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政策执行有效性因素探究

2019-11-11 12:18相佳杨
卷宗 2019年29期
关键词:政策执行垃圾分类

相佳杨

摘 要:垃圾分类政策由上海开始正式在我国实行,政策在实行过程中虽初有成效,但是也逐渐暴露出问题和难点,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垃圾填埋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状况的治理刻不容缓,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有三: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本身、政策以外的因素。垃圾治理除了要注重前后端的一体化模式,还要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完善垃圾分类政策在具体实施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关键词:垃圾分类 政策执行 目标团体

上海市于2019年7月1日开始正式执行垃圾分类政策,要求干湿分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尽管有前期的政策宣传和准备,在实际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问题。上海市作为政策试点城市,给其它城市开启了垃圾分类时代的先河,同时在试点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将会在将来的政策中得到不断的优化和修正。

1 影响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问题和难点

上海市垃圾分类政策执行至今已卓有成效,但是仍旧暴露了很多问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垃圾站工作人员态度差、市民垃圾分类意识薄弱等。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大致有三个方面,政策问题的特点(目标团体等)、政策本身的问题以及政策以外的因素。结合以上因素,将影响上海市执行垃圾分类政策的因素归结为以下几点:

1.1 目标团体基数大,居民環保意识不强

目标团体影响着政策执行的难度,目标团体人数越多,政策越难以推行。垃圾分类影响的是整个城市、国家的政策,其执行难度可想而知。垃圾分类刚刚开始,许多人一时还不了解,或者是了解垃圾分类,却没有认真去做。目标团体人数越多,行为就越是多样化,人口素质也无法保证,这对于垃圾分类来说就增加了一定难度。

1.2 “撤桶定点”和“定时投放”设置不合理

上海市进行强制性垃圾分类,有两项举措在开始令市民们感到无所适从:“撤桶定点”和“定时投放”。上海市规定,将原来的垃圾桶撤掉,改为统一时间统一地点投放。相较以前的垃圾投放来说,的确会使人不适应,在网络上也出现了许多热点,比如“996”制工作的人们,都赶不上垃圾投放的时间。但是垃圾分类势在必行,垃圾的投放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实际利益,因此对于目标团体,首先,应当进行多层次的管理,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 、思想诱导手段等,去有效缓解居民的抗拒心理。其次,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重新设置或增加时间和地点投放垃圾,方便人们的生活。

1.3 管理垃圾人员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不到位

每个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出现矛盾时,管理人员应当有较好的素质和态度去处理和解决矛盾。垃圾管理人员是接触垃圾分类的一线人员,需要有较强的执行力和亲和力,当他们的态度差,管理差的时候,就又为垃圾分类的道路添加了阻碍。

1.4 垃圾车混装混运,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普通小区内,很多垃圾收集点只有一个垃圾桶或者几个同一颜色的垃圾桶,居民只好将干、湿垃圾都全部投入这一类桶中。紧邻的比较高档的小区,每幢居民大楼下面都放置了干、湿两个分类垃圾桶,还有垃圾清理工在社区不间断巡回收集垃圾。另外,在社区入口处也设置了可回收垃圾处理箱。在这样分类设施比较齐备的社区,有更多的居民自觉实行垃圾分类。再从垃圾车集中转运方式来看,有很多居民反映,尽管所在社区有些生活垃圾被分类投放在干、湿不同类别的桶中,但垃圾车来收集的时候,有些清理人员还是将不同类别桶中的垃圾混装到一起,这就使得居民前期进行分类的努力完全白费。也就是说,尽管这些市民有环保和垃圾分类意识,但对混装混运完全无能为力。由此可见,目前社区垃圾收集设施和运转方式存在的问题是社区生活垃圾分类难以推行的最主要原因。

1.5 政策环境及监督反馈问题

史密斯模型认为,环境因素,即与政策生存空间相关联的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历史环境等等,它是政策执行的路径依赖和影响因素。垃圾分类的外部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垃圾分类的成效。还有人们是否遵守了法律法规,工作人员是否按规定进行垃圾收捡,政策执行过程中有没有难以操作的问题,都是需要去监管和反馈的。所以在具体执行上,还需要灵活变通的原则,逐步进行宣传和完善,灵活修正,做到有的放矢。

2 促进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有效手段

早在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就已经进行了垃圾分类,并且在其治理上卓有成效。韩国的小区会设定固定时间回收垃圾,在日本的街头,人们会将产生的垃圾装进塑料袋,然后放在自己的包里带回家再进行处理。而我们国家的垃圾分类刚刚开始,道路还很漫长,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使之逐渐成为一种习惯,从每个个体去保护环境,治理垃圾问题。

2.1 将垃圾分类纳入法制化进程

去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全民参与,上海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办好。”垃圾分类首先在上海正式执行,其后会扩展到全国。想要走的长久,就需要法律的保障和支持,让人们知法守法,主动进行垃圾分类。

2.2 注重政策宣传

垃圾分类是为了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减少垃圾焚烧填埋后带来的不良影响。无论是前期的宣传,还是执行之后的鼓励和宣扬,都是促进人们进行垃圾分类的有效手段。只有目标团体理解了政策的意义,才能更好的去执行它。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新闻媒体等进行政策宣传,促进垃圾分类的治理工作。在上海,由于垃圾分类非常严格,出现了一种新的职业:垃圾分拣员。有关政府或居委会、街道办会聘请原来捡垃圾的人们,给他们一定的薪水去帮助人们进行垃圾分类的工作。这样既方便了居民,让他们有了指导,又让原来只依靠收垃圾、捡垃圾的人们有了一份保障生活的工作,一举两得。同时,对于这些垃圾分拣员的培训,又可以起到宣传政策的作用。

2.3 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猜你喜欢
政策执行垃圾分类
教育政策执行视角下“双一流”建设实施的思考
小学校本课程《垃圾分类》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的做法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公共政策工具的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