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分析及研究

2019-11-11 02:44郑文宏
知识文库 2019年22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研究

郑文宏

本文从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价值、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等方面,多层次阐述了这一课题研究的详细内容。

1 问题的提出

1.1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西方的文化逐渐冲击着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对小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弱。当前,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局限、教学方式单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流于形式,不能深入,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慢慢无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得以传承、发展和创新,如何有效发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不至于面临被湮没、扭曲的命运,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1.2选题意义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然而,我国小学教育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紧缺、内容有限,教学方式比較单一,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导致教育教学的感染力不强,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彰显。为此,全面分析我市小学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而探讨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推进我市在新形势下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2 研究概况

2.1核心概念的界定

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2.2研究价值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做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培养小学生做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

2.3研究目标

1)探讨出适合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2)调查了解我市各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途径、方式和手段,深入分析,全面掌握现状。

3)探讨我市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4)研究提出我市小学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解决策略。

2.4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是结合在全市小学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立足我市教育教学实际,从学校生源、硬件、师资、家长的文化素养水平、校本课程资源、传统文化与课程教学的融合、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等角度出发,深入调查分析我市小学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广泛研究论证,探讨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3 研究思路、方法和实施步骤

3.1研究思路

研究首先是到我市各小学实地调查问卷、实地调研访谈、实地查阅资料,了解当前我市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并横向和纵向分析对比;其次是在深入分析现状的基础上,与广大师生交流探讨,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第三,通过广泛的梳理总结,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成功的个案,把存在的客观实际提炼为精炼的理论,提出可行的对策;第四,将这些对策应用于实际教育教学中,测试成效,不断完善,最终探索实践出符合我市教育实际的实践策略和有效途径。

3.2研究方法

以经验总结法为主,辅之以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定性分析法、调查法。

4 实践与成果

4.1实施步骤

1)起始启动阶段(2018年8月前)。接全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的契机,协调各学校推荐骨干力量,组成课题小组。动员部署,营造氛围,统一思想,制定实施方案并论证。

2)检索学习阶段(2018年9月-2018年12月)检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资料,组织课题组成员多形式、多角度探讨交流,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强化学习,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夯实理论基础。

3)调查研究阶段(2019年1月-2019年8月)。结合在全市小学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深入10所小学实地广泛调查研究、访谈交流,召开座谈会,收集交流意见,收集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了解现状,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探讨对策。

4)实践完善阶段(2019年9月-2020年1月)。将探讨出的对策,结合学校实际,分类进行实践,不断完善。

5)整理总结阶段(2020年2月-2020年5月)。对过程性资料和论文精心整理,收编成册。再次梳理调查研究的数据和结果,撰写调查分析报告和课题总结报告。

4.2预期的成果

适用于小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教育价值研析的资料集、《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的报告、案例和论文集、《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的结题报告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3577。

(作者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教育局)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研究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