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参天赖根深

2019-11-07 02:23张世金张克魁
雷锋 2019年11期
关键词:黄海学雷锋学子

张世金 张克魁

1996年成立于青岛西海岸的黄海学院,至今已经走过了23个年头。

23年来,学院由最初的中职培训班组规模,发展为开设60多个本专科专业,拥有在校师生两万多人的全日制民办高校。

23年来,学院秉承“知行合一”的校训和“惟德惟能,止于至善”的校风,坚持“学习雷锋,传承红色基因”,坚持“学雷锋,创品牌,优化育人环境”,把雷锋精神贯穿到学院建设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环节,收到良好的教育和社会效果。

一次免试入职的感悟,立下立德树人的信念

23年前,黄海学院起步之初,条件虽然艰苦,董事长刘常青却响亮地提出:“我们要培养出雷锋式学生,让雷锋式学生去当好工人”。基于这一动议,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的素质养成和品德修养。

当第一批学子走出校门,到一家知名国企去应试时,他们的精神风貌和言行举止就展现了与众不同的风采。主持面试的领导了解到其中大多是在校的学雷锋积极分子,当即拍板免试录用。

通过这件事,刘常青敏锐地意识到,我们的社会认可雷锋,需要雷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办好教育,要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就应该用雷锋精神为青年学子培根铸魂,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

2011年,黄海学院实现了建校史上的一次质的跨越,学校由中职、专科跃入本科院校行列。学院在雷锋班第四任老班长曲建文的倡议下,开始筹建雷锋纪念馆。2012年3月,黄海学院学雷锋基地落成,雷锋纪念馆正式开馆,“雷锋讲坛”正式开讲,“三位一体”学雷锋基地正式建成。黄海学院成为全国首家建立雷锋纪念馆的高校。雷锋精神真正成为文明的种子,植根于黄海校园。

在抚顺市“雷锋讲坛”的帮助下,学院设立了第二家全国高校“雷锋讲坛分坛”。学院聘请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雷锋班第一任班长张兴吉,抚顺市雷锋研究所所长翟元斌,解放军报社原副总编辑、《雷锋》杂志总编辑陶克将军,“当代雷锋”郭明义,劳动模范许振超等专家学者、英模人物为学院客座教授,每年定期不定期地组织讲座、论评、读书会、报告会,为雷锋精神赋予了更新的时代内涵和鲜明的实践特色。

依托雷锋教育基地,学院将雷锋精神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工作的全过程。在全国民办高校中成立了首家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组织力量编撰了《雷锋的人生观修养》,列入思政教学必修课程。每年每位入学新生必做的入学作业就是:上好第一堂《雷锋精神教育》课,参观一次雷锋纪念馆,写一篇观后感,读一篇雷锋日记,做一件好事。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学院通过微信、微博、线上话题讨论等不同形式,开展“雷锋精神代代相传”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将学生创作的富有时代特点和青春气息的有关雷锋精神的相声、小品等文艺节目,搬上舞台,发到朋友圈。开展“知雷锋,爱雷锋,唱雷锋,做雷锋,与雷锋同行”宣讲、“雷锋月里书雷锋”书画比赛、“雷锋故事我来讲”“寻找身边雷锋”线上话题等活动,人人都能感受到“处处学雷锋,处处有雷锋”的浓厚氛围。

接纳一个特殊学子,唤起一片爱心

2004年8月开学季,黄海学院迎来了一位来自四川资阳农村的特殊女学生刘仕春。

刘仕春17岁时,不慎触电失去了双臂。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刘仕春坚强地表示,命运可以夺去我的双臂,却阻止不了我對飞翔的渴望。从此,她以坚韧的毅力拜师学习口笔书画,学习文化知识。经过三年的刻苦磨砺,她又毅然重返高三课堂,参加了全国统一高考,被黄海学院经贸英语专业录取。

刘仕春的不幸遭遇和励志精神深深感动了学院领导。刘常青当即决定,免除刘仕春所有学杂费,并安排她的母亲到学院收发室工作。同时,刘仕春还在学院素质教育研究中心任兼职教师,每月给予800元的生活补贴。

刘仕春把内心的感激全部化作刻苦学习和勤奋工作的动力。她白天到教室上课,晚上参加新生励志教育培训讲座,还去各大中小学校、政府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作报告40余次,听过她事迹介绍的仅机关干部就达6万人。

