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一年之后,变轻的电子竞技

2019-11-11 15:49石翔
电子竞技 2019年16期
关键词:包袱硬核电子竞技

石翔

昨天,在办公室提起亚运会《英雄联盟》项目夺冠一周年,坐在不远处的新同事诧异的看着我,“这一周年有什么好纪念的?”

的确,有什么好纪念的呢,对于我们而言,艰辛都已经是过往。

前天,在《综艺报》组织的《全职高手》复盘会上,企鹅影视的韩志杰觉得当下年轻人身上是有这种“不念过往,不惧未来”精神的。十几个小时之后,在我们的编辑部里就得到了印证。对于,他们而言,那场比赛只是一场精彩而观看体验不太好的比赛。

如果大多的年轻人都能这么想,那么这些年无论是在亚运会事件上所有人的努力, 还是后续的一系列拓界尝试就是实实在在的收到了结果。电竞里少了很多沉重,甚至负累的东西,变轻松了。

这才是电子竞技本身应该有的东西。

从历史的角度回顾的话,中国电竞在起点上是幸运的,我们在2003年就获得了一定的支持,但那个时候家用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本身的发展不足以支持整个行业的起飞。

随后的日子里,很多人和事都陷入了沉寂,在最困难的时候一起走过来,所有这些前辈都值得尊敬。但是,可能也恰恰是因为这些困难的压力,让电竞在如今的环境里平添一些包袱。

为什么说是包袱,因为在中国,电竞和摇滚的区别在于表达者本身文化的承载力,这两项最初都是反工业、反流行的,但摇滚是用充分的自我表达来反抗,电竞是用虚拟世界的对抗来表达。

表达方式让摇滚拥有了极强的代表意义,而电竞逐渐下沉成了更有效的自我疏解。接下来的问题,就变成了摇滚在公共语境里越来越有力量的硬核,而电竞这二十年在文化力量上越走越弱。两者同样是硬核的,电竞却没有表达的能力,凭空受了不少气,有情绪也在情理之中。

单独个体的情绪,在新时代群体性的“不念过往,不惧未来”中逐渐消散的过程,正在发生。在亚运会的示范项目之后,原来背负了很多的电子竞技在变轻。

這就是如今一代人很重要的生活方式,没有歧视,没有不甘,更不应该有受迫害的妄想。如今的95后们,代表的正是这样的电竞,冰雪消融之后,轻松愉快的中国电子竞技。

也只有卸下了过去很多包袱的电子竞技,才能真正走出去,变成了有影响力的社区文化,亚文化,乃至流行文化。承载这些的必然不是沉重的硬核表达,而是“不念过往,不惧未来”的劲头儿。用这个来消解文化之间的壁垒,也用这个来唤起很多人心中参与的愿望。

去年亚运会结束之后,我有过一篇文章讲“坚冰已破”,认知的边界在这一年里真如春天的冰雪一样,消退的速度超乎所有人的想象。雪消失了,但并不能改变人们对冬天的印象。只有让大家了解到冬天的欢乐,才是真正影响力边界的扩宽。

我们期待的事情正在发生,也许一年之后,我们可以真的不必再提起雅加达,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电子竞技的魅力。

猜你喜欢
包袱硬核电子竞技
肌内效贴与电子竞技的应用实践及机制讨论
基于Cite Space的国外电子竞技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
人工智能在电子竞技领域的应用及未来展望
空包袱
硬核爷爷炼成记
“硬核”举措下的暖心举动
同学,请卸下你的偶像包袱
用“三个最严”彰显“硬核”担当
200年前的一个小“包袱”
陕西制造需要“硬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