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德罗
经过几年时间的普及,智能手机在乡村和小镇上也接近人手一部。而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乡村和小镇上的孩子对手机的沉迷程度,很多时候比一二线城市的孩子更高。这其中暗含了一个重要变量—父母能否留在孩子身边。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发布的《青少年成瘾行为调研报告——基于2 017/2 018青少年健康行为网络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在玩游戏时间上,留守儿童要高于非留守儿童。尤其是“每天玩4-5小时”以及“每天玩6小时以上”两个时间段上,留守儿童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例如,非留守儿童中有8. 8%“每天玩4-5小时”,而在留守儿童中,这个比例则达到了18.8%。
中国有超过8亿网民,其中学生群体占到了总数的1/4,而12-16岁的中学生群体对网络形成成瘾性依赖的比例竟高达13%,是全球青少年网瘾比例的两倍。需要看到,12-16岁只是網瘾症状暴露的时期,而导致这一症状的时间还要再往前推。在很多家庭,即便孩子只有两三岁,可能也一直将目光聚焦在手机屏幕上。到了5-6岁,孩子们对手机的熟悉程度已经超过了家里的老人。
而从我个人的育儿观察来看,老人带孩子在概率上更容易让孩子与手机联系在一起。这一点,与上面数据中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更容易沉迷网络,二者背后的相通点在于,老人的孩子和留守儿童获得的陪伴都可能更少或质量更差。
长期以来,有不少父母、老师都默认是孩子沉迷手机,才带来了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身体变差、亲子关系变糟糕等等后果。这一推论背后,是将孩子看成了“独立的成年人”,具有充分的判断能力和鉴别意识。但这样的预设是不成立的。
事实上,孩子与手机之间的距离,不仅仅在于手机对孩子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成人有无在限制孩子使用手机的同时,提供足够而高质量的陪伴。
一个10岁的孩子虽然很喜欢玩手机游戏,但暑假期间,父母决定带他出远门旅行,那么孩子大概率会抛下手机随爸妈出门。跟随爸妈去旅行,这就是陪伴的一种,吸引力可算巨大。当然,我们都明白,父母不可能永远陪孩子旅行,这样的陪伴就时间、金钱、精力成本来说,都十分巨大,不可持续。
所以,如何在常态化的生活中提供足够多和好的陪伴,也就成了一个问题。简单来说,存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进行一些符合孩子天性的陪伴,比如读绘本、讲故事、玩游戏、参加户外活动、培养文体兴趣等;其二是把陪伴融入常规化的生活流程,比如一起吃饭、一起做家务、一起锻炼等。
但对于留守儿童来说,这几乎就是一个死结。父母都不在,就没办法提供陪伴,毕竟电话与视频代替不了面对面交流。斯坦福大学的罗斯高教授提出,中国政府应该给偏远乡村的孩子提供“早教课堂”。这一建议的本质,就是在敦促政府为乡村孩子提供一个公共空间,打造一个“陪伴环境”。
而在城市家庭,父母与孩子生活在一起,导致孩子沉迷手机的主要原因则可能是父母太忙,提供的陪伴时间不够,以及父母缺乏平等沟通的思维,与孩子交流时未能获得孩子的信任等。很大程度上,不是孩子沉迷手机导致亲子关系变糟,而是亲子沟通不畅将孩子推向了手机网络。
如果把教育本身看作是一个目标的话,手机网络其实是中立的。如果在父母的陪伴下利用得好,手机可以提供无限的资源和便利,但如果父母的陪伴时间短、质量差,那么孩子就很容易滑向手机网络而不能自拔。
所以,真正的关键性变量是父母的态度、能力。有些父母工作不可能空闲,很多父母对陪伴孩子毫无兴趣,那么,这样的孩子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反过来,如果广大父母能够充分意识到日常化的陪伴其实比上优质学校、上培训班更能影响孩子一生—事实上父母陪伴和孩子上什么学校或培训班并不冲突,那么,我相信会有更多的父母调整自己的工作节奏与沟通心态,去给孩子更多更好的陪伴。亲子时光的魅力在于,只要你放松自己,既可以享受美好的过程,又可以收割不错的结果。而这,恰恰是教育本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