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小雪
卡拉瓦乔 《女占卜者》
油画人物写生是历经几十个世纪发展至今的艺术实践活动,但是油画人物写生中往往会失去绘画性,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追求自我、强调真我,无论是教学还是艺术家写生中这都是不可忽视的绘画要素。艺术家在油画人物写生中通过人物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就是强调真我的观念,如今,油画人物写生完成了真正意义上功能性的转变,本文主要分析油画人物写生,从艺术发展史的角度剖析其一步步地转变。
公元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无论是意大利绘画之父乔托还是现实主义美术巨匠马萨乔或达芬奇,他们和他们的作品敢于以自己的科学探索,冲击中世纪的愚昧无知和教会精神禁锢,坚持人文主义的立场和美学观点,肯定人的价值和生活权力。他们的作品追求的是接近客观现实的人物形象,以神话故事情节为内容,宗教题材居多,他们努力探索用光影表现体积,并且应用了简单的透视原理,开创了崭新的绘画方法,通过画面内容表达人间善良与邪恶的斗争,每位画家都有表现自我的艺术追求,人物形象完美写实。文艺复兴的艺术要求忠于自然,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他们都强调艺术的典型化和理想化。16世纪欧洲美术进入了巴洛克时期,追求形式的浮夸奇巧,比例夸张具有动感,强调主观色彩,不仅反映上层人物也开始重视普通人的生活,“黑影强光”可以说是他的特殊手段,在光影产生的错觉中突出主题,特写心灵,追求主观性的自我。洛可可美术追求的是柔媚轻佻,讲求的是小巧玲珑,趋向于秀美。多以贝壳、藤曼、花卉为主题内容,喜用暖色调表现人间的生活享受。学院派、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都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发展,在艺术倾向上注重感官感受,强调素描造型的重要性。到后期的印象主义根据理解光与色的关系,重感觉、直观和经验,它使人的主观才能完全为客观所代替。开启了现代美术,公元20世纪后印象派背离了印象派风格的艺术流派,以塞尚、高更和梵高为代表,他们强调主观艺术处理、赋予个性和视觉冲击力的绘画,直接推动现代美术的产生。到后期的野兽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等将艺术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更加注重主观意识的表达,追求自我情绪的体现。
在油画人物写生中尊重客观事物是基本要求,也是很多艺术家的追求,但是更多艺术家探索的是用新的形式语言来表达自身的感受、对人性的剖析及人生理想的憧憬,那么只有通过油画写生过程中观察种种不同的人性,在描绘中主观的加以取舍,用色彩和线条来表达艺术家心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所以个人意志的表达是绘画的最高境界,追求自我是艺术家不懈奋斗的目标,在客观人像的启发下,更加有益于对自我情感的宣泄,探索绘画主观情绪的表达需要艺术家有自我追求升华后的途径:那就是写生中要强调真我,追求自我。所以当代很多画家的作品既是写生又是创作,这也是追求自我、强调自我的真实体现。
绘画的主观性需要艺术家对生活的的真实感悟在人物油画写生中加以锤炼,能使作品更加生动;绘画的主观性需要艺术家将自身的理想追求融入到油画人物写生中加以锤炼,使作品对观者产生启发性意义;绘画的主观性需要艺术家真实的情感在油画人物写生中加以锤炼,使作品具有生命感,进而打动读者,对后人产生对生命的敬畏、对美与丑的辨别能力,对人生产生深刻的思考。因此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灵魂,是艺术家真我的体现,是艺术家追求的结晶。油画人物写生是“追求自我、强调真我”的途径,“追求自我、强调真我”是油画人物写生的目的,二者是艺术家的必备素质,是艺术作品生成的重要条件。古今中外的油画家们,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无不凝聚着艺术家们的心血,因为艺术家的勇气和思想在当时的社会,如16世纪画家卡拉瓦乔,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小时是孤儿。开始学的是后期风格主义但发现并不适合自己就离开米兰,青年时期伴随着赌博、打架、决斗、坐牢、越狱,后半生是在流亡中度过的,他的作品充满着暴力,对权贵者的不敬,把马太画成普通劳动者,把圣母画成民间农妇,很快得到了“不妥协的实质主义者”的名号,《女占卜者》是耐人寻味的世俗风情画,同样有他创作的特点:“黑影强光”,这样的背景处理和画面内容也是以吉普赛式的爱情对教会虚伪道德的猛烈冲击。他把色彩和光,特别是光视为造型手段,绘画主观情绪表达应用淋漓尽致。
