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思维导图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2019-11-11 09:03陈红莲
教师·中 2019年9期
关键词:小学写作

陈红莲

摘 要:小学生的写作水平的高低对其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影响。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教师以小学生实际能力为基础,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开拓写作思维,提高写作能力。文章对思维导图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并详细说明了如何把思维导图更好地运用于小学写作教学中。

关键词:思維导图;小学写作;具体举措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31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6-0040-02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写作是对学生自我表达能力的培养,是语文知识的综合积累,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阅读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运用思维导图来激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想象力,开拓学生想象空间,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导图绘制,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质量。

一、思维导图对小学写作教学的作用

(一)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

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认知能力和意识等方面也处于发展阶段,生活经验不足,进行写作时很容易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进而使小学生觉得写作很难,失去写作的兴趣。而思维导图则是将思维形象化,运用优美的线条、丰富的色彩、提示性的图式,对关键词、关键点进行分析,再对内容进行扩展和补充,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并通过导图绘制的方式,使写作课变得生动有趣,真正地激起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开发学生想象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图像或者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要比直白的语言更加有趣和便于记忆。小学生在进行写作时,面对全文字的素材,思想往往会受到限制,只根据文字来进行扩展,经常会出现“无话可写”的状态。因此,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先对素材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将文字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想象,在脑海中绘制出一幅生动形象的图画,把复杂的知识点和难点通过图画展示出来,再根据关键词进行联想,然后对联想的内容进行整合、筛选,组成一篇文章,这样能够充分地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写作能力。

(三)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一般是教师规定题目,让学生进行自由发挥,学生写好后由教师进行批阅,如果有作文格式问题或者写作问题,教师和学生再进行交流修改,而对学生写作思路或者写作内容等方面极少进行针对性的点评和沟通。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中,压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无法更好地学习写作技巧和写作思路,而且写作花费的时间较长,课堂时间有限,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非常少。思维导图则推动师生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同时,它还能充分地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升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四)提高课堂效率

在小学生写作过程中,思维导图主要是帮助学生拟定文章大致方向,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构思和细节方面进行补充,指引学生把文章写得更具体、充实、有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抽出几节课进行思维导图的讲授,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其绘制方法,如此,对于之后的写作学生和教师都能够节省很多时间,学生能够有更多时间去构思和写作,教师也能够全面充分地预备下次课程,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

二、思维导图指导小学写作的具体运用举措

(一)借用图像文字,辅助文章立意

借用图像文字,绘制写作纲要,确定文章的主体方向,辅助文章立意。思维导图就像一个小图像,学生充分的运用能够有效地调动写作思维,同时还能简单明了地抓住写作思路,进而进行系统化的写作,思维导图可以说是训练系统和思维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图像信息,找到写作的核心关键词。

案例一: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秋天的图画”。本单元的写作是对秋天的图画进行描写,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以秋天为关键词,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对秋天进行想象,在自身的脑海中形成一定的图像和文字,并通过秋天这个关键词,引导学生联想到有关词语,让学生想象秋天的景象、秋天的颜色、秋天象征的意义等,让学生了解秋天是黄色的,是收获的季节,是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准备的季节。

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开阔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使秋天的画面仿佛就在学生眼前,产生了强烈的画面感,帮助学生对“秋天的图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优化了学生的写作思路,确立了写作的中心思想,使得文章的整体结构较为流畅和清晰。

(二)激发学生独特思维,巧妙选取素材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除了明确文章的立意,素材的选择也是重中之重,因为有部分作文的难点,就在于学生没有素材可写,所以在写作的过程中往往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去写或者写什么内容。加上此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经历也少,使得很多小学生写出的文章内容大多是“流水账”。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运用思维导图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们的独特思维,帮助学生尽快地找到素材。

案例二: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一件令人感动的事”。在此单元进行写作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指引,先让学生准备一张白纸,然后将写作的题目写到中间,再引导学生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绘制的方式与传统的列提纲是有所不同的,绘制的思维导图是开放的,是可以无限延伸的,学生有足够的思维空间进行绘制,突破了传统列提纲的局限性。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列出自己的写作大致内容和整体结构,如某个学生将写作内容分为三部分,并标注了哪些内容详细描写,哪些内容简略带过。

这种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作文的大致结构,并能够看出文章逻辑顺序是否合理,从而提高了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还能够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三)巧用内化原则,充实内容情感表达

维果茨基提出的心理发展内化说概念,认为人的心理机能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巧妙地进行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灵动思维,内化于心,外化为文,提高和充实文章内容的情感表达。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常常会感觉课本上或者其他课外书中的文章写得特别好,有时读得很开心,有时又读得很伤心,喜乐完全在文章之中得到体现,而自己的作文就像一杯平淡的白开水,没有任何感染力。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常常以敷衍的心态进行写作,文章内容没有真情实意,只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巧妙地进行内化,培养学生表达自身的真实情感。

案例三: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我会变”。本单元是给学生一次“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进行写作。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如果给你们一次变化的机会,你们会选择变成什么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先有一个关键点。有的学生说:“我要能变,我要变成孙悟空。”还有学生说:“我要变成一棵大树。”还有的说:“我要变成神笔马良。”当学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此为基础再进行思考:“为什么要变成这些呢?变成他们有什么意义呢?”让学生对关键点进行想象,寻找写作内容,并大致写下来。想要变成孙悟空的学生说:“孙悟空有七十二变,神通广大,我变成他可以维护世界和平,保护人们安全。”想要变成一棵大树的学生说:“大树能够净化空气,能预防沙尘暴,还能让人们乘凉,我变成大树可以使人们生活变更美好。”想变成神笔马良的学生说:“马良能够用笔画出想要的东西,我变成他可以去帮助穷人,给需要帮助的人画出他们想要的东西。”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们有了关键点和写作内容,并绘制出了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学生再结合导图以及自己选择的题材,充实自身的思想,丰富自身的情感,将自己想象的内容进行绘制,通过对关键词的联想充实了作文内容,提高了情感的表达能力。

(四)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语文的学习和教学本身是较为灵活的,虽然现阶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为看中,但是仍然有很多教师采用模板化、统一化的教学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没有充分地发挥出学生之间差异化的作用。那么,如何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个性呢?这时在指导教学的过程中,思维导图就有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一工具,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还会从极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开拓自身的想象能力,形成个性化的思维表达。

案例四: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大自然的一员”。本单元是一篇想象类的作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会把自己想象成什么,然后可以开展大自然活动,让学生进入想象的角色中,相互进行沟通,先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比如有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小鸟、一棵大树、一只蚂蚁,又或者雨滴、天空、石头、大海等;教师可以让他们编排一个情景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想象的事物从内心表达出来。同时,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聆听,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对写作题目有更深入的了解,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从而更好地进行导图绘制。同时还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充分地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想法、表达自身的情感,使学生对题目有更广阔的思维和视野,从而更好地进行写作。

综上所述,在课堂上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也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思维与写作相互结合,帮助学生迅速地构建写作内容,激起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仇山奇.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47-48.

[2]张学文.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新课程(上旬刊),2017(8):151.

[3]朱柯珂.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14):243.

[4]刘继芬.浅谈思维导图与小学作文教学[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2):103-104.

猜你喜欢
小学写作
精准知识:让儿童写作核心素养落地转化
浅谈小学写作能力的提高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