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17、中性粒细胞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中的作用*

2019-11-08 08:29张茜谢丽
广东医学 2019年20期
关键词:毛细中性支气管炎

张茜,谢丽

1广州市越秀区儿童医院儿科(广东广州 510115);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广东广州 510405)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感染性下呼吸道疾病,而引起感染的原因多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 入侵所致。据资料统计,由RSV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事件约占所有患病儿童的40%~50%,其在一年四季中均可发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喘息,部分患儿甚至出现哮喘症状,往往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1-3]。研究认为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相对复杂,而白细胞介素-17(IL-17)、中性粒细胞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IL-17 是由 Th17 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多种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4-6];而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数目最多的白细胞,当发生局部感染或损伤时,它们可很快穿过血管壁进入组织发挥作用,而且进入组织后不再返回血液中,是反映细菌感染的一项重要指标[7-8]。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L-17与中性粒细胞浓度,揭示其在发病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州市越秀区儿童医院住院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住院的符合RSV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患儿4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9例,女12例,患儿年龄60 d~16个月,平均(5.5±3.6)个月,诊断标准符合文献[5]。入院即查血RSV抗体阳性的患儿入选,根据入院lowell评分≥10分为重度,<10分为轻度,分为重度组(10例)和轻度组(30例)患儿。毛细支气管炎恢复期(简称恢复期),系毛细支气管炎组患儿治疗5~12 d后临床症状缓解,无发热、喘息,肺部听诊无哮鸣音及湿性啰音。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无喘息的病毒性肺炎患儿9例,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60 d~12个月,平均(5.1±3.1)个月。各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以上各组要幼儿病程均在3 d以内;(2)2周内无类固醇激素应用史、均无先天性心脏病史,慢性肺部疾病,既往无喘息史、家族史;(3)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1)严重营养不良,或有其他感染性疾病者;(2)合并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或消化道出血等疾病;(3)不同意参加本实验者。

剔除标准:(1)不能坚持治疗,不能配合观察项目复查者;(2) 治疗中出现严重并发症,不适宜继续接受试验者;(3)自行退出试验者。

1.2 方法

1.2.1 血清标本采集 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于入院当天(未治疗前)采集空腹静脉血2 mL,高速离心分离血清,-80℃冷冻待测。

1.2.2 血清IL-17检测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7,人IL-17 ELISA试剂盒由美国R&D公司提供,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2.3 痰液收集处理 孩子经鼻吸入特布他林(喘康速)后,用医用口罩式超声雾化器直接吸入3%生理盐水,诱导时间为20~30 min。常规口腔护理后,打开吸气器,将吸气压力调节至50~100 mmHg,并将一次性导管连接到培养容器的吸管上。选择6号二次吸管,阻断负压,插入吸气管的口腔或鼻腔,并左右旋转。吸痰并将痰吸入无菌培养容器中进行检查。在2 h内处理痰液,并在测量合格质液的体积后,加入4倍体积的0.1%二硫苏糖醇(DTT)。在涡旋振荡器内接受15 s的振荡,摇床摇动15 min,加入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并摇动5 min。790 r/min,离心半径12 cm,离心10 min,留下上清液进行检测,检查可溶性物质的浓度,通过细胞分选计数沉淀的细胞。细胞分选计数检测直接在光学显微镜下计数500个沉淀细胞用于分类,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其他有核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上皮细胞)。

2 结果

2.1 各组间血清IL-17水平比较 轻度组与重度组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度组与重度组之间血清IL-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项目例数IL-17轻度组3026.54±3.93∗重度组1027.45±3.98∗对照组921.95±3.32F值8.47P值0.0007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各组呼吸道分泌物中各细胞浓度比较 轻度组、重度组与对照组3组间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其他有核细胞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60、5.78、14.08,P<0.05),轻度组(恢复期)、重度组(恢复期)与对照组3组间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其他有核细胞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12、6.97、10.45,P<0.05)。重度组(恢复期)的中性粒细胞降低、淋巴细胞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度组(恢复期)变化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项目例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其他有核细胞轻度组3034.45±18.9219.56±8.7445.73±22.21轻度组(恢复期)3027.63±13.4122.51±9.6850.16±18.75t值1.6111.2390.835P值0.1130.2200.407重度组1052.13±16.1511.95±6.1430.12±16.15重度组(恢复期)1034.95±15.2219.65±7.6044.53±12.58t值2.3222.3642.112P值0.0340.0310.051对照组911.63±7.529.85±5.2478.12±7.56