有人说:照相机的出现是绘画界的灾难。但是绘画依然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理想,只是照相机的出现使绘画界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激发了人类的审美和创造。那么,追求自我、强调自我是油画人物写生中的重要课题。
后印象画派的理论主张摒弃了事物的客观物象和传统油画的写实性,更注重的是自我的感受和主观思想以及形式的趣味性,荷兰后印象派的绘画以梵高为代表,他的油画人物是将主观自我的形式美取代了客观的自然美。例如他在1885年创作的作品《吃马铃薯的人》是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意义的杰作,自我传达的观点是:这些吃土豆的农人生活在艰辛无比的纽南,那是荷兰的一个遥远而又贫穷的乡村,在梵高的眼里到处都是摇摇欲坠的稻草房,田野里生长着发育不良的土豆和麦子,在一盏昏黄的灯光下吃土豆的人,画家描绘出他们骨节粗大的手,面对土豆做成的简单食物,眼睛里流露出渴望的光芒,他们诚实地自食其力,画面像沾染了灰土的、未剥皮的新鲜土豆的暗色调,还有肮脏的亚麻桌布、熏黑的墙,以及一盏旧吊灯挂在粗陋的房梁上,所有人的脸上流露出一副安于天命,逆来顺受的神色。这些色彩和笔触都能感受到梵高深爱着拙朴的农民及对底层阶级劳动者的同情和无奈。他明白这幅画也许不符合当时的审美需求,但他的内心渴望去描绘表达农民阶级质朴的生活状态。他宁愿成就作品中的主观情绪的表达,强调真我,追求自我,而不去附和当时的时代潮流。
梵高《吃马铃薯的人》
吴冠中《补天》
这种绘画语言体系,在二十世纪由留学海外的画家带入中国,最具代表的是吴冠中将中国画的写意性融入了油画风景当中,作品《补天》是吴冠中在1992年于中央美术学院工作室的人体写生作品,他在人体中看到的是山脉对時,江河奔流,是大自然生命之流畅。多年前,他给在苏州写生太湖石的学生讲课时说,人体的构成曾启示石头的生命,石头也启示了人体的自然性灵。画过一批人体后,忽一日,他想起了女娲,女娲该是裸体的,裸体的女娲要补天,她用什么物质补天呢,她只有一个赤裸裸的身躯,于是她以她的身体补天。张开双臂,披垂了浓郁的黑发。张开的双臂与披垂的黑发构成了大大的十字架,她是人类之始,西方创造了“诺亚方舟”的神话,东方也有补天的伟人女娲。他画的女娲是一个裸女的背影,张开双臂作托天状。太具象了,大象无形,一个人像能补得了天吗,这是谎言,或者说只是美丽的童话。一种朦胧的感觉,一种顶天立地的愿望,在黑、白、灰构成的原始宇宙中彷徨,想独力支撑这无边、无方向的天宇。画成,感到是作者自己在指挥苍穹,补天,甚至他自己是女娲。无论是从他的油画人物写生作品还是他自己对作品的陈述都存在追求自我、强调真我的绘画理念。
现代著名女画家夏俊娜,她的油画人物创作主题和内容上都显示出对物象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舍弃了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描绘再现,夏俊娜的绘画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情感印迹,这也是绘画的最高境界。夏俊娜的作品中经常存在一个矛盾:那些思想化的,姿态闲适的人物,精神上却常常处在一种莫名的惊恐、疑惑与不安的情绪之中,像是刚刚从惊魂未定的梦魇中走出来。绘画的主题虽然是情调浪漫的花与少女,却并没有给人带来一种明朗轻快的感觉。就连《五月新娘》这样的主题也不例外。她一面想表达女孩子所向往的一种高雅的,充满贵族气的安闲与平静,一面又总是不自觉地将不安的情绪带入她的画面。这种现象不能不使我们联想到与她心理相关的一些经历,这些作品正是她内心的歌,她用自己的作品诉说她在生活中的种种体验,我们看到的也正是她内心永远难以抹去的真实心灵印记。
绘画的意义是通过形象和色彩对人性情感的表达,它有生物的本能例如亲情、爱情和同情作为绘画要素,强调真我,表达自我,无论是要表达什么情怀,都要以直观表现作为媒介既要在绘画形式上进行构建和积淀,也要突破和创新,因为油画人物的个体的感性存在和现实存在都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