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凌锋,许涛,刘雅丽,夏楠,汤智伟,王熠钊,吕英瑛
随着社会进步、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我国残疾人康复事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康复治疗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据2012年卫计委报告显示,我国现阶段需要康复治疗师11.47万名,缺口在10万人左右[1]。康复治疗学专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全国各地高等院校近些年纷纷开设该专业[2-3],以满足各级医疗卫生等机构对康复治疗师的需求。通过了解国内康复治疗教育现状,为康复治疗教育的发展寻找对策和各级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时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调查统计截止2017年12月康复治疗的教育状况,包括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及毕业后教育等方面的详细内容,以研究我国康复治疗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网站及文献检索 检索内容:①教育部官方网站、教育部高考招生信息网站及相关高校官方网站检索康复治疗相关专业招生信息,检索关键词分别为康复治疗、运动治疗、康复、言语治疗、假肢矫形、中医康复等。收集信息包括专业名称、开设该专业的院校数量、专业培养年限、该专业每年的毕业生数量等。②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等,了解国内康复治疗教育的现状。
1.2 问卷调查 教育部官方网站及高校网络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对一些设有康复治疗相关专业的高校进行问卷调查以补充相关资料。对参加本科室承办的2012年~2017年中残联康复人才实名制培养的培训班部分学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继续教育及毕业后教育相关内容,以了解康复治疗相关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及毕业后教育状况。
1.3 电话访问 无法从网络和问卷调查中获取的资料进行电话访问。
2.1 2017年康复治疗相关专业培养情况 目前与康复治疗师培养相关的专业主要包括康复治疗技术、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中医康复和言语听力和辅具专业等11类,分为本科或专科2个学历层次培养。所有专业2017年总毕业生在2万人左右,其中康复治疗技术的专科生最多,共计245个院校开设此专业,2017年的毕业生在1万~1.2万人;康复治疗学的本科生培养规模其次,共计141家本科院校开设,2017年毕业生在0.45万~0.5万人,见表1。
2.2 康复治疗相关专业学历教育 截止2017年,国内 “物理治疗学”或“作业治疗学”专业绝大部分学校未单独招生,仍以康复治疗学(本科学历)或康复治疗技术(专科学历)统一招生,仅少数院校在专业后面注明“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 PT)方向”或“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 OT)方向”,如昆明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等;极少数学校作为试点以“康复物理治疗”或“康复作业治疗”招生,如上海中医药大学等。
表1 2017年全国康复治疗相关专业培养院校分布及毕业相关信息统计表
2.2.1 本科学历教育 教育部于2001年正式批准首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5所高等学校开设康复治疗本科教育,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4]。截止2017年12月,全国有141所高校开设康复治疗本科专业,年招生共计0.45万~0.5万人。院校普遍分布在山东、广东,江苏,浙江等较发达地区或教育资源丰富的省份;而对于教育资源欠缺的地域院校数也相对较少,如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见表2。我国康复治疗学专业开设较晚,但近5~10年呈明显增长趋势,从2002年的7所高校增加至2017年141所高校。在课程设置上,院校之间存在较大差别。我们检索了141所开设有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大学,筛除其中信息缺失以及信息不全的学校,如开设课程少于20门的学校,最终抽取调查其中35所院校,其中包含已通过世界物理治疗联盟(World Confederation for Physical Therapy,WCPT)的部分学校。调查发现:大部分高校主要课程设置数量不等,课程名称不一致,理论课及实践课的课程比例也不尽相同。部分体育类院校开设专业名称为运动康复学的本科专业,学制4年,毕业后大部分也从事康复治疗工作。1989年教育部“增补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首次增设专业名称为“体育保健健康专业”,1998年教育部再次审定专业目录时将该专业更名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04年经教育部审批统一为“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 ,2012年修改专业名称为“运动康复学”并沿用至今[5]。截止2017年12月,开设运动康复专业的院校共计54所,每年约0.1万~0.15万毕业生,见表2。
2.2.2 专科学历教育 我国的康复治疗专科教育开展于上世纪80年代,专业名称为康复治疗技术,学制3年。截止2017年12月,全国约有245所院校开设培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每年约1万~1.2万毕业生。学校的数量分布也不均衡,最多的省份为24所,比最少的青海省多23所,见表2。
表2截止2017年12月开设康复治疗相关学历教育院校的分布情况
地域康复治疗学(所)康复治疗技术(所)运动康复(所)北京332天津422河北873山西352内蒙古291辽宁675吉林7111黑龙江564上海621江苏8122浙江851安徽4143福建37-江西641山东13204河南5241湖北7183湖南5112广东9123广西563海南1--重庆151四川5113贵州4102云南5133陕西392甘肃251青海11-宁夏1--新疆16-
2.2.3 研究生学历教育 目前,国内康复治疗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尚欠缺,有零星的联合办学式的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及假肢矫形师的研究生学历教育。其中,2004年~2008年华中科技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培养3届物理治疗硕士(master of physiotherapist,MPT),学制为2年,共计培养108名物理治疗硕士研究生。2012年~2015年,四川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培养3届“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假肢矫形”硕士,其中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专业学制2年,假肢矫形专业学制1年,共计培养约180名硕士研究生。另外,有少数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毕业生,选择攻读“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等专业的科研型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位。
