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之浅见

2019-11-11 12:59于智莘李洁琼王文龙惠歌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1期
关键词:制药工程培养创新

于智莘 李洁琼 王文龙 惠歌

摘要:通过完善个性化教育、多指标考核标准、课堂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探索,进一步促进了教学改革的进行,培养了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和优化,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制药工程高素质人才提供保证。

关键词:制药工程;创新;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1-0069-02

制药工程作为工学学科专业,对学生创新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更需要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1]。因此,为提高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更好、更有效地培养制药工程类人才,我们从多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

一、完善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教育是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强调发挥每个人个体性教育,针对个性差异实现全面发展[2]。相较于传统教育的统一化、趋同化、无视个人差异、忽略个性发展的教育方式,个性化教育能使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学习制药工程专业课程的方式,以更易自我接受及理解课程内容的方法进行学习。个性化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人格更完整、知识更全面、能力更突出、身心更健康、阅历更丰富、独立创新能力更强的人才[3]。因此,将个性化教育运用到制药工程专业教学中意义重大[4]。例如,以往对于专业课程相关项目制作等都由教师确定方向题目,由学生根据拟定好的题目进行发挥;现在则是学生自主命题,针对自己所擅长或是有自己独到想法的项目进行自由发挥,不过多限制,这样学生才能更为主动地完成任务,同时也对自身能力进行提升和发展,更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又如在实验课授课过程中,不再是单一的实验内容,教师会将同类型但内容不同的几个实验方案同时发给学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感兴趣程度选择一个或多个进行实验,这样既可以使学生自主接受所学知识,又能够节约资源,一举两得。个性化教育是一种良性循环,学生体验到可选择性学习的乐趣后则会更为主动地接受知识。丰富理论知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石,不夯实基础,培养创新也无从谈起[5]。

二、多指标考核标准

大学学科考核标准无非出勤、期末考试等几项,更多的是对大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而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项较少,造成考评内容较为片面,评价结果不合理[6];过于关注对课堂教学活动结果的评价,忽视被评价者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进步和努力程度[7]。并且过于强调来自权威者的评价,尤其习惯于来自任课教师单一主体的评价,而尚未形成由教学管理者、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8]。这都对学生学习及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设立了多指标的考核标准,避免传统考核带来的局限性。例如,以小组合作任务、PPT汇报的形式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考核[9],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展示自己,发掘自身的亮点,培养自信心。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较多,传统实验课是教师讲,学生做,以实验报告形式给分,但教师对学生真实实验数据及水平并不知情,所以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能力。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学生有问题能够及时进行沟通,教师也能通过观察学生实验操作及所提问题判断学生的动手及思维能力,从而给予学生更为客观而准确的评价。在这种学习就有收获、越努力回报越丰富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有动力进行制药工程相关学科的学习,从各个方面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而拼搏奋斗,从侧面激发自身的创造力及创新能力。同时培养自己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不仅是在大学期间,对以后学生走上社会,在社会上立足奋斗也有着重要的作用[10]。

三、课堂生态环境建设

课堂生态是由课堂生命体之间及其与课堂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关系和状态[11],因此其主要包含课堂生命体即教师与学生、课堂环境即所处课堂氛围两个主要方面。一个课堂上,教师是引导者,但不是主导者;学生是跟从者,但不是顺从者。教育不是教师将知识一味地灌输给学生,学生不假思索地接受。一个课堂应当是双向的,超越以往或“以教为中心”或“以学为中心”的单一或绝对极端的认识与做法,变传统的“我—它”、“我—你”的师生对立关系为“我们—它”、“我—我们”等和谐、民主、合作、共生的发展关系[12]。同时,课堂氛围应该是活跃的、轻松的,教师给予学生提出问题的权利,相互间积极地进行沟通交流。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与运用,人们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这不仅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交往互动方式,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13]。特别是当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后,更是对师生的教学方式、互动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已运用一些课堂App进行课堂点名、课堂测评、课堂之星投票、操作小程序实验等,学生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学习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相对于照本宣科,有的科目教材已有电子书,学生可在手机上对教材进行学习,并有记笔记、划重点等功能,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激情,拓宽信息沟通渠道,培养自身创新能力。

对于培养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我们经过不断的实践及探索,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尽可能全面地使学生塑造自身创新精神,这一目标的实现仍是任重而道远,我们也将不断优化及改进方案,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制药工程创新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郭燕,王敏,周浩.关于制药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12,39(3):74-75.

[2]殷现元.大学生个性化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2013,(18).

[3]吴怀宇,程光文,丁宇,龚园.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索[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4]张华,易金生,薄云.加快机制体制创新,营造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5).

[5]侯海青.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等教育质量[J].科技经济市场,2013,(3).

[6]杨树平.我国制药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药业,2008,17(18):14.

[7]金坚,许正宏,邱丽颖.改革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J].中国医药导报,2009,12(6):102-104.

[8]田莉瑛,齐广辉,周坤,李春静.化工类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05):248-249.

[9]姜廷志.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南大学,2009.

[10]纪梅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2012.

[11]张扣林.尊重和保障学生课堂话语权: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10).

[12]姚慶春,易申君.教育生态学视野下课堂生态问题的探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1).

[13]周庆元,黄耀红.走向课堂的生态和谐[J].高等教育研究,2008,(3).

猜你喜欢
制药工程培养创新
民族地区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