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误用原因例析

2019-11-07 17:04吕传文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三人成虎古语褒义

吕传文

成语富于表现力,人们爱用它来表情达意,但媒体上不能恰如其分地使用成语的例子比比皆是,笔者通过分析一些错误用例,发现其误用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不能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

对成语没有一个完整准确的理解,就去运用,这是成语误用的一条重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

1.整体意义理解错误

有些成语来自典故,如果不知道它的来源,单从字面去理解,就有可能犯望文生义的错误。如:“三人成虎,团结就是力量。”这里就把“三人成虎”理解错了。 “三人成虎”语出《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城里本来没有老虎,然而三个人说有老虎就让人感觉真有老虎了。可见这个成语是用来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能使人信以为真,而不是三个人团结起来就可成为老虎,比喻团结就是力量。

2.关键字义理解错误

成语是在人们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渐渐形成的,历史悠久,因此,现在的一些成语还含有古语素,古语素是理解这类成语的关键,如果按今义去理解,就误解了成语的意义。如:“他这篇文章结构松散,逻辑混乱,陈词滥调,空话连篇,真是一篇不刊之论。”这里就把“不刊之论”的“刊”理解错了。“刊”在这里不是今义“刊登”的意思,它是古语素,用的是古义,修改的意思,“不刊之论”就是不可改易之论,确论。把“刊”理解为“刊登”,就犯了以今释古的弊病。

3.意义理解不完整

成语理解粗枝大叶,丢掉有关语素,断章取义。如:“我们时常留心书店里有关市场经济理论的新书预告,却视而不见这方面书籍的出版。”这里就把“视而不见”片面地理解为“看不见”,只注意了“不见”二字,忽视了“视”字。“视而不见”完整地理解应是: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形容不关心,不注意。

二、不能分辨成语的感情色彩

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来看,词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不能分辨成语的感情色彩,是成语误用又一重要原因。主要情形如下。

1.褒义误作贬义

如:“他不守纪,又不好好学习,是个名不虚传的混混儿。”“名不虚传”谓所传的名声与实际相符,是个褒义词,不能用于不好的名声,例句显然误作贬义词,应换成中性色彩的“名副其实”。

2.贬义误作褒义

如:“我是个见异思迁的女人,永不沉溺,永不止步。”“见异思迁”意思是看见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谓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是个贬义词,句中所描绘的情形正好与词义相反,是把贬义词误作褒义词。

三、不能明确成语的适用范围

有些成语不是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能用的,它们有其特定适用范围,或用于人,或用于物,或用于个体,或用于群体,或用于好事物,或用于坏事物,或用于自己,或用于对方……凡此种种,皆要明确,否则就会误用。且看下面的例子:

①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用来形容书籍极多,用于形容人多就错了。

②山上的石头奇形怪状,有的像猴子嬉戏,有的像双龙衔珠……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是说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是用来形容人工的精巧的,不能用来形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句中描绘的是天然之景,显然不能用“巧夺天工”。

③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右边的一个是文弱的莘莘学子。

“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用于群体,不能用于个体。

④一个烟头引起了大火,这栋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

“叹为观止”意为赞叹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它用于对美好事物的赞叹,不能用于不好的事物。

⑤刘教授的一孔之见使我受益匪浅。

“一孔之见”意为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作谦辞,用于自己,这里用于对方就不得体了。

⑥他在最后还有20米时,突然成为后起之秀,获得本次学校长跑冠军。

“后起之秀”意思是后辈中的优秀人物,多指人才,用在这里显然大词小用,不太恰当。

四、不能辨明成语之间的差异

有些成语,它们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对于这类成语,尤其要搞清它们之间的区别,这是正确运用的关键,不然,就会出错。

1.音近致误

由于读音相同或相近而发生错误。如:“这次选举,本来他最有希望,但由于近来他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这里就把“不负众望”和“不孚众望”混淆了。二者虽读音基本相同,但意义截然相反。前者是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后者是得不到大家的信服。应该用“不孚众望”才对。

2.形近致误

由于词形相近发生错误。如:“那些贪污腐败的分子,挥霍浪费国家财产,他们的人格可以說是一文不名。”这里就把“一文不名”和“一文不值”混淆了。二者仅一字之差,词形相近,但含义不同。前者是没有一文钱,形容极其贫困,后者是一文钱的价值都没有,形容毫无价值。应换用后者才行。

3.义近致误

由于意义相近而发生错误。如:“这个英明论断是牢不可破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这里把“牢不可破”和“颠扑不破”相混淆。二者义近,都有不可摧毁、不可动摇的意思,但应用范围有别,前者多用于抽象事物,经常用来形容人的意志、关系、友谊等坚定、不可动摇,后者常用来形容言论、学说、定律等推不翻、驳不倒。

成语之妙,在于运用。只有明晰成语误用的原因,并加以克服,做到正确运用,才能使行文增色生辉;反之,弄巧成拙,甚至会闹出笑话。

猜你喜欢
三人成虎古语褒义
古语新解
三人成虎
三人成虎
英语委婉语定义的局限与演变
三人成虎
三人成虎
古人说现代流行语
“点”的觉醒
说句好话挺难
说句好话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