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个性成熟度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2019-11-11 12:18郭龙飞
卷宗 2019年29期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大学生

摘 要:探究大学生个性成熟度的现状,以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之间的关系。选取247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个性成熟度测试与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进行施测。结果:1、在个性成熟度测试的结果上显示男性得分要高于女性,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性成熟度与教养方式中父情感温暖理解(p<0.01)和母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父惩罚严厉(p<0.01),父过分干涉(p<0.05),父拒绝否认(p<0.01),父过度保护(p<0.05),母拒绝否认(p<0.01),母严厉惩罚(p<0.01)等呈显著负相关。结论:1、大学生个性成熟度在男女性别上存在差异。2、大学生个性成熟度和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八个维度存在相关。

关键词:大学生;个性成熟度;父母教养方式

大学生的个性成熟度是衡量其个性成熟状况的指标,个性成熟度是指个体在面临问题的状况下,能够用很恰当的方式来处理问题,由此表现出的承担风险的能力和成熟的价值观[1]。同时张莉研究提出,成熟的个性是成熟心理的结构方面之一,因此研究大学生的个性成熟状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其心理的成熟状况[2]。已有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个性成熟状况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与归因方式中学业成就领域也存在显著的相关[1][3]。并且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等都与大学生个性成熟状况存在一定的联系[4-5]。而父母的教养方式在我们的成长环境和文化背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影响重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在校大学生247位,总共发出247份测验问卷,回收的可用问卷数224,回收率91%。包含男性被试54名,女生被试170名。

1.2 研究工具

采用个性成熟度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1.3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及SPSS22.0对已整理数据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

2 结果

2.1 大學生个性成熟度的人口学资料分析

对224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的个性成熟度测试得分为6至164之间,平均得分为89.52±30.41。结果显示9%的大学生个性不够成熟,52%的大学生个性属于一般成熟,37%的大学生个性属于成熟,只有2%的大学生个性很成熟。

个性成熟度在性别、生源地、年级、学科中的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个性成熟度仅在男女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男生较于女生个性更为成熟,而在生源地、年级、学科的分析中没有显著差异,见表1。

2.2 大学生个性成熟度和父母教养方式中各维度的相关检验

个性成熟度与教养方式的十一个维度进行相关检验的结果显示,个性成熟度与教养方式中的维度一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p<0.01)和维度七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维度二父亲惩罚严厉(p<0.01),维度三父亲过分干涉(p<0.05),维度五父亲拒绝否认(p<0.01),维度六父亲过度保护(p<0.05),维度九母亲拒绝否认(p<0.01),维度十母亲惩罚严厉(p<0.01)呈显著负相关,表明了父母教养方式的很多方面都与个性成熟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见表2。

3 结论

3.1 大学生个性成熟度现状

大学生个性成熟度的平均得分是89.52,并且最低分6分,最高分164分跨度较大,从整体上看大学生个性成熟状况属于一般成熟,89%的人都集中在一般成熟和成熟的行列,而很成熟的人较少只占到了2%,所以大学生的个性成熟度依然有发展的空间。考虑到大学生尚未完全步入社会,人生的经历和经验不足,可能是大学生个性不够成熟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性别的差异分析当中,发现男生比女生的个性表现的更加成熟,这和马方圆及董亚莉等研究结果相一致[3][5]。一方面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男性的角色相较于女性而言往往承担的责任与期待要更多一些。另一方面男生在生理上较女生也更加强壮,这也会有助于男生的个性的发展和成熟。

此外农村和城镇学生的个性成熟度通过检验没有表现出差异,与蔡颖等研究结果不一致[1]。可能因为现今农村地区经济和基础设施在发展和建设上与城镇相比差距变的越来越小,导致农村学生和城镇学生在成长各方面的经历上也相仿。在年级与所学科目的方差分析中没有表现出个性成熟度的显著差异,说明年龄的大小与所学专业的不同对个体个性的成熟并不会产生作用。

3.2 大学生个性成熟度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

个性成熟度与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如果被试在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这两个纬度上的评分高,则其个性表现出成熟;如果被试在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等纬度上评分高,则其个性会表现出不成熟;如果被试在母亲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等纬度上评分高,则其个性同样会表现出不成熟。

个体个性的成熟是一直伴随着父母的教养而逐渐完成的,这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作为对子女成长发育影响作用最大的父母来说,他们的言行,生活态度,教育方式等,都会深刻的影响到子女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和心理的成熟程度。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如果想让子女的个性在未来能够有更好的发展,采取适合的教养方式,将有助于子女个性的成熟。

参考文献

[1]蔡颖,陶言强,周相宜.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个性成熟度的关系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2016,37:182-185.

[2]张莉.论心理成熟及其与教育的关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7(1):146-149.

[3]马方圆,段晓琛,王晓英.大学生个性成熟度与归因方式的相关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11):1397-1398.

[4]庄文敏,陈韶峰,梁映雄.医药大学网络成瘾与个性成熟程度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0):164-164.

[5]董亚莉,张茜,朱琳.复试研究生心理健康与个性成熟度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4(6):231-233.

作者简介

郭龙飞(1993-),男,汉族,河北省曲周县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应用心理专业硕士。

猜你喜欢
父母教养方式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人际信任的中介效应
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问题行为:自我表露的中介效应
学前儿童社会化不足的家庭环境影响因素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