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精神教育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研究与思考

2019-11-11 09:03文雁
教师·中 2019年9期
关键词:必要性

文雁

摘 要:高职教育是为了给国家培养有特殊工作技能的人才,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职业技能培养。而在职业素养培育的过程中,职业精神是最重要的因素,文章就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中融入职业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做出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职业精神教育;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4-18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6-0071-02

一、引言

高职教育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在不断地改进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促使全体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精神素养和思想觉悟。教师要始终以发展的眼光引导学生,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打造成积极、正确的精品课程,以满足高职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就目前我国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而言,大多数教师并未完全贯彻落实习近平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发展理念,高职思政课的着力点并未从传统刻板、乏味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具有实效性的职业精神教育,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二、对职业精神教育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的必要性

心理学上通常认为,当人们缺乏某种东西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想拥有”的心理活动,并会将其以欲望、意愿、兴趣等形式具体地表现出来。欲望、意愿、兴趣都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前提和引导,更是每一个个体行为动力的资源和推力。美国一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需求是人类长久生存的资源之源,并且人的需求各不相同,具有层次之分,大致可分为基本需求和成长需求。

笔者对当下社会中各高职生的需求进行调查之后,发现多数学生都侧重于关注自己的精神需求和发展需求。例如,高职在校学生面临就业、学习、竞争压力、经济等问题,但始终最让学生担忧的还是就业。那么,如何使自己的专业素质高效成长,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在毕业时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下,学生需要挑战的巨大问题。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高职学生由于在学历上处于劣势地位,只能依靠较强的操作技术来弥补自己的薄弱面。而过硬的技术本领需要以职业精神作为支撑,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应该大力地配合高职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向学生进行职业精神教育,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发展的主线,充分将职业精神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之中,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精神。

三、职业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的具体措施

(一)转变理念,以高职教育为视角强化“思政课”的职业精神教育

所有的行动都要以科学合理的理念作为前提,而高职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手段和方法。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的,并不断培养综合型、高素质的职业人才”。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需要高职“思政课”尽力配合市场需求和学校发展,始终坚持将思想和职业融合在一起。因为,第一,高职教育中的“思政课”以新时代最先进、最合理的思想引领和约束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它还承担着端正学生意识形态、发展高职整体教育质量的重要使命。第二,考虑高职学生参加工作后职业岗位的要求,教师在进行“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入高职的职业精神,并且运用思政知识对其进行解释。教师可以通过“职业事”“职业人”来阐述新时期偉大的中国梦,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体会从事本行业的人所具有的匠人精神,从而引导学生自觉承担职业责任,爱岗敬业,为未来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构建弘扬主旋律与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教学内容体系

教师在进行“思政课”教育的过程中,要弘扬主旋律,培养具有高度思想素质的学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始终引导学生围绕职业岗位素质的需求,不断调整、改进、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企业”里学习、在“实践”中体会,始终以“企业人”的要求来约束自己。一方面,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主旋律,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作为教学出发点,充分将职业精神融入“思政课”之中,帮助学生实现学者、职业人二者角色的统一。另一方面,教学思想主旋律的构建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根据市场需求树立远大的职业目标,在学习过程中积极进取,与老师同学充分交流,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在未来的工作中勇于承担职业责任,以发展企业利益为目标,秉承着忠诚、敬业的工作原则,发扬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

在具体的理论教学中,教师应逐渐将职业精神渗透其中,准确把握学生当下的思想状况,发现问题,再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制定专题教学模块,对学生进行高效准确的职业型人才教育。教师应该将发展高职学生职业精神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理念,以“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的教学手段将其贯穿“思政课”的课堂之中。在每一专题模块中,教师要围绕学生职业素养和精神发展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将本行业中不同的职业精神归纳起来,构建系统的教学构架。在后续的教学之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空洞、乏味的说教,把企业文化、集体精神融入其中,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教师讲的各个方面的职业精神。在此过程中,学生会懂得如何在未来的工作之中为人处世、怎样高效地拼搏和奋斗、如何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职业精神。

文章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为例,将整个全部教学内容分为七个专题,旨在通过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设置及分析,强调学生提升自己的职业思想道德。

专题一:“学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本专题中,教师要重点对新生的某些疑惑进行解答,为学生全面介绍学校,对本专业的内容和发展前景进行普及,确保学生始终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可以在自己所热爱的职业中发挥自己的价值。专题二:“扬起理想的风帆”。这一专题主要是强调学生对本专业的发展期望以及自己在本职业中想要得到的收获、自身的理想追求等。专题三:“做优秀的中国人”。这一专题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旗帜,将家国情怀作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的指导思想。专题四:“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这一专题是为了帮助学生以自身的岗位为出发点,在工作过程中积极承担责任,保持积极的职业态度,在阳光、奋斗的工作氛围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专题五:“道德品质我高尚”。这一专题是为了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诚信待人、友善做事。专题六:“职业道德养成训练”。此专题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明确、计划分明地对待企业,始终忠诚、敬业、勤业。专题七:“法律素养我优秀”。为了培养学生更高的职业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做一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充分将职业精神融入高职学生的“思政课”之中,把它作为社会实践教学的一部分,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将职业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职业精神培养

高职学生专业不同,未来面临的就业方向也有差异,为了使各个专业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各位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制订不同的培养计划,然后再把它们融入各个专业的职业素养中。学校要尽快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确保每一个教学班级都配备一位主讲教师,而每一位主讲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职业目标、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学生的职业素养等进行充分了解,准确把握学生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将职业素养教育渗透到“思政课”的专题式教学之中,以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的职业技能和道德素养。例如,对于学习工民建专业的学生而言,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全体学生就本职业的社会责任进行探讨,要让全体学生都具備建筑质量保证过关、建筑事业为民造福、建筑过程安全第一的工作意识,从根本上让学生认识偷工减料、“豆腐渣工程”等的危害性,让学生在进行工程建筑时切忌一味地将利益最大化。而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向学生说明“网络安全,网络文明、网络法规”等基本的职业素养要求。

当然,在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同时,还应在其他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穿插职业素养教育,始终保持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各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紧密联系,共同参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活动,争取在合作协同的过程中产生更明显的效果”。除了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之外,高职学生自身也应自觉地在日常学习中,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观察身边有关本专业的事业,不断向其学习,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积极、全面地改进高职“思政课”教学,这是一个非常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各高职院校在实际运行中要督促教师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精神,广泛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大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使职业精神深化于学生心中。高职学生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受到重视,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对学习“思政课”产生动力,有了动力和兴趣之后,学生才会用心体会所学知识,然后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付诸行动。

四、结语

高职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还要针对本专业的发展要求积极发展自身的职业精神。高职院校将职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育,对实现学生高度的职业精神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应该得到各高职院校的认可。

参考文献:

[1]马斯洛.洞察未来[M].许金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刘川生.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N].光明日报,2015-02-14(3).

[3]卢翠亭,蔡 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理念与思路[J].职业教育研究,2010(2):35-36.

[4]郑 巍,曹 晶.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4(28):11-12.

猜你喜欢
必要性
论智能油田的发展趋势及必要性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