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凌魏
【摘 要】新课改对现行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要求教师要利用其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参与课堂创造条件,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在新课改的理念之下,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场所,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教育趋势
新《课改》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充分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同时也赋予了数学教育更高、更新的教育地位,对初中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新的要求,形成一项新的教学课题。
一、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育的现状
新课改初中数学教育注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但是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其中存在许多错误认识。本文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
1.否定一切传统教育方法
在新《课改》精神下,存在过分偏向课改精神的现象。一些教师不学习新课改的相关理论,不研究其精神实质,进而否定一切传统教学方法。事实上,这与新课改精神相背离,因为新课改的精神主要在于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教育的精华,而不应该否定一切。
2.不注重学法指导,将自主学习变为自由学习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的一个显著特征,主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可是,在实践中,出现了变自主为自由、视主体自觉为自由放任的情况。无论什么都让学生自学、讨论或探究学习,根本不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3.对学生评价不客观
注重“以人为本”的新课改,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应该给予情感方面的关注,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评价。但是,这种评价应该实事求是。因为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但是,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客观,对于学生暴露的问题不予批评和指导,违背了新课改精神。
二、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育的趋势
据有关数据统计: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育的趋势是:约有28%的教师进行素质教育,24%的教师进行基础知识传授,22%的教师进行数学方法改革方面的教育,11%的教师进行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6%的教师进行基本技能训练,1%的教师探讨教育评价。总体看来,当前初中数学教育集中于以下五点:
1.素质教育
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以来,广大教师对“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研讨和教育改革的实践。依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心理规律等,教师设计了素质教育目标,以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
2.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传授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培养基本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据统计,很多教师进行的基础教育中,技能训练方面仅占6%,能力培养方面不到9%。可见基础教育还有待加强。为了尽快大幅度提高初中数学教育质量,教师必须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依照纲本,全面落实基础教育工作。
3.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一直都是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它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完成教学任務、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是学校教育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深刻明白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学生更好地运用自身天赋的途径,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挠他们才能的发挥。这些教学方法主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和借助教学机器和软件辅助教学。教师应从其自身条件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4.非智力因素培养
有教师指出:“智力因素是成才的基础,非智力因素是成才的阶梯。”但是,在教育、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往往只注重智力因素的开发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种现象导致了过去初中数学教育的缺欠。据相关资料反映,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兴趣、习惯、注意力和毅力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特别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学习数学。教师既要教授学生系统知识,以发展其智力思维、能力和理性,也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5.教育评价
在新课改下的教育中,教育评价、教育发展研究、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并列为现代教育科研的三大领域。全面实施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育离不开科学的评价机制。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评级的基础知识,力求达到:完整理解教育评价的涵义;正确区分“评价”“评估”和“评定”三个词的概念;能够把握教育评价的主要特点和类型;深刻认识教育评价的功能和作用;熟练掌握教育评价的一般步骤;学会建立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灵活运用教育评价的方法。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社会越来越需要新型的综合人才,这就要求一种全新教育模式的出现,新课改正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充分地了解和把握新课改后初中数学的教育趋势,才能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更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共同奋斗。
(江西省南昌市南钢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