2.3 康复治疗继续教育及毕业后教育 国内开展正规的康复治疗教育较晚,其中本科教育始于2001年,专科教育也只有近20多年时间。同时,正规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完全不能满足国内对康复治疗专业人员的需求。导致现阶段大部分的康复治疗人才都是由其他相关医学专业(如护士、中医士等)经短期培训转行而来,这部分专业人员并没有经过系统培训、规范化培训、专科培训,短期培训主要以继续教育的形式进行。导致康复治疗专业人员的理论基础知识薄弱,实践操作技能不规范[6-7]。康复治疗师参与的继续教育及毕业后教育主要有3类:①短期的继续教育项目培训,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的短期教育项目;②3个月~1年不等的进修学习;③少数省份开展的康复治疗师规范化培训,培训时间多为2年。
康复治疗师主要分为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假肢矫形师等。按照国际标准,每10万人口需要15名以上的物理治疗师,8~10名作业治疗师[8]。以2015年我国13.68亿人口计算,应有物理治疗师约20.5万名、作业治疗师约10万名。而目前我国约有康复医生1万人,康复治疗师2万人,平均1~2人/10万人,在数量上存在绝对缺口[9]。世界各国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的人数与人口的比值平均为70人/10万人,挪威145.63人/10万人,美国17.34人/10万人。美国、欧洲、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康复治疗师约为40~70人/10万人,而中国大陆仅0.4人/10万人。其中,河南省最低为0.3人/10万人,北京最高也仅2.8人/10万人,这与其他国家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9]。由此可见,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极大。有学者调查发现我国康复治疗师需求缺口最大的是在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原因可能与毕业生数量的不足以及康复治疗师的人才流失有关[3]。
目前国际上有关康复治疗师的教育体系已日臻成熟。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有完善的本科、硕士、博士教育的全日制或非全日制课程开设,并且分成PT和OT等独立专业进行培养。其中物理治疗专业,以发展最为成熟的美国为例,PT职业主要分为物理治疗师和物理治疗助理(Physical therapy assistant,PTA)2类。其拥有相对完善的准入教育和专业化教育[10]。2014年的报告显示,经过物理治疗教育认证委员会(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in Physical Therapy Education,CAPTE)认证及正在认证的物理治疗专业有253个。每年物理治疗专业毕业学生约0.7万~0.8万人,而且逐年增长,预计2016年毕业生将达到0.9万人以上[10-11]。
其物理治疗师培养模式总体趋势是全部向博士教育转变。目前美国的专业(入门级)物理治疗师教育课程只向所有报名的新生提供物理治疗博士(Doctor of physical therapist, DPT)学位。MPT和物理治疗理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 in physical therapist,MSPT)学位不再提供给任何在美国的新生[11-13]。要在美国从事物理治疗师,必须通过CAPTE认可的物理治疗师培训才能获得物理治疗师学位,并通过州立考试取得执照。与此同时,在准入教育的同时,物理治疗的专科化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其以培养物理治疗领域各专科方向具有高级临床知识、经验和技能的专家为目标,不属于学位教育,但可以通过参加美国物理治疗协会(American Physical Therapy Association,APTA)认证的临床规培达到认证标准。其面向在美国接受过物理治疗准入教育并获得执业资格且拥有临床经验者,培养的主要是物理治疗专科领域内经过认证的临床专家[12-13]。
美国的OT教育分为注册作业治疗师(Occupational Therapist Registration,OTR),接受从本科到博士学位的教育,以及注册作业治疗师助理(Certified Occupational Therapist Assistant, COTA),有资格认定教育及相关的学时学位课程[14]。虽然美国的OT教育目前仍然开设有入门级的硕士课程,但作业治疗教育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Occupational Therapy Education,ACOTE)规定,到2027年7月1日,只有入门级博士职业治疗学位课程才有资格获得或保持ACOTE认证资格。截止2018年5月,在ACOTE注册认证期间,美国开设作业治疗专业(硕士/博士)的学校共有176家。
近10年来,国内开设康复治疗专业的院校数及招生人数增长迅速,培养模式呈现多层次性。其中,开设康复治疗学本科院校的数量增加了约100所,开设康复治疗技术专科院校数量增加至245所。康复治疗专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比美国PT和OT的教育也存在诸多的问题:①学历层次仍然较低,虽然近些年康复治疗专业学生的学历普遍有所提升,但现阶段康复治疗专业的主要从业人员仍然以专科毕业生为主,以2017年毕业生数据为例,专科毕业生为本科毕业生的2~3倍,研究生则更少;②院校的地域分布不均衡性,开设康复治疗本科和专科最多高校的省份为山东省,有37所学校,而最少的省份仅2所高校;③多数学校都没有区分PT和OT等亚专业,教育模式均无法达到世界物理治疗师联盟或世界作业治疗师联盟要求的最低教育标准。这些问题仍然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康复治疗教育丞待解决的难题。
康复治疗人员的毕业后教育中大部分省份没有统一的康复治疗师规范化培训,以及专科康复治疗师的培训;少数省份目前已经在开展康复治疗师规范化培训,如南京、上海、四川等。大多数康复治疗师毕业后的教育主要来自于就职的各个单位。这既不利于康复治疗师个人职业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康复治疗专业的进步。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专家组于2017年提出中国康复治疗师规范化专家共识,认为治疗师的规范化培训是确保康复治疗质量的前提,也是康复治疗师队伍健康成长的保障,是势在必行的[15]。
本次调研对现阶段国内康复治疗教育的涉及面较广,但仍然有很多调查不够细致的地方,如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中等职业教育,以及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调研内容;关于康复治疗及相关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去向、就业率、人才流失情况,以及由此所反映的教育培养问题,都未做详细分析;另外,专业的课程设置也需要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调研分析。希望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对这些内容能够进一步调研分析。
本次研究发现,国内康复治疗专业发展迅猛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不足,如高学历人才的培养、康复治疗专业分化(如PT、OT等)、培养院校的地域均衡化、毕业后规范化培训的不足等都是未来可不断完善之处。随着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届对康复医学教育的日益重视,经过更加规范化培养的康复治疗师,必将推动我国康复医学事业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