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万春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以往单一落后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必须要进行改变,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在教学中融入更多趣味元素,才能引导学生充满兴趣的参与学习,确保最终的教学质量。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巧妙设计导入,注重开展课堂互动活动,加强民主教学,还要组织丰富的课内外活动,这都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强化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学 趣味性
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工作重心较小学已经有所转变,学生已经逐渐排除了字词的障碍,开始关注到语文学习本身。在另一个方面,初中学生正处于精力充沛、情感丰富,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阶段。在初中阶段采取趣味教学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语文学习兴趣, 打破传统灌输式语文教学方式,将更多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近年来,教育界对初中语文趣味教学的研究屡见不鲜,本文旨在通过对趣味教学的意义进行简单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对常见的几种趣味教学方式进行讨论。
一、趣味提问教学法
趣味提问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一些有趣的问题,吸引学生进行讨论,逐渐引导学生进入语文学习情境。在趣味教学法中,教师首先要保证设问的有趣性,其次是要保证设问的有针对性。问题的提出不可无的放矢,否则就变成了哗众取宠。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所教内容进行问题的设定,提问的内容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否则不能引起学生兴趣。我在讲授《童趣》时,先问学生有没有抓过蚊子,抓住后会怎么样处理,有没有什么搞怪的手段等。通过学生丰富的回答,打开学生的思维,进而展开教学,带领学生进入到《童趣》中“我”的童年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课的学习中,笔者希望通过趣味的教学法,不仅仅完成教学目标,更要帮助学生建立除了手机、电脑、电视以外的世界的美妙。
二、语文教学缺乏相关的课外活动
对于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心和动力的初中生来说,学校开展的课外实践活动无疑是他们最渴望的。但是,由于在强大的应试教育的要求下,学校和教师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上,所有的学校都在加班加点的给学生补习,严重担心他们的学习时间远远不够。自然的,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多,学校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时间就会与之减少,一些与应试教育无关的课外的阅读活动、朗诵比赛、歌唱比赛等活动就相应取消,学生的活力与情趣都被扼杀。这样的教学机构只能把学生牢牢地禁锢在语文的课堂学习中,严重压制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和提高。
三、改进应试教育下的教学评价体系
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改革应试教育下的考试方式就可以采取更加多元化的综合考核。通过一些综合的能力测评以及各方面能力的考核相结合,要求师生要共同参与其中,开展多种形式的考核。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以及考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只有通过这样的新型考核方式,教师才更有构建趣味性课堂的动力,学生也更有动力去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鼓励教育是建议教师多运用的,教师要照顾到每一名学生的自尊心,针对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提出更多有建设性的建议,同时还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观察学习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小进步也要适当地进行鼓励和表扬,用一些合适的方式来鼓励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语文的学习中。
四、初中语文教学对比引趣法
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与教师采取的最佳教法是分不开的。在语文教学中,笔者非常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力求让每堂课都有新鲜感,每节课都有诱惑力。例如:《春》和《济南的冬天》都是写景抒情散文。在讲朱自清《春》这篇文章时,主要采用“朗读体会法”。讲到“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钻”字用得好,先让学生省略钻朗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出来……”。后全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比较二者的效果,学生认为有这个“钻”字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朗读思考“钻”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让他们明白用这个字不仅把小草拟人化了,而是还透露出小草顽强鲜活的生命力。
五、开展实践活动和延伸课外阅读,促进兴趣发展
1. 开展實践活动。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兴趣,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展示学生的特长优势。事实上每一位学生都有其特长和优势,有的字写得清楚、工整,有的普通话讲得标准、流利,要让他们尽情发挥语文的点滴特长。
2. 延伸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对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时,我除了经常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勤奋好学的名人故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课外书之外,还每周为学生安排一节“读讲活动课”。活动课中,学生“读”自己在课外看到的文章,讲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
六、在教学中积极开展竞赛活动
争强好胜是初中生共有的心理特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适当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也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在周期性举办知识竞赛、作文竞赛、朗读比赛、书法比赛的基础上,由学生在班级后面的墙壁上设计了颇具特色的“青苹果园地”,园地中设立了习字、演讲、作文、周记、古诗,活动等栏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参与不同的栏目评比,每次各项各设若干名优秀奖,逐步积累,到期末时评选最终的优胜者,并适当给予精神与物质奖励。竞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也因此更为高涨。
趣味教学法作为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侧重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启发学生思维,对于学生成长起到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的就是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对生活进行再发现。
参考文献
[1] 武瑞馨.趣味性教学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1).
[2] 吴润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J].考试周刊,2015(Al).
[3] 田春萍.浅析如何“以趣促学”构建趣味初中语文教学课堂[J].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0(12).
[4] 胡坤章.浅析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J].魅力中国,20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