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这个大IP怎么用?

2019-11-11 01:36李勤余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9年38期
关键词:脸谱化魔童堡垒

李勤余

《哪吒之魔童降世》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就在于打破陈规,大刀阔斧地改造曾经深入人心的叙事模式。影片终于告别了人物脸谱化,不再把哪吒的故事描述为简单的正邪二元对立。哪吒的父亲李靖、师父太乙真人一改以往的形象,更有人情味和趣味。就连哪吒的对立面敖丙以及幕后黑手申公豹,都被赋予了一层悲情色彩。

至于哪吒,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大全”主角,而是一位有性格缺陷(暴躁易怒、鲁莽冲动)但也不乏正义感的少年英雄。更重要的是,影片主创不再纠缠于哪吒“剔骨还父”这个掺杂着父权、孝道等封建道德色彩的桥段,而是将哪吒的自我认知、成长经历当作叙事重心。

这样一来,影片做到了与时俱进,贴合了时下年轻观众的心理需求,更接地气,也更容易被公众接受。

当然,与时俱进,并不意味着抛弃经典IP中的精髓。哪吒的反抗精神,仍然是本片着重表现的主题。尽管在叙事细节上还存在着种种不足,但“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算”等关键台词还是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阐释了哪吒的可贵之处,既让观众得到感官层面上的“爽”,又能把传统文化寓于春风化雨之中。影片的大获成功,绝不是偶然。

相比《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的如火如荼,同于暑期上映的科幻电影《上海堡垒》票房惨淡,虽然二者的题材不同,但在传统文化的运用和表现方面,《上海堡垒》仍需学习与提高。

(选自“澎湃新闻网”2019年7月27日)

猜你喜欢
脸谱化魔童堡垒
开心堡垒2
开心堡垒
开心堡垒
最后的堡垒T-84
The Analysis of Color Narration of Animated Film Ne Zha
论十七年小说脸谱化叙事中的反面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