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超
在“互联网+”时代,计算机愈发普及,在提升工作效率、多样化获取信息数据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从小学到大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顺应了“互联网+”时代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但教育方式也同样应当顺应时代发展,不能沿用常规的空洞宣教式教学方法。计算机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强的学科,因此教育应当突出实操性,避免填鸭式教学。基于此,本文就提出一套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机教育创新模式,旨在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确保教学目标能顺利实现。
在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先进进行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步入了“互联网+”时代,对计算机专业化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学校学习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为培养高素质、高专业性、创新型计算机人才提供基础和条件。但就目前很多学校计算机教育现状而言,还处于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问题,在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方面都比较弱的一种状态,严重限制了高素质计算机人才培养效率。具体而言,“互联网+”时代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校企合作,打造实践基地
在“互联网+”时代,对计算机人才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计算机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难以为国家“互联网+”事业持续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高专业性人才,这一点“互联网+”时代教学体制改革的目的和初衷不相符。基于此,在“互联网+”时代的计算机教育创新模式构建过程中,必须努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和限制,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构建专业化计算机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学习计算机实践操作技术提供更多的平台,提升教学效率,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2.2整合资源,构建资源共享平台
摒弃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互联网+”时代的计算机教育创新模式,可大幅度提升计算机教学效率,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学校要积极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为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提供更多丰富的资源和素材。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2.3线上线下,交互教育
“互联网+”时代的计算机教育创新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最大的优势为前者更加强调计算机实践技能的培养和学习。因此,在构建创新模式时,要利于互联网为立足点,采用先上线下交互学习的模式,实现师生、生生、线上线下相互交互,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解决,从而提分计算机教育教学效率,拓展学生视野,促使我国计算机教学水平不断发展,进而培养更多复合型、创新性计算機高素质人才。除电脑平台外,还可另手机、ipad等掌上网络通信工具,利用QQ、微信平台等app系统开展线上线下交互式教学,也有助增强时效性,及时和学生加强互动。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 各大领域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事业也同样。在“互联网+”时代,教师需要对计算机教育现状有充分的认识,并从校企合作,打造实践基地、整个资源,构建资源共享平台、线上线下,交互教育等方面同时入手,才能提升计算机教学效率,为国家的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高专业性计算机人才。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