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暮到旦

2019-11-07 08:55马毓晨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19年31期
关键词:周萍周朴园雷雨

马毓晨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找那个人性的平衡点,不左、不右,不前、不后,不好、不坏。摇摆不定,天性如此。

不管主张性本善还是认定性本恶,我们都不能寻觅到一种纯粹的人性。它是复杂之最,就好似光芒万丈的太阳上也有阴暗的黑子,乌漆墨黑的夜空中也有璀璨的明星。

2018年,科学家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的前一天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可以天然抵抗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于当年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随即中国科学院等在第一时间撰文向全世界申明中国的立场、态度与担当,文章认为此次事件突破了学术道德和伦理底线,应不允开展、不予资助。但是就在此事不久前,中山大学一研究团队发布了国内首份针对普通公众和HIV携带者关于基因编辑认知的比较报告,超六成受访者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运用持积极态度。贺建奎也曾表示历史将会证实伦理站在他的这一边。《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曾预言:“因为生物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进展,一百年内,人类就可以向‘神人迈进。”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是一次人性的抉择,它将科学与伦理、科技与人文再一次推向了黑暗与光明的临界点。或许在几百年后,人类与科技融为一体将会成为皆大欢喜之事。只不过现在的世界还没有准备好容纳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事罢了,到那时,见怪不怪,也未必是非黑即白的标准了。

我一直欽佩于《雷雨》这部话剧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关系的错综复杂,更惊艳于作品中对于人性的大胆扭曲,又毫不遮掩地去深刻剖析它。典型便是“周朴园究竟爱不爱侍萍”这一个最能折射周朴园人性丑陋的问题。如果父亲的爱情可以和儿子作比较的话,周萍在经历与继母蘩漪肉体上的情爱后,找到了真正的心灵上的爱人——四凤。但周朴园的命里没有“四凤”,或者说他为了迎娶有钱有门第的小姐而将“四凤”逐了出去。周朴园面对一个在心里已经死去的人,他终究还是逃避了,他可以装得天衣无缝,但谁又知晓呢?倒像是那人的死,更能显出他的专情高贵。可毕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那里,他又显得那么虚伪恶心。也许侍萍刚走时他也曾伤心过,但在这长达30年的“追悼”中,周朴园早就习惯了,那心中的情早就泯灭了,他仅从表面就得到了满足与慰藉,于是表面也真就成了一切。周萍因为知晓了真正自由的爱情,所以他可以放下与蘩漪的一切过往。而周朴园正是生命里没有第二个令他倾心的人,或许连侍萍也算不上第一个,所以在侍萍离开后的那一切行为便也不知是爱还是负罪感,这也许连周朴园自己都不清楚……这便是人性,在如钟鼓般噌吰的雷雨下,兀自复杂着。

人性的标准究竟是什么?也许,不见得只有黑暗才能对比出光明,只有光明才能照亮黑暗。

黑夜降临前的傍晚不是太阳的泯灭,那或许是新生;黎明破晓前的夜最黑魆魆、最寒彻骨,那或许是灭亡……

【评点】

指向黑暗的时刻,是最美的黄昏?指向光明的时刻,是最美的朝霞吗?是,但又都未必。作者辩证思考,认为伦理的界限、人性的善恶本就没有一个清楚的标准,这个世界上真的除了黑就是白?作者从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写到《雷雨》中周朴园自我安慰式的爱,既批判了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将科学与伦理、科技与人文再一次推向了黑暗与光明的临界点,也揭示了周朴园人性的虚伪。虽然思想不够成熟,观点的处理稍显模糊,需要阅读和阅历的进一步积累,但作者善于思考、敢于表达,值得肯定。

赵同宇  尹梅兴

【书摘】

你是什么人,便会遇上什么诱惑,因为都是自找的。你往你喜欢的诱惑方向走去,你喜欢,所以诱惑才成其为诱惑,正如哲学家早已点破:“我们并非被对象挑拨了欲望,正相反,心底有了流动不居的欲望,才去找寻对象。”

——马家辉《你自己就是诱惑》

人活在世界上,就如站在一个迷宫面前,有很多的线索,很多岔路,别人东看看,西望望,就都走过去了。但是我们就一定要迷失在里面。这是因为我们渺小的心灵里,容不下一个谜,一点悬而未决的东西。所以我们就把一切疑难放进自己心里,把自己给难死了。

——王小波《青铜时代》

猜你喜欢
周萍周朴园雷雨
僧院雷雨(一)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型研究
《雷雨》剧本内容梗概
《雷雨》中的“雨声”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可怕的雷雨天
雷雨
《雷雨》(节选)
试析周朴园认出侍萍前的心理过程
亲情与谎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