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成為中国票房榜亚军,“哪吒故里”之争再次引发热议。据报道,已有至少5个地区公开宣称,自己是货真价实的“哪吒故里”。哪吒出生的陈塘关、闹海的九湾河、显圣的翠屏山祖庙等神话场景,都在现实中被“考证”出了确切的地址。
历史文化名人故里、故居、文物,记录着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在全民旅游时代,如何合理开发并利用地域人文历史资源的问题备受关注。盲目争夺名人故里,实际上打的还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算盘。借电影放映再度走热的故里之争,几乎都会变成划块地、建个庙、办个节、立个像的“故里模式”,往往流于蹭热度变现、低水平修建、同质化开发,加上配套设施跟不上、IP挖掘浮于表面,很难给游客带来美好的体验。
■
1.文化传承。哪吒故里是假,但文化传承是真。哪吒作为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人物,存在相对集中的崇拜地和传播地。群众喜爱与民间信仰,使得一些地方确实成为哪吒的“文化之乡”,由之而生的传说、建筑、戏曲等文化元素,有着非凡的地域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应当避免生搬硬套、东拼西凑,而要深入挖掘、加工再造本乡本土的资源,才能形成真正有内涵、有特色的文化景观。
2.要有文化自觉。拥有文化资源固然可贵,但更要有文化的自觉。为炒一时话题、捞一笔横财而罔顾历史事实,终是立不住脚的。不忘根本,方能开创未来。如果淡忘了此方水土的历史文化,并因为无中生有的文旅项目模糊了地域文化的特质,可谓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从学术研究到非遗传承,从配套设施建设到特色项目创新,静下心来做好文化建设的实事,才是真正谋发展、惠民生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