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组织“官僚化”的反思与学生骨干培养

2019-11-11 12:55刘翔宇刘天一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4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

刘翔宇 刘天一

摘要:学生干部的使命是服务同学,是高校开展学生工作的重要力量。学生干部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有着组织者的身份,同时,学生干部有着大学生的特点,例如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思想,都可能影响着学生干部的思想理念,例如“官僚化”思维。学生干部在大学生活中扮演着教师和学生联系的纽带角色,也在校园文化和校园活动中扮演着倡导者和组织者角色。学生干部的培养及学生组织建设是必须的。

关键词:高校学生;“官僚化”;学生骨干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4-0040-02

一、高校学生组织“官僚化”

(一)学生干部官僚化的内涵

“官僚化”的本质是脱离群众的领导作风。在学生组织当中学生干部的“官僚化”是指学生干部脱离了为学生服务的初衷,大搞形式主义、阶级主义,服务意识淡薄。在网络微博上曝出的学生组织内部的“官僚化”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学生组织在发展过程中有着类似于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当前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下难以避免会受到各方面文化和经济因素的冲击,而学生组织“官僚化”这一现象就是学生组织在学校环境中受到社会的恶俗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这种学生组织的非常规发展倾向对于大学校园文化、大学生风气与大学生价值观建设有着极为消极的影响。

(二)当前高校学生组织“官僚化”背景

1.学生组织人员冗杂,效率低下。高校学生组织有着不同的属性,有学院级学生组织、学校级学生组织以及各类社团,以不同的工作内容、兴趣爱好、组织单位进行区分。为了应对大学生课业安排和学生活动工作需要,难以避免地存在过度招人的倾向,为了应对不同年级、不同活动的工作需要,从上到下层层设立部门,这就必然造成了学生干部、队伍干部头衔纷杂,为了调动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往往会设置几名副头衔学生干部等。以此类推,导致一些学生干部不负责任,工作不积极,缺乏上进心,工作效率低下。

2.極具功利思维的学生心态与不完善的奖惩评定制度。首先,学生组织的选拔考核机制的不完善。在学生组织的成员来看,部分学生组织纳新是通过层层面试,但是表面上的公开与民主并未得到落实,学生组织成员能力素质良莠不齐。在学生干部考核当中又掺杂了辅导员的主观评价,学生干部的工作往往是根据其与自己的亲疏远近、工作是否听话和少数学生的评价,这种考核方式存在着不清晰、不透明、不完善的缺点。其次,学生组织干部的监督机制落实不到位。高校学生组织的工作分配由学院团委书记和辅导员对学生干部进行传达,在学生干部的工作当中缺乏制约与监察。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善于与教师沟通,在大学生活中缺乏独立性,这种“服从”的心态加剧了“官僚化”的情况。

3.学生组织的“帮派化”。“官僚化”必然伴随着“帮派化”。在学生组织中,学生干部的关系复杂,如老乡、恋人、宿舍、学长关系等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使得为学生服务的学生组织丧失了原本的作用。“帮派化”在影响着学生风气和学生成长的同时严重削弱了辅导员对学生组织的管理。“帮派化”对学生组织的影响远远超过“官僚化”。

(三)当前高校学生组织“官僚化”的影响

1.“官僚化”使得学生组织干部脱离同学,高高在上。学生干部是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纽带,而辅导员作为学生组织的实际掌控者,部分学生干部在工作中事事以辅导员为中心,在辅导员面前以下级身份自居,在学生组织中发号施令则高高在上,失去了纽带、传达、沟通的作用,在学生面前扮演领导者的角色,长此以往威信不断减弱,影响学生工作与学生活动的正常开展。

2.“官僚化”危害学生群体的评优公正性。一些学生干部在学生工作和活动中的初衷并非为学生服务。学生干部的本质应当是以学生服务为基础的,而在功利思维的影响下,真心为学生服务的同学反而得不到认可,而“左右逢源”的学生干部在选举中、在评优中可能会更加有优势,从而引发“金钱交易”等事项,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在这种思维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只关心自己利益的现象,此类现象无法得到相应的遏制会严重影响到学生评优的公平性与公正性。

3.“官僚化”放纵了形式主义的蔓延。学生组织的“官僚化”使得学生组织工作者偏爱表面文章,“能说会道”而脱离实际工作的学生有可能接受到来自上级、辅导员的认可,而踏实肯干的学生干部并没有得到认可。这使得学生活动宣传做得越来越火,而学生组织的活动质量越来越低。

二、“官僚化”治理对策

1.加大学生组织的纳新与服务意识教育。在高校学生入学之后伴随着的是各类学生组织的纳新。纳新的意义不应当局限于招收新的部员和工作者,应当把纳新当作学生第二课堂思想建设的第一堂课。但凡有志于学生工作的学生都需要普及学生的服务意识,辅导员是高校接触学生的基层工作者,是学生组织的管理者与学生干部的培养者,应当从入学开始,抓紧学生思想不放松,强化学生干部工作意识不间断,将服务意识与主人翁意识深深植入每一名学生干部的思想当中。

2.建立健全学生组织章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无法不立。在学生组织中,学生组织章程为学生组织的行动纲领,辅导员作为学生组织的管理者,不应当超越学生组织章程,在章程允许的范围内监督学生组织章程的落实情况。在学生干部思维中杜绝“官僚”思维和“上级”的官僚主义作风,使得学生干部的“官僚作风”无从谈起。

3.优化学生干部监督、评优机制。学生干部的考核评价体制是创造学生组织公平竞争的基石,是高校选拔学生骨干的重要依据,调动学生工作积极性的重要环节。学生是学生干部的服务对象,学生干部的绩效应当与学生的满意度相关联,重视学生干部的群众基础,坚决杜绝任何官僚风气,重视学生骨干的深度辅导教育与沟通,必要时可以对学生进行行政处罚教育。

三、关于学生骨干培养的反思

学生骨干在学生工作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学生组织的核心力量,他们对于学生工作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学生组织的风气从一定方面来讲是由学生骨干引领的。对于当前部分学生组织曝出的学生组织“官僚化”的丑闻,与学生骨干的选拔培养不慎是分不开的。在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中,应当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建设,落实教育大会精神,抓紧、抓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确“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骨干,如何培养学生骨干”这两个问题,精化学生组织环境,树立良好的校园风气,坚决杜绝“官僚化”风气侵蚀校园。

参考文献:

[1]张盖伦.学生会长“歪”了学校和社会都该反思[N].科技日报,2018-10-12(007).

[2]斯涵涵.“学生官”的官僚气违背现代大学精神[N].中国妇女报,2018-07-24(004).

[3]张立美.“正副部长级”学生干部让大学精神碎了一地[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8-07-24(002).

[4]鞠实.祛除学生会干部“官威”不能只靠自律公约[N].中国妇女报,2018-10-08(003).

[5]王飞,朱永华.后现代主义思潮下高校学生组织管理策略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8,(10).

[6]慕岩,韩莹.如何培养应对新形势与挑战的大学生骨干——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J].才智,2016,(10).

[7]徐兴丽,廖喜扬.学生骨干的选拔与培养——基于中山大学院系学生会学生骨干的调查分析[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09).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以“精细化管理模式”促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考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群众路线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关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制化的思考
高校学生食品安全认知调查与分析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