思想的解放。包容中的文化自信,就是开放中的超前与创新,勇于并善于面对种种文化的先进形态,善于取长补短,善于融会贯通。三方面,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必然结果,是基础和土壤,是种子能开花结果的保障,是能荫庇后代造福子孙的千秋大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就是不忘历史、继往开来。

猜你喜欢
文艺建构文化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1942,文艺之春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谁远谁近?
建构游戏玩不够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浪漫雅痞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