2.3 IL-17、中性粒细胞与RSV毛细支气管炎之间的相关性 IL-17、中性粒细胞与RSV毛细支气管炎发病呈正相关(P<0.05),见表3。

表3 IL-17、中性粒细胞与RSV毛细支气管炎之间的相关性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与病毒感染相关的感染性疾病,RSV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占70%以上,喘憋伴呼气性延长和呼气性喘鸣为其突出表现,并可导致肺气肿和肺不张,缺氧严重时可合并急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脑水肿甚至出现窒息等而导致死亡,多在婴幼儿时期发病,若未处理得当将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9-12]。研究认为[8],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毛细支气管炎预后的关键所在。但目前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出现确切说法,但多数专家认为其与患儿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同时,它也与身体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密切相关[13-16]。近年来随着免疫调节机制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到Th17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作用,Th17是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的重要细胞,具有很强的促炎作用,代表不同于Th1/Th2细胞的CD4+T细胞亚群,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一类IL-23的依赖性,在分泌IL-17、IL-21、IL-22等细胞因子中发挥重要作用[17-20]。此外,研究表明存在上皮细胞、巨噬细胞、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各种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和各种细胞因子参与 RSV细支气管炎的气道炎症过程[21]。但目前有关IL-10与中性粒细胞在RSV毛细支气管炎研究报道较少,学术界关于其在疾病发作中的表达情况仍存在争议。

本研究旨在探讨IL-10和中性粒细胞在RSV细支气管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不同类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通过调查40例RSV毛细支气管炎确诊患儿与9例病毒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与相关指标,结果显示:轻度组与重度组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度组与重度组之间血清IL-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IL-17可能参与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而Th17细胞的主要效应因子是IL-17。关于 IL-17,目前已有研究证实IL-17在溃疡性结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呈现高表达[22-23]。学者认为其是一种主要由活化T细胞产生的促炎细胞因子,它可以促进T细胞的活化,并刺激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各种细胞因子和化学刺激激素和细胞黏附分子的产生,从而导致发生炎症反应;它也是T细胞诱导的炎症反应的早期启动子,其通过促进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来扩增炎症反应[24]。由表2可知,轻度组、重度组与对照组3组间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其他有核细胞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恢复期)、重度组(恢复期)与对照组3组间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其他有核细胞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发现,重度组(恢复期)的中性粒细胞降低、淋巴细胞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证明,中性粒细胞在病毒感染期间呼吸道症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对预后有提示作用,这与学者的研究[25]结果一致。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并活化以释放炎症介质,如释放氧自由基和蛋白水解酶(如去甲肾上腺素和髓过氧化物酶)来破坏病原体,能够诱导明显的炎症反应。此外,Th17细胞产生的IL-17可以有效地介导中性粒细胞动员的兴奋过程,这也表明IL-17与中性粒细胞密切相关。IL-17参与中性粒细胞的增殖、成熟和趋化性,并协同刺激T细胞的活化。并能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因此,得以证实IL-17、中性粒细胞两项指标在RSV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中起到关键作用,同时IL-17、中性粒细胞之间也存在密切关联,这有待开展深入研究探讨。

综上所述,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血浆IL-17和中性粒细胞水平显著升高。通过测定血浆IL-17和中性粒细胞水平,可用于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为判断RSV细支气管炎的免疫治疗和预后提供分子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如追踪时间有限,未追踪到患者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展有明显变化;受研究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本研究未进一步延长随访时间。下一步需要扩大样本量、延长追踪时间,以期获得更加准确可靠的指标判断。

猜你喜欢
毛细中性支气管炎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例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环路热管用双孔毛细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英文的中性TA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出现憋喘 可能是毛细支气管炎!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
FREAKISH WATCH极简中性腕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