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传统的音乐活动教学中,教师采取的往往是知识讲解+音乐欣赏的模式,这种模式效率高,且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幼儿节奏感方面的培养近乎为零。作为音乐教育中最为基础的一环,音乐节奏感在幼儿园美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从目前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现状弊端出发,阐述主题情景式音乐活动对于幼儿节奏感发展的重要性,为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发展提供了一条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音乐教育;主题情景式;幼儿节奏感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275-01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革新,无论是政府还是家长都对幼儿园教育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提高幼儿教育水平也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就幼儿发展阶段而言,政府依旧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家长也同样重视幼儿的思考、动手、知识接受与输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但二者共同认识到的就是幼儿作为尚未成熟的个体,需要在幼儿园教育中进行初步的社会化教育,而“美育”则是向幼儿输出社会文化,进行社会化改造教育的最良好的方式。在“美育”中,幼儿将会逐渐塑造性格、个性、爱好和文化熏陶,成为一个能够接受社会知识教育的独立个体。而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最为广泛和易于推广实行的美育教育形式,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是目前社会虽然十分重视幼儿教育,但对于音乐教育的形式却依旧停留在最原始的阶段,缺乏创新创意,幼儿在音乐方面的天赋也就很难得到开发。所以,在教育全面改革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已经开始认识到音乐教育方面的缺失,并开始进行自我内省和改革。
一、传统幼儿音乐教育的弊端
目前幼儿音乐教育已经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常以游戏活动和课堂教学的形式展现,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由于过于形式化和课堂化,已经渐渐出现了颓势。
1.教育的内涵渐渐模糊。
由于音乐出现的形式往往都是以游戏化形式出现的,教师和幼儿都已经对此产生了思维定势,认为音乐课就是游戏课,或者音乐就是玩游戏等,对音乐的教育作用也渐渐忽视。这就进一步的导致了教师在设计音乐课教案的时候也往往按照游戏教案去设计的,而游戏教案的基础又导致了音乐课游戏氛围的增加,二者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音乐教育的内涵渐渐被模糊。
2.教学方式单一。
除了上述提到的出现形式单一之外,其教学方式的单一也已经成了幼儿音乐教育的弊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幼儿园中教师的地位较高,幼儿几乎唯老师是从,这就导致了二者的互动较少,难以将教学深入进行,尤其是在游戏教学时,教师的高地位压制了游戏的有趣性,导致了大部分寓教于乐的游戏无法进行,只能选择寥寥几种教师参与较少的游戏形式。
3.教师的主体性过强。
受教师在幼儿教育中所占的主体地位影响,幼儿无法参与到音乐教学教案中的制定中来,这就导致了教师只能从自身的主观意识出发去设计相关教案,而教师又受到年龄、思维和社会等因素影响,无法从幼儿角度出发,在游戏有趣性和音乐对幼儿的吸引力方面无法达到最佳效果。
以上便是目前幼儿园音乐教育存在的部分弊端,如何解决?课堂知识讲解+音乐鉴赏的模式不失为一种方法,但是对于幼儿音乐教育而言又不够全面,所以主题情景式音乐活动教学应运而生。
主题情景式音乐活动教学主要从设立主题情景出发,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让幼儿与音乐的节奏产生共鸣,引发幼儿的兴趣,从而激发幼儿对于音乐的喜爱,也就增加了幼儿对于音乐教育的接受效率。
二、主题情景式音乐活动教学发展幼儿节奏感的作用
幼儿作为注意力极难长时间集中的群体,在教学时需要适当的方法去引导,使得幼儿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才能够发挥幼儿优秀的学习能力的优势。
1.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幼儿此时正处于前习俗水平,对于教师家长等权威具有绝对服从性。此时,如果由教师带领幼儿在主题情景式的音乐环境中进行探索,那么幼儿的注意力会在“内(服从权威)+外(主题情景)”双因素调动下高度集中,此时幼儿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学习效率也是最高的。而在长期不同的主题情景式教学下,幼儿受到了正刺激,自然而言便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时也便事半功倍多了。
2.提高幼儿身体协调性,加强了幼儿身体锻炼。
主题情景式音乐活动教学对于幼儿节奏感的培养极为重要,效果也十分明显。幼儿的感知能力和感性认识是十分丰富的,最直观的体现便是对于音乐节奏的把握和感知明顯超过未经受训练的成年人。而增强幼儿节奏感的方式有多种,但是舞蹈、做操等方式无疑是最常用也是最好用的方法。幼儿在肢体动作与音乐节奏间寻找平衡,不断重复纠正肢体动作,寻找音乐节奏,既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又使得幼儿的身体得到了锻炼。而且,据研究表明,聆听音乐,学习舞蹈做操有利于幼儿的大脑发育,使得大脑对身体的控制更进一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四肢协调。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幼儿精力充沛,长期的课堂教学会使得幼儿精力无法发泄,常常会导致一些问题出现,比如言行突然暴躁,晚上睡不着觉等,但是如果每天都能够进行一次舞蹈或者做操式的主题情景式音乐课,帮助幼儿在舞蹈中消耗多余的精力,也能够避免许多幼儿问题的出现。
3.培养幼儿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以上文为例,当幼儿经过大量运动的消耗,那么晚上必定早睡,早上也必定早起,根据“21天习惯养成法”的定义,坚持21天之后,幼儿也便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在性格方面,此时的幼儿正处于性格塑造期,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去引导幼儿养成健康的性格。所以,在确立主题情景时,如果采用音乐剧的方式去进行音乐课教学,孩子们在歌唱中演绎各种场景,通过歌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兴趣,在舞台上经历各种生活中的情景,受到各种正能量的感染,幼儿的健康的性格便慢慢被引导塑造了。
4.激发幼儿音乐细胞,培养高洁的爱好与兴趣。
音乐作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形式,是每个人都会直接或间接接触到的,第一次接触的音乐类型在潜移默化中便影响了幼儿以后的音乐选择和兴趣养成。而主题情景化音乐教学在培养幼儿节奏感的同时,也在培养幼儿的运动、欣赏音乐、热爱生活等方面的能力,在这些正能量的方式引导下,幼儿的音乐天赋会被一定程度的激发,对于音乐的热爱也将伴随幼儿相当长的时间,帮助幼儿养成高洁的爱好,避开了许多负能量的影响,最终成为一个端正的人。
结语
在幼儿的音乐教育中,幼儿本身才是主体,作为教师应当从主体本身出发,通过主题情景等方式引发幼儿兴趣,在幼儿感兴趣的前提下进行幼儿的音乐教育。
作者简介:韩月(1993.10-),女,籍贯,吉林长春,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