2007年7月,刘仕春大学毕业,被安排留校任教,并且成了校团委的干部。她把大学3年里省吃俭用攒下的2万元钱,全部捐给了四川伍隍中学的20名优秀贫困学生,帮他们圆了大学梦。现在,已荣获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感动青岛十佳人物”候选人称号的刘仕春,以她多年的心灵励志之旅,成为学子们奉献爱心、励志成才的榜样。

反哺社会,回报人民,激励善者,扶危济困成为黄海学院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黄海学院学雷锋成果统计中,有一串长长的捐助单:

为印尼海啸和地震灾区捐款30万元;

为四川汶川“5·12”地震灾区捐款捐物30余万元;

为“4·14”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0万元;

为支援西藏日喀则地区教育事业,两次捐款20多万元;

为支援胶南六汪镇教育卫生事业捐款160万元;

为支持中华职业教育实施“温暖工程”捐款100万元;

青岛西海岸新区慈善总会举行慈善总会冠名基金活动,学校建立冠名慈善基金100万元,成为参加这次爱心活动的唯一民办高校;

青岛地区与贵州威宁县结为对口扶贫单位后,为解决威宁教师校舍短缺的困难,学院捐资20万元,与威宁县教育局配套资金15.6万元合建了一座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的教师公寓楼,为铭记这份爱的情谊,公寓楼被命名为“黄海楼”;

学院与贵州毕节职业技术高级中学实行联合办学,连续两年帮扶对方学校免费培养187名优秀贫困学生,并全部安排了理想的工作岗位;

学院实施了“校园无贫工程”。用爱心为贫困学生排忧解难,将助学的主要对象锁定为贫困大学生和创业大学生。保障每一个黄海学子不会因贫困而辍学。2012年11月,学院首次举行了“爱心循环奖”助学金颁奖典礼,将爱心人士捐助的20多万元助学金颁发给79名贫困学子。

洒下一粒种子,遍地开花结果

2018年9月,“黄海学院雷锋纪念馆”被山东省确定为“第三批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成为社会思想政治学习的园地和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据不完全统计,前来参观学习的受众已达800多个单位、8万多人次。

学院从雷锋纪念馆的辐射效应中,进一步看到了雷锋精神的巨大影响力,先后与省内外相关院校、雷锋所在部队官兵以及雷锋精神宣传、推广、研究机构建立长期联系,实现了学雷锋活动信息相通、资源共享、经验互鉴、成果互用。

为不断创新校园学雷锋的形式,黄海学院开展了“校园雷锋十百千”创建活动,即在全校创建10个以上优秀班集体,100间以上“模范宿舍”,1000名以上“雷锋式学生”。到目前为止,全校已有99个班级,299间宿舍和3400名个人达到了创建目标。

同时,学院积极推动雷锋精神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在2008年青岛奥帆赛、2018年青岛上合峰会、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啤酒节,黄海学子们提供义务服务,受到活动组织方的普遍赞扬。

学院把自愿服务常态化,对驻地重点对象定点挂钩对口服务,先后建起18个志愿者服务站,开展爱亲敬老、义务支教、无偿献血、慈善募捐等志愿服务活动。仅2015年以來,各志愿者组织就开展校外服务活动180多次,为驻地农村举办23期培训班,参与人员4800余人次。

多年来,黄海学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 %以上。很多学生毕业后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很多人就业创业成功,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黄海学院以雷锋精神立德树人的实践,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赞扬。学院和党团组织分别获得“全国新型社会组织”“全国民办百强高校”荣誉称号,学院荣获教育部思政司全国首届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学雷锋基地先进单位”和山东省及青岛市的许多荣誉称号。学院涌现出一大批像“感动青岛十佳人物提名奖”获得者、“维纳斯女孩”刘仕春、“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获得者张宝才、中国“优秀结核病防治自愿宣传员”刘洋等学雷锋先进典型。

今年9月,已经连续7年为学院新生讲授雷锋课程的客座教授、《雷锋》杂志总编辑陶克将军,展望学院前景时,欣喜而又充满深情地赞叹:“黄海学院20多年前播下的雷锋精神的种子,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这棵雷锋树正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黄海学雷锋学子
你不会是……强迫症吧
学雷锋
北在哪?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二)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一)
阅读训练一
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