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柴岚绮
一
单位有间小咖啡馆,兼卖书和文创产品,就藏在办公楼里,我几乎天天去。不过那里店员流动频繁,每隔几个月就换了新人值守。
有一次,店员是个姑娘。起初我没有太在意,但当我把一本书交给她要结账时,她一秒都没犹疑地抬头:“你也喜欢是枝裕和?”
那本书是《有如走路的速度》。
我点头,回了几乎同样的话:“你也喜欢他?”
她语速飞快:“他的电影我都看过,这书是我上周订的,今天才到货!”
我说:“怪不得,刚刚还在想,换了一批新书,都很好,都想看。”
慢慢熟了,我一露面,她就会默契地点头:“热拿铁?”
毕业于韩国某大学,喜欢看书,单身,直发,做事麻利,大概是28岁—我脑海里渐渐累积起关于她的信息。
有一次,为了做一个现场分享活动,她来我们办公室借小音箱,为此还特地带了小礼物—透明的小纱袋里装着几个英式红茶包。我拿给她时,发现配套的充电器不见了,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她打开手机说:“没关系,充电器网上有卖的,不贵,我买一个就好了。”
她按约定时间来还音箱,手里攥着一枚充电器:“我上次买的,送给你。”
那是春天,没想到的是,活动结束后她就辞职了—都要辞职了还那么尽心,还自掏腰包买充电器。我完全是用一种“生气又感动”的复杂心情想着这件事。
我加了她的微信,通过“朋友圈”对她之后的生活略知一二。
去了北京。看演唱会。搬家搬书。以前咖啡馆的小伙伴们结伴去北京找她“探亲”,在一起喝酒。那些年轻的面庞,有着似曾相识的勇敢与不确定。
她长得算好看,眉宇间有股英气,但是她放在“朋友圈”里的照片,总是那种瞬间被捕捉到的夸张的小表情,甚至有点儿丑化效果。她喜欢自黑、自嘲。
因为一本书,我记住了她。
图4(a)、(b)分别为改进型ADRC和双闭环PID对小车位置的控制曲线,图4(c)、(d)分别是改进型ADRC和双闭环PID对小车位置的控制曲线。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改进型ADRC在2s以后就可以稳定控制摆杆角度和小车位置,而双闭环PID在3s以后失去对摆杆和小车位置的控制;通过仿真可以看出基于改进型的ADRC的一级直线倒立摆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二
小咖啡馆还来过一个高高大大的男孩儿,工作了大约3个月,在暑假期间。
他称呼每位来喝咖啡的女士都是“姐”。虽然他做的咖啡一般,也刚练习拉花,但嘴角始终带着微笑。
他在这座城市读大学,父母已经给他在这里买了一套房子。我们单位组织体检,大家在咖啡馆里都在聊体检的事情。他听到后特地小声问我,体检一次大概需要多少钱,他想让父母来这里体检。顺带,就讲了点儿他们家的事情。
妈妈卖保险,爸爸做生意,两个人从未体检过。爸爸患有痛风,脚肿得穿不进鞋子,冬天也只能穿夏天的凉拖鞋。讲到这里,他显得很难过。
有一次妈妈动手术,没告诉他,他是事后才知道的,很生气。但是父母说,你好好上学就行了。所以,他想用在这里打工赚的钱,给父母做一次体检。他还想出去旅行一次,但不能告诉父母,他们肯定不同意,觉得是乱花钱。他笑。
后来,他离开了合肥,去了另一座城市读研。
三
还有一个小伙子,大概是这间咖啡馆里待过的最会做咖啡的人了。有时他做手冲,有时他推荐挂耳咖啡。他推荐的挂耳咖啡品牌,到现在我一直都在买。
有一天,他辞职了。再有一天,他又突然出现在咖啡馆,说是路过来玩玩。他一边说一边动手整理书架,好像仍然是店员一样。
我问:“晒得这么黑,是去哪里玩了吗?”他说:“回家帮父母收桃子,家里有个农庄。”
我这才想起来他发在“朋友圈”里的收桃场景。咖啡馆的小伙伴们也去农庄集体“探班”,和他一起捧着桃子。收毛桃的他穿牛仔裤和白粗布衬衣,做咖啡师的他也是这样的衣着,都挺适合。
“等家里这阵子农活儿忙完,我再出来找工作。”他说。
四
因为店员经常来来去去,所以咖啡馆一直在招聘,面试的现场就设在咖啡馆里。
我常常端着自己那杯永远的热拿铁,坐在他们背后的椅子上,“不小心”就听到面试官和应聘者的对话。
有一次,来接受面试的是个特别认真的男孩,回答完问题之后,他问:“我可以问一个问题吗?”
得到同意后,他问道:“如果店里没有客人,分配给我的事情也干完了,我可以看我的考研书吗?”
“不可以。你还要收拾图书,整理订书需求,看看店里的库存,下单订货或者退货。”
“如果这些都做完了呢,可以看书吗?”
“不可以。”
我在他背后着急,傻孩子,你可以不用问的啊。
那个男孩应该是没被录用,因为我再没见到他。面试官走了以后,穿着格子衬衫的他还静静地坐了好几分钟。
回家后把这一幕描述给丈夫听,我说:“真傻。”丈夫说:“也不是傻,谁都会有一个那样老老实实的阶段吧。”
五
这些因为喝咖啡而曾经“熟悉”的年轻人们,虽然我并不会时时想起,但有时看他们忽然在“朋友圈”出现,我知道他们都在努力活着,就倍感心安。
走路的时候,单曲循环程璧的《火车》,总是喜欢那一句—“去什么地方呢?这么晚了。”
因为,我也曾那样年轻过啊,也曾那样带着未知,漂在时间和生活的河流里,去慢慢遭遇一个又一个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