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
本文首先阐述了比赛教学法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开展的必要性,其后提出了一系列比赛教学法运用于高职体育项目活动中的策略和措施,从而充分发挥出比赛教学法的优势和价值,有效促进高职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所谓比赛教学法,主要是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比赛的形式对专业比赛条件和标准进行模拟规范,按照相关的规则进行体育教学,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体育技能和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其体育精神和体育学习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开展比赛教学法能够改变传统落后的体育教学模式,学生不再只学习枯燥的体育技术和技巧,通过特定的情景和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实战水平和能力,培养其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强大自身心理素质。
1.1提高体育项目运动技术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相关体育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熟练运用能力直接影响着比赛的最终结果。基于此,学生在比赛开展之前应当对相关知识及技能技巧进行深入学习和有效训练,确保在比赛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优势,进一步掌握基础技术动作,明确实战中体育项目活动的战术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等的重要性。通过比赛引导并帮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了解到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人配合,这也是个人在自我训练中无法体会到的成就感。通过比赛教学法,教师可以将体育项目活动进行划分,明确各个环节的训练主要内容及主要目标,培养并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及体育精神的认知,培养其思维能力。
1.2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
众所周知,比赛教学法更看重学生的综合表现,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体育项目活动学习热情,从真正意义上感受到体育精神和体育内涵,从而喜爱体育活动。比赛教学法的有效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并引导所有学生深入认知体育项目活动,不管学生的体育水平如何,学习能力如何都能通过比赛形式感受到体育的乐趣和快乐,大多数学生通过比赛活动能够发掘自身的体育优势,明确自身的兴趣爱好,感受到体育对其生活及学习的影响,从而主动自发的参与到教学中。同时,比赛教学法能够营造出相对和谐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这也是现代教育模式下对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基本要求。
1.3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比赛教学法的有效开展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准确快速进行移位,实现团队协作和互相配合,从而加强学生协作能力,提高其竞技水平,锻炼学生的综合反应能力,积累相关的比赛经验和实战经验,从而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和体育精神,促进其系统健康发展成长。另外,体育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竞技性,学生在比赛过程中能够通过对自身意识和行为的有效把控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升自身的社会适应力,使其以更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后期生活和工作。
2.1注重体育教学项目活动的趣味性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开展比赛教学法的过程中相关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对其进行兴趣的培养,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加入娱乐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和相关体育技能技巧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内化,积累相关经验,并且以此作为比赛学习的基础。具体而言,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优势和技能,排除外界环境及其它相关因素的影响和限制,通过个人力量和团队力量的有效结合最终取得比赛的胜利。
2.2提高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性
体育教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激烈性尤,其是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提高。第一,在比赛开展之前教师应当对比赛场地和相关体育器械的安全性进行检查,对于学生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进行合理预测,必要时可以采取相关的安全措施避免意外的发生;第二,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通过相关案例的解读告知学生在体育比赛活动中应当注重自身的安全性,保护自己,避免无意识的伤害,明确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原则,注重自身安全防护。
2.3正确认识并理解比赛教学的目标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展比赛教学法并不是为了让学生赢得比赛,而是让学生通过比赛活动提升自身运动技能技巧,巩固相关的体育知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基础训练的开展和完善,加强对学生体能的塑造,提升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如果在教学中缺乏系统科学全面的体育训练,那么学生的整体素质是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的。具体而言,高职体育教师应当向学生传授正确的输赢理念,公平公正的对待比赛规则,同时对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探究,注重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提高,引导学生通过比赛活动养成不懈奋斗、顽强拼搏的高尚品质,提高自身的集体荣誉感,更好的开展后期工作和学习。
2.4正确看待并遵循比赛规则
对于刚刚接触体育活动项目的人而言,比赛规则是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约束的,大多数学生不了解相关规则制度。据此,在比赛教学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先通过模拟比赛的形式向学生讲解相关的规则制度,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对学生训练中存在的不规范动作技能进行纠正。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可以全面掌握比赛规则和动作规范要领。在比赛结束之后,通常会有一方获得胜利,而所有的学生都想获得胜利,此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违规行为。此时教师则应当对学生进行引导,提出一人违规、整个团队直接淘汰的原则,学生才能明确自身行为规范的重要性,从而提高集体荣誉感,在比赛过程中严格遵守规则制度,形成正确的体育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应当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学习相关的规则制度,并且通过自身的理解加强对其有效运用。例如在开展篮球比赛时,篮球比赛规则对运动员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一个队员违规那么整个团队都会受到牵连,气势受损,影响其后期的综合表现。因此,无论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多么熟练,如果沒有对比赛规则进行深入了解,那么就很容易违规。如果教师仅仅对学生进行规则制度的简单讲解,那么学生无法对其进行记忆理解,只有通过比赛才能检测学生对规则制度、动作技能的掌握情况。
2.5以竞技体育作为补充教学资源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多数高职院校积极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因此,竞技体育的视频资料也应当作为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相关的视频资料作为课前预习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对相关项目活动进行初步了解,当学生学习并掌握相关技能之后,再由教师进行统一讲解,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向教师反馈一些自身在观看过程中所总结的一系列问题,而教师则针对问题进行详细解释。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于体育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流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形成了有效的翻转课堂结构,可以利用竞技体育比赛相关的视频资料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充分实现课赛融合,发挥出比赛教学法的优势和作用。
综上所述,高职体育教学积极开展比赛教学法应当注重体育教学项目活动的趣味性,提高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性,正确认识并理解比赛教学的目标,正确看待并遵循比赛规则,以竞技体育作为补充教学资源。
(作者单位:南充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