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逻辑生成、面临挑战及创新构筑

2019-11-11 12:18李婉
卷宗 2019年29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新媒体教学改革

摘 要:当下的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网络虚拟场景与实体校园空间相互碰撞,使得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进程的“最大变量”。从新媒体视域出发,立足于课程思政教学的表现形态和内核机理,融合管理学、社会学及政治学的相关理论点,在“现代组织”、“差序格局”和“时政参与”面向解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逻辑生成。为促进“马克思+新媒体+”的观念、态度及行为实际价值化,课程思政教学的创新构筑可源于治理规则的动态化、阶层循环的监管度和育人课堂的支撑点的打造,从而依靠新媒体的技术发展,进一步迸发思政课程的生命力。

关键词:新媒体;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规划一般项目结题“新媒体视域下思政育人的路径及创新实现”(项目编号:WLWH18-6)。

互联网技术的强势渗透,影响“虚拟真相”时代的各个场域。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媒介平台与传统课堂教学的融合生成一种“举旗引导”的文化自信。年轻网民“永不下线”的属性成为新媒体的重要用户集群,因而思政课堂的“互联网+”教育模式成为高校范围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青年学生政治化的重要阵地[1]”。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而提出“课程思政”概念。

1 新媒体视域下课程思政缘起

所谓网络课程思政,即通过互联网“超越时间、空间”特性,搭建思政课程教育的传播体系。以构建全员、全程及全课程格局的形式开展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为载体,以课堂为工具,将新媒体下“以德树人”意识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媒介化”指导、学习内容开展“媒介化”调整、学习过程融入“媒介化”分享,从而根植“互联网+”的思政课程教学进度,实现现代化育人功效。

2004年,中央出台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开始注重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2010年,地方政府开始改革试点,聚焦德育课程建设体系,2014年起,德育被纳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项目,逐步探寻从思政课程至课程思政的转变。

当下,媒介所建构的传播生态融合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形成更为综合的学科素养体系,从而在社会系统中使得课程思政教育更为复杂化。“分门别派”和“一家独大”的专业信息垄断已成为过往,基于此,网络课程思政有了探寻的意义和建构的逻辑。

2 网络课程思政的逻辑生成

从新媒体视域探寻网络课程思政,背后是媒介话语设置、意识形态传播及多学科素养融合。笔者认为,课程思政教学的生成逻辑可基于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及社会学等专业知识的交叉运用。

1)“现代组织”框架搭建。基于管理学的“现代组织理论”,将领导者和行动者分派各位,成为各司其职的意见和行为主体。基于网络属性,传统意义上的组织实体框架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只见组织不见人[2]”的虚拟镜像。这实际上基于“以人为本”理念,是对人性自由话语的解放,亦是对传统“组织”框架的修补和完善。课程思政中,信息的流动性和舆论的广泛性使得青年在接受学校引导的同时,也在接受社会思潮的影响,因此形成“政府信息流向学校”和“社会信息流向学生个体”的双向传播框架。在该框架结构内,学生群体被置于多维度的组织体系中,受到主流媒体、传统组织、兴趣部落、内群集合甚至小众平台的全方位多层次信息渗透。

2)“差序格局”链接生成。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圈子文化”正基于新媒体的演变逐渐丰富其内涵,褪去广义人际传播的外衣,圈子文化更多体现在移动终端超越时空的意义交流。具有高度相似意见方、知识度和表现力的群体自然而然地“走在一起”,社会学中的“差序格局”逐渐形成。基于此,在“互联网+”意识下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学生之间人际传播微链接在“现代组织”的宏观进程中形成中观层面的相应壁垒,教师与学生特有的内群属性形成多种“教学部落”,从而由部落链接生成具备“差序格局”的现代圈子文化。

3)“时政参与”点缀填充。基于此,政治学认为,培养学生的时政参与感,用严谨眼观审视分析媒介事件,在新媒体构建的生态环境中获取理论力量,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政治认同感。另一方面,学生在自由言论,获取自己的权利实质,是政府和学校教育背书。学生参与选举、举办红色教育活动亦或是接受课程思政网络教育,均属民粹主义与主流导向的观念博弈。如何引领学生平衡社交依赖和现实社交,倒逼思政教育者给予学生的“时政参与度”,帮助学生走出“理性社交工具”的虚拟霸权环境,从而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

3 课程思政教学的创新构筑

伴随web2.0和互聯网+的介入与融合,互联机制的育人与监管,媒介意识的引导与自律,网络课程思政内核和外在机理均已在理念层面获得转型升级。“育人模式从‘家长说教向‘自我教育转变[3]”,更加注重网络、高校及社会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引导及影响。为实现网络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的创新构筑,可从体系的治理、阶层的监管和媒介的支撑三个维度着手,建立起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全方位、全程育人体系。

1)制定社会动态治理体系,引领主流价值。当下,我国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被提上重要日程,“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了青年。”被誉为思政教学的重要战略指导目标。2017年6月,“互联网+”高校网络思政育人论坛在上海召开。课程思政正在从“‘信息流走向‘工作流的过程中,与‘数据流的目标[4]”出现“最后一公里”断链。为确保课程思政体系能不断跟进完善,可借用亨廷顿提出的社会政治稳定公式“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动乱[5]”进行演化,转变为“社会参与/社会制度化=社会动乱。”搭建动态化的社会治理体系,紧跟“互联网+”与社会多领域,高校多学科,学生多个性的糅合,能够形成分母的最大变量,从而最大化降低社会动乱,最终全方位、多角度的引领主流价值导向。

2)激活阶层良性循环监管,增强话语流动。在课程思政教学的机制建设中,学生捕获信息的主动权增大,话语权增强。传统意义上的“圈层化”信息传递路径已被阻碍。在“政府机构-高校集群-民众个体”三阶层良性循环的互动节点中,信息来源及传播面向的扁平化为育人的路径搭建提供了“多条流量”渠道。政府机构的全局监督与管控,结合高校集群的赋权与自律,民众个体形成的传播内核则联结政府与高校,促使三者将监管的把控度达到“过”与“不及”之间的平衡。政府的发展与规划可直接传播至学生个体,形成机动的“自上而下”的信息反馈模式。另一方面,学生自主话语赋权意识增强,参与政治、经济及文化等领域的话语治理模式逐渐形成“由下而上”的直通形态。

3)发觉育人课堂媒介支撑,提升素养培育。课程思政教学的微观落脚点始终集结于课堂教学,但由于“互联网+”与多学科的融合特性,思政课堂呈现出信息传递的多元化趋势。慕课、网易TED公开课、智慧树等网络教学平台完全采用线上教学方式,帮助学生随时、随地、随兴趣进行学习。然而,目前的高校教学大多仍采用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因而,发掘课程思政的媒介支撑,将媒介、教师及家长的“自我教育”融合进意见的表达和传输,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言传身教”,提升知识传播者和受传者双方的媒介素养及知识获取能力,帮助学生将知识点入脑、入心。

参考文献

[1]曾凡锋,何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5月.

[2]王维,张越.微信作为思政新媒体平台的生成机制及赋权价值[J].高教探索,2018年第2期.

[3]朱敏.曹杰.基于“互联网+”新媒体育人创新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7年13/14

[4]“互联网+”高校网络思政育人论坛在上海交大举行[J].中国高等教育,2017.13/14.P80

[5]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作者简介

李婉,西华大学辅导员,硕士研究生,新闻与传播专业,初级。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新媒体教学改革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