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素芳
摘要:本文主要对农村外来务工家庭的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提出一些见解和解决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来到城市,这一部分群体有着本身的优点,也有着一些不好的缺点,笔者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学生自身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主要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方面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外来务工;责任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8-0248-01
如今,随着国家改革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农村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人口流动速度在逐渐加快。2018年11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在京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报告》基于近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的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指出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持续下降,转移势头有所减弱;家庭化流动趋势明显,家庭户平均规模保持在2.5人以上,2人及以上的流动人口家庭户占81.8%以上。“80后”、“90后”新生代流动人口比例稳步增长,已成为流动人口中的主力军。我国城镇化水平仍将快速推进,并将有更多農村流动人口进入城镇。这就意味着现在及未来会有更多的农民工子女要随父母涌进城市,这是一群敏感而容易受到伤害的孩子。城乡经济差距、教育差距、文明差距极易导致这些孩子心灵深处的心里差距和尊严差距。
1.这一群体学生的特点
农村的孩子早当家,这一点对于农村来的孩子,他们独立能力强,受挫能力也强,能吃苦耐劳。但是他们由于受家庭影响,大多数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由于忙于工作,对小孩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都不重视培养,把这个责任都归为学校老师,导致他们对待学习马虎、对于学习的追求不高,做事不计后果等一系列责任意识淡薄现象。另外,由于环境的变化,他们的自尊心以及自信心在很长一段时间很难建立起来。同时,学生的“唯我”中心,过分依赖。也妨碍学生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因此,笔者希望通过责任感的培养,从理论的高度和深度更清楚地认识“责任感教育”、实践“责任感教育”,更规范地研究“责任感教育”,赋予“责任感教育”以新的内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2.责任感的含义以及意义
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意识和责任品格。
责任感的培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在家庭、社会的积极配合下,通过各种教育形式,让学生形成对个人、他人、社会应尽义务的认识和体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相应行为表现。能自觉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并努力克服在履职中碰到的各种困难,从而形成坚定的信念,表现为有强烈的责任感。
3.如何培养农村务工学生的责任感
3.1 学校责任。充分利用校园的电子屏以及板报,发布一些关于责任教育的格言以及文章,班级里也可以布置以责任为主题的墙画和黑板报。
每周的班会主题,以责任感的教育为主题,鼓励学生成为班级小主人,为班级的集体荣誉而争取每一次的进步。培育良好的责任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为自己的将来负责的理念。
3.2 老师责任。学校是培养学生责任感的主阵地,而教师是主要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责任感的强与弱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因此先从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入手。组织全校教师参加师德培训,增强全校教师教书育人、敬业乐教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学校通过邀请专家、优秀师德标兵到校讲座,提高师德修养;利用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研讨本学科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平时要求每位教师写好教学反思,不断提升教师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培养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在教师中开展学困生、问题生帮扶活动,每位教师要确定3—5名名帮扶对象,对学生进行跟踪式服务,切实体现对每位学生负责的教育理念。
3.3 课堂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环境中,教师要创设情景,挖掘教材因素,积极引导,质疑牵引,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以主体的身份,端正学习态度,主动、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道德自律能力,增强责任感。
强化课堂渠道,渗透责任意识,寓责任感教育于学科教学中。在学科教学中挖掘教材因素,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责任感。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巩固学习责任感。
3.4 家校联合。家校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心。家庭是孩子责任意识培养的另一有效途径。首先从转变家长观念入手,通过家长会,由班主任对家长进行培训,使家长懂得孩子的成长绝不是学校单方的责任,而是需要家校密切配合。其次加强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学校开设了家校通,班主任根据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方面出现的问题,每天通过家校通与家长保持沟通,及时处理。学生在家表现、学习情况或在校表现、学习情况在家校联系本上有详细记载,这样的家校联系有利于学生自我责任感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得到落实,并持之以恒。
3.5 安排实践活动。通过不同的活动体验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为了让外来务工子女尽快融入新城区的生活,把自己当成新城区的主人,可以在周末的时间安排学生成立志愿者服务队,走进社区孤寡老人家庭、社会福利院;参加环保志愿组织活动等等。活动的开展极大提高的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 高雪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
[2] 宗红兵.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3(04).
[3] 汤小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习惯的养成[J].学子(理论版),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