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乐人类学的视界》

2019-11-12 19:07
鸭绿江 2019年18期
关键词:特尔视界音乐学

陈 斌

音乐人类学概念的出现和界定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争论局面。G·阿德勒最早提出“比较音乐”的定义(1885),但此定义很快就在历史荧幕上逐渐暗淡,尽管如此,它对于之后的音乐学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孔斯特在1950年提出“民族音乐学”概念,并主张用它来代替“比较音乐学”。1956年起,内特尔将“音乐人类学”和“民族音乐学”当作同义词混用,“音乐民族学”这个新术语很快被广泛接受。对其研究范围,主要出现了“非欧洲”(孔斯特、内特尔等)、“口传传播”(拉赫曼、李斯特)和“排我”(瓦克斯曼)三种观点。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此概念的争论才渐渐降温。

音乐人类学是研究“文化中的音乐”,这一定义来源于美国音乐人类学家梅里亚姆,即用文化人类学的基本方法研究音乐事象。《视界》又重在突出其中的“整体观念”,笔者认为,这种“整体观念”具有两层内涵。一是“全球视野”,将民族间的文化看作一个多元而又统一的整体,将音乐现象放到世界文化的语境中去考察,看到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从而打破以“非西方”为主的研究局限,打破西方与非西方、“纯的”和“混合”、静态与动态、高文化与低文化、传统与现代的分野。二层内涵是音乐形态分析与文化背景阐释的有机结合。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既要充分利用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对音乐本体进行形态学等方面的具体分析,又要利用人类学和文化学的方法,看到音乐本体的广大外延,做到二者的结合。《视界》中“现代音乐研究”这一部分对后现代音乐文化的种种分析,主要建立在对音乐形态的分析上。在《现代音乐的痛苦》一文中,作者介绍了欧洲音乐技术资源枯竭所导致的种种发展危机,而与此同时,美国的流行音乐却迅猛发展,“像强大的潮流”,其音乐中即兴的旋律,在作者看来是音乐根本属性的回归。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文化变迁研究成为人类学研究的焦点。而对于这样的课题每个音乐人类学家的视角和观点各不相同。内特尔的研究习惯地将整个世界的文化整体分为两个联系密切的部分——西方与非西方,并着重探讨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以及后者对前者的反应。美国音乐人类学家J.吉尔鲍特虽然也将整个世界的文化分为两个部分——“世界音乐”与“本土性”,并探讨二者关系,但将其与内特尔的划分相比不难看出,两者在划分思维上存在很大差异,内特尔的划分是纵向的,因此看到的是跨文化的影响机制;而后者明显是横向的,看到的则是立体的圈层关系。

人类学(anthropology)从词源上看,是“anthropos”( 人或与人有关的)和“logys”(学科或研究)的结合,因此是“与人有关的学问”或“研究人的学问”。这样的学科定位意味着研究和讨论它的时候,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着力探寻人在改造客观世界方面的能力。无论是在音乐产生这个问题上,还是在音乐发展的进程中,人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决定音乐作品的命运。

比较音乐学曾一度把“口传传统”的音乐纳入自己的研究范畴,这一点,拉赫曼强调过,海登和孔斯特讨论过,甚至李斯特也说:“音乐民族学是最大范围涉及非书写传统的音乐传播(1962)”,这种主观性很强的口传的音乐在各民族的传统音乐中占很大比重,越南学者Tran Van Khe在《亚洲传统音乐的表演性及创造性》一文中,讨论了亚洲传统音乐中表演者和音乐创造者身份重叠的情况,以及两者之间一步步剥离的现状,伴随着即兴创造和表演的这种行为习惯的消失。布莱金则直接从生物学和文化进化角度,强调以生物学方法作为文化变迁的研究方法之一,去探寻个体在音乐文化创造中的行为及背后动机,早期音乐人类学理论“不认为个体活动发生的行为或动机的偶然事件和有预期的结果之间有差别,但这对区别不是标榜为音乐家或标榜为音乐家的专门作品或表演的变化是特别重要的”。

中国音乐人类学的学科建设肇始与20世纪80年代,标志是1980年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研讨会的召开。经过几十年发展,如今各大高校、艺术科研机构里,音乐人类学学科体制已相当庞大,关于它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城市音乐学也应运而生。《视界》涉及面广,论文选择恰当,其观点和方法可以为现在及将来的音乐学研究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特尔视界音乐学
名人名言
希拉里·曼特尔“克伦威尔三部曲”的民族共同体形塑
音乐学人
充满活力的视觉诗一一艾特尔·阿德南作品欣赏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
机视界
白癜风女孩尚特尔:用“缺陷”征服美国时尚界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