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探析

2019-11-11 07:16杨晓霞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19年10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

杨晓霞

摘    要:“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已不适合于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已逐渐成为新时代大学教学的趋势。“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将学习过程拓展至课前、課中以及课后。此种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学生、教师与学校三方协同作业。“探究式教学”“小班研讨课”以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保证“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质量与效果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10-0032-02

形成于工业社会时代的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在规模化培养标准的社会人才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对于创新型人才以及多元化人才的培养却显得捉襟见肘。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理念逐渐颠覆了一个又一个的传统行业,为适应创新驱动型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教育领域的改革势在必行。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于1956年提出认知的六个层级: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1]。其中,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是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应该实现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应用能力,更适合于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课程教学。因此,为切实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促使其实现“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教学目标,必须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以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为抓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逐步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的本质

(一)学习的自由化与独立化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是学习者独立甚至中心地位不断凸显的过程,是教的权威的衰退和学生作为主体的发现与生长[2]。学生通过自主利用闲置时间,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在线开放课程学习平台,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自主学习,通过研讨、辩论等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与解析之下完成学习任务。

(二)教学的引导性与激发性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并非意味着放任学生漫无目的的自由发挥;而是由教师设计系统而完整的教学过程,提供学习资源,安排学习任务,设置考核标准,学生在教师教学设计的引导之下开展探究式学习。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是相互平等的,双方相互倾听、一起学习、共同探讨[3]。教师从传统课堂上激情的“演说家”转变为新时代课堂上耐心的“倾听者”与“引导者”,从而将传统课堂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新时代课堂的“激发式教学”。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可以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打破时空的限制,对教学形式和结构进行改变,将“教”与“学”的过程拓展至课前→课中→课后。

(一)课前将学生“赶上线”

学生课前利用教师所提供的互联网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是整个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学生课前能否有效学习决定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效果。而如何在课前将学生“赶上线”,并且进行有效学习呢?关键是要将评价标准前置[4],明确课前线上自主学习的考核任务、考核方式以及在期末总评成绩中的权重。将平时过程性考核与期末总评考核相挂钩,以此促进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

(二)课中将学生“引回课堂”

在课堂上,教师对讲授内容进行凝练与取舍。对于课前学生已通过线上学习的内容不再重复,重在梳理知识点,利用雨课堂等平台开展课堂在线测验,根据雨课堂及时反馈的结果重点解析重难点、易错点。继而对课前布置的研讨题目,通过演讲、情景模拟、辩论等灵活多样化的方式开展广泛的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效管理课堂,对学生的观点进行适当的点评与引导。

(三)课后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导入实践”

课后,通过师生之间的进一步交流、探讨,学生将学习内容以及研讨题目形成总结报告。对一些有价值的学习成果,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其进行实际运用或转化,以社会的实际效果检验学生的学习质量,并促进学生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和研究。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的内在要求

(一)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意愿与能力

知识是“学出来”的,而不是“灌出来”的[5]。“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意愿和学习动力,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课前相关知识的学习、消化与吸收;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能够独立自主地利用网络资源搜集资料、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教师具备教学的艺术性与灵活性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上课的重点不再是“教知识”,而是“教方法”“教思路”,注重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特质、禀赋和能力,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学习方案。根据课程知识点的差异,灵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综合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学校创造优越的教学环境

教室是教学的主要场所,传统的秧田式的教室结构是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服务的,不适合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此,学校应改变教室结构,建设研讨型智慧教室,为学生展示自我、开展研讨、模拟情景以及师生互动提供教学条件和场地。

四、提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效果的措施

(一)实施探究式教学,推动产教融合

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目标是实现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实施探究式教学,推动产教融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拓展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學内容,将其延伸至社会实际领域,将社会实践中的问题引入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探索性作业,广泛开展课外调查、课外讨论以及课堂研讨,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以实际结果检验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开展小班研讨课

小班研讨课与大班讲授课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改变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和地位,促使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听”向“主动讲”转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蜕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和辅助者。在小班研讨课上,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而学生如果想在课堂上有精彩表现,则要求他必须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学习和准备。因此,开展小班研讨课将大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效果。

(三)优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

对于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而言,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操性和应用性是其人才培养的趋势和要求,人才培养目标具有职业性和专业性的特点[6]。加强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建设,利用虚拟、模拟等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接近真实世界的环境,引导学生在虚拟、模拟的工作环境中完成多项任务、解决各种问题,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专业技能,使传统的较为注重理论的教学模式向更为注重实操的教学模式转变。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将打破延续了将近三百年的教育模式,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新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教师、学校都应做出积极的改变,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和教育理念,提供更好的资源和服务支持。否则,教学模式的改革将会流于形式,而起不到提升应用技术型人才能力培养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BLOOM B S,et al.Taxonomy of Education Objectives     Volume I:The Cognitive Domain[M].New York:McKay,     1956.

[2]梅国平,刘小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校教学转型探析:    信息技术发展的视角[J].江苏高教,2018,(1).

[3]樊丽萍:佐藤学:很会教的老师已落伍[EB/OL].(2017-03-08)    [2018-02-05].http://www.sohu.com/a/208682313_372532.

[4]苏小红,王甜甜,张羽,等.基于大班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    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7,(7).

[5]王晓萍,刘玉玲,梁宜勇,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法、    学法、考法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7,(6).

[6]尚俊杰,张优良.“互联网+”与高校课程教学变革[J].高等    教育研究,2018,(5).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