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逢宽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295-01
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既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更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了加强学校及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建设,根据当前学校实际,提出以下行动策略。
1.加强引领。
一是学校可以聘请专家到学校开设课程理论与实践问题培训,让教师接触较为系统的课程领导力建设相关理论及案例。二是学校也可以选派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外出参加课程领导力建设学习考察,提高他们对课程认识的能力、课程建设的能力,学会从理论上去把控学校课程的设计、执行与评估,为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起到引领作用。三是问计于专家,“规划”请专家把脉,“路径”请专家支招,高起点、大视野启动和推进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
2.对话共生。
学校的课程理念从何而来?学校的课程执行策略从何而来?学校的课程愿景是什么样子?学校的课程评估如何进行?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学校营建一种课程建设方面的对话机制,让全体教师都参与到学校的课程理解、认识、规划、实施和评估中来。有了这样的机制,学校中每一个成员的课程领导力就会在这种对话中生成起来。
为了达到通过对话共生课程领导力,学校可以在校内组织多场论坛活动以及文件、案例的学后讨论交流活动,校本课程设置方案征集活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大赛。通过活动、对话、整合,形成一个大家认可的课程设计、执行和评估的体系。要通过这样的对话形式使每一位教师都能获取发展和成长的养分,让每一位教师的课程领导能力得到积淀和提高。
3.实践培育。
对于课程领导力建设工作,学校应遵循“从小到大”、“由易到难”的原则,先对一些难度不大的單项课程进行改革实验,在实验中培育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在此基础上才会跟进下一步相关工作。学校要对课辅活动课进行改革,时间安排上要从固定集中改为分散加固定,项目设置由学校专设(书法、剪纸等)改为专设与学生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学校提供活动菜单,学生选择参与),拓宽课程范围,让参与的老师拟制选修课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以及评估措施。我认为可以用这种实践培训的办法来培育教师课程领导力。
4.文化浸润。
课程领导力,从表面上看,是一个课程领导的问题,而深层次来思考,更是一个文化问题。学校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课程领导,继而就有什么样的领导能力。学校成员有什么样的文化素养,学校就有什么层次的课程文化,也就有什么水平的课程领导力。在建设学校课程领导力时,我们一定要同时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文化素养。学校可以开展有奖征集校风、校训活动,全员参与,提炼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我们认为还可以开展一些教师读书活动,积极组织教师文娱体育活动,以此增强学校的文化底蕴。
5.执行提升。
美国通用电器在其财务年报里骄傲地宣称,公司一旦确定一个策略,便可以在两个月内执行到位。这就是企业良好运作能力的体现。学校的课程领导也是如此,领导者必须具备统筹组织能力,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执行力,这个执行不只是机械的执行指令,这个执行力应包括计划、协调、筹措、掌控等方面的能力。在课程领导力建设中要了解成败的关键,要知道如何筹措资源,要知道如何说服其它人员的配合,要知道如何审时度势、统筹协调。这种课程的执行力也只有在执行中来培育来提升。因此,我们要让每一个课程执行者“知易行难”,在执行中思考,在执行中调整,有意识地在执行中发展自我的课程领导力。
6.制度保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但遇到的问题也会更加纷繁复杂。如何加强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还必须运用制度来加以保障,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学校要注重加强制度建设,要对多个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针对操作性不强的、过时的一些制度学校应废止实施,针对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补充一些新的制度条款。要充分发挥学校制度体系在课程领导力建设方面的导向作用,营造课程领导力建设的良好氛围。
7.统筹组织。
学校课程领导力也是一种团队的能力,需要发挥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作用,团队成员要通学校课程管理部门的统筹协调,课程领导力建设的系统工程才能有序运转和通畅运转,为此学校要专门设立课程领导力建设领导机构,专施领导、安排、组织、实施、检查、督促、考评等工作。
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已是学校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和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不二选择,同时,也是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和培育学校特色的主要路径。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努力探索、不断实践来提升课程领导力,助推学校办学跃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