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静
我国一直十分重视教育,而小学则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很多教学方式萌芽并逐渐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够真正的结合教学理念并且科学有效的提高小学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本文将根据小学数学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和实际应用,探索学习模式并提出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和建议。
在小学阶段的课程体系当中,小学数学是比较重要的科目,具有着独特的特点,并且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影响,不同地区采用的教学方式也有所不同。单从教学的最终目标和实质内容来看,不管是游戏教学还是本文所提的小组合作学习,都能体现出团队协作集体智慧。有关教研组研究出了新的教学方式,新兴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数学当中具有很高的研究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1.1小学数学的特点
在选择教学模式的时候,要符合课程特点和学生们的认知程度,对学生的培养还要有一定的帮助。在小学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变得更加直观主动、生动形象,因此,数学这一学科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容易理解,但是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就会有一定的难度;除此之外,小学阶段的感情方面仍处于初始阶段,学生们的学习态度、热情、兴趣等都会受到周围各种因素的影响。
1.2小学数学课标的要求
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时期,教学的内容和效果一定要满足教育部门对小学新课标的要求,其中提出的小学数学学科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学生发展为主要教学目标,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信念等,让小学生能够以数学的理论知识铺垫更好的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很好的满足新课标的要求,现如今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实不论是哪个阶段,主体都是学生,而老师起辅助作用,帮助学生们进行思维的开发和创新,给予学生们正确的引导,提高学生们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们的研究及创新能力。
1.3小组组成与选拔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三观,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所以在教师授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解的时候,一定要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够真正的获取理论知识。如果不能保证学生们对知识和理论的融会贯通,即使教师准备的教案多么优秀都是没用的,因此必须要找到最合适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平时成绩、考试成绩或课堂表现等进行分组,确保组内成员水平持平。小组内组长是比较重要的角色,也是能够很好的辅助老师的小助手,所以教师在选择组长的时候要根据每一位同学的情况进行考虑并选择适合的组长,发挥其领导和模范作用。数学的学习过程是比较长的,因此需要老师和学习组长保持默契,必要时由组长带领其他学生开展活动。教师要经常组织活动交流,掌握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不足之處,从而适当的调整数学的学习计划,使授课的内容更好的被学生们接受、转化成自己的知识。
通过调查后发现,很多学校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但是也有一些教师反应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实这么多的教学方式中,小组合作学习也许不是最好的教学形式,但是只要稍加完善,就一定会变得更好。教师根据学校和小学生的实情,选取最适合的教学模式,应用的时候要有一定的创新,提高学习效率。
出现的问题当中,比较严重的是组内成员独立完成任务占大多数,教师在分配任务的时候,有的同学只进行一部分任务甚至是逃避任务,这就出现了一些人需要完成更多的工作;还有一点是小组组长没有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所以,教师应该找到问题并且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保证小组内的成员都有事可做,根据学生的个人学习和其他方面的能力,进行任务的分配和调整。
当然,在教学模式的积极探索过程当中,小组合作学习有问题也会有惊喜,如果教师能够很好的把握教学方向,不断地进行研究和创新,使其更加完善,就能够去等更好的成果和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兴的教育模式,身为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并熟悉掌握该模式,对一些有关的要求和理论知识要有更多的理解,在此基础之上掌握该模式所需要的学习技能。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考虑到学生们的实情,确定并实施符合教育水平的方案,其中最先完成的工作是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之后再进行分组。最后是对小组要有明确的奖惩制度,这种方式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鼓励,同时还能能激发学生们对学习的上进心。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们进行辅助,使个体和集体的力量更大的发挥出来,让学生们热爱学习、学会学习。
另外一点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奖惩机制,不论是哪个阶段的学生,都希望获得教师的赞赏和表扬,因为这是一种荣誉的象征。经常被教师表扬的学生会充满信心,对学习的热爱度也会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心理进行教学任务的开展。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表扬,比如课堂表现、考试成绩和课后作业等。教师可以开展小组评比,比如每周一小比,每月一大比,选择优秀的小组作为榜样,并将评比结果展示在班级的专栏上,鼓励每一组和每一位同学学习数学知识。
我们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案例,首先教师应该做的就是让学生们熟悉该学习模式的流程和标准,为接下来学习任务顺利开展打下基础;接下来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和知识要点、难点:掌握加减法和乘法运算综合运用,进而解决平时遇到的问题。由于小学阶段,学生们对陌生的事物接受较慢,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实际采用情景导入学习。比如,某同学去购买A文具需要3元,购买B文具的价格是A文具价格2倍,那么这时该同学购买两个A文具一个B文具需要多少钱?这就表明加入情景教学会让学生们更有效的解决问题,老师在引导后应要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计算过程和结果的展示。
4.1任务布置
在学生们进入学习状态的时候,教师要利用现代化的新媒体进行图文、音视频等方式对学生们进行课堂学习内容的展示,包括A、B文具的图片以及A文具的价格标签,每一组的任务都是相同的,但组内成员要明确分工,保证顺利完成任务。
4.2提出问题
教师将任务布置下去之后,要充分发挥引导和辅助作用,在学生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提出有关的思考。比如A文具价格是多少?B文具和A文具比哪个贵?两种文具的价格总和是多少?学生们通过这些问题能够明确教学任务并解决问题。
4.3教学指导
教师在学生完成计算后要进行归纳和总结,对学生们的分工协作进行一定的指导,并且在学生进行讨论过程当中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决方向,让学生们更快的解出题目。
4.4总结评价
这一点对教学来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能够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是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除了教师进行评价之外,还可以采取小组互评、成员自评的方式,获得的结果更加科学全面。
4.5课后练习
好的课后练习能够巩固课堂学习的内容,算是自主学习的一部分,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应该适当的布置一些课后作业,所布置的内容要与课堂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联系,而且难度和水平要高于课堂,这样能够提升学生们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们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作业,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的巩固知识,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其实小组合作学习对目前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培养活跃的思维,还能够提升学习意志力、信念、自信心。总的来说,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值得被推广,为教育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玉泉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