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要:与时俱进是保证一个国家活力永不衰竭的基本原则,近年来我国一直在致力于各项制度的完善和建设,公共财政就是其中之一,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现用的财政会计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眼下的需求,各种弊端开始逐步出现,深化改革已然是迫在眉睫,需要受到高度重视,本文从会计改革内容着手,分析改革后高等院校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并结合高校的现实情况,对落实高校会计制度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校;会计;财务管理
一、会计革新的方向
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的政府报告,明确了对政府会计全面改革的新要求,要摈弃旧有的财务制度,建设新的财务制度体系,是个非常庞大的立体工程,不单要完善法律法规的约束,还要在会计核算报告上下功夫,与互联网信息化数据的结合也是重中之重,在顶层设计上首先要做的在现有的法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地各级政府遵守统一的会计准则,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综合性财务报告中还要加入地方政府的负债情况,而作为重要经济支柱的各大事业单位,更要尽快改革现有的会计制度,形成立体化信息化的政府会计系统。
目前政府在推进会计改革方面已经非常深入,一些基本的规则和准则陆续健全,在很大程度是为实际性的操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基本的框架依然搭建完成,剩下的就是添砖加瓦,特别是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分离和衔接这项核算制度,更是创新性的建设方式,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双分,前者实行收付实现制,后者实行权责发生制,再加上长期股权权益核算方法,形成了改革后政府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
二、政府会计改革对高校财务管理上的变化
这次政府会计改革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在全面深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上有着深远的影响,旨在加强和完善政府的财务管理制度,更加有效率的工作,更能提高资金使用上的效益化,而高校作为这次改革的重要参与者,贯彻落实改革对加强高校的财务管理能力也很有意义。
本次政府财务的改革重点,就是对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这两个职能进行了分离,重新建立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衔接模式,在原先的核算系统里,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不会对一个报告进行重复性核算,而改革后的核算系统就实现了重复性核算,为数据的可靠性加上了双保险,也就是在各自分工的前提下,两个职能对最终的呈现结果进行二轮核算,这种核算方式可以为财务报告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也为高校的财务制度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改变。
这次改革不单有双核算,还有双基础,也就是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这两个基础,为双核算提供了施行土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前者可以清楚的显现出预算的结果,又可以为决算报告提供数据支持,让资金的使用更加科学,但对成本方面的具体情况并不太清晰,权责发生制也有自身的弊端,只有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合理的解决财务问题,所以这次改革才使用了双基础标准,有效的规范了财务管理,各方面的细化和确认有了长足的发展,接下来就以高校日常的经济事务为例,谈一下这次变革的主要内容。
(一)日常业务核算的变革
在深化改革之前,各大高校在日常的经济事务中,采用的都是收付实现制度,由于高校的经济事物相对于经济性单位来说,比较稳定和简单,所以在执行新的财务制度后,不会产生明显的差异变化,但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谨小慎微,所以引入新的财务制度后,有了权责发生制,在学期即将结束时,也要对应收款项和预防款项这些容易发生坏账的环节做好准备,切实增强对款项来往的管理,务必做到财务报告的清晰可靠和真实性。
(二)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核算改革方向
政府之前的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也有明确的规定,如何定价的参考范围也很科学,为实际操作提供了便利,但既然是固定资产,必然就免不了价格的虚性提高和折旧,这种制度会导致一些费流动性的资金不计算费用而没有出现在财务报告中,这样就无法充分体现出运行成本,在现行的制度下,虚提折旧改为实提折旧,就可以真实的反映出固定资产的价值,方便进行核算和管理,无形资产的计算方式也照此办理,大大提高了资产管理的真实性。
(三)存货核算方式改革方向
在存货的统计方面,之前高校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在购进的时候核算资产价值,用出的时候相关人员确认,但不会算入当前的成本中去,而现在高校使用权责发生制后,核算方式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财会会计不单要在购进时核算资产,用出的时候也要计入当前的成本,而预算会计则是才购入的时候做出预算支出,用出的时候无需确认,这样一来在季度性报告中如果存货没有用完,两者的财务报告就会产生差异。
(四)投资核算的变革
要想财政收入和支出形成良性循环,投资就必不可少,各大高校都自己的投资项目,就像购买长期股权投资一样,先前的财务制度是在投资的时候确认成资产,不需要计作支出,要做的是改变下资金性质,不能在作为事业基金才在,而要变成非流动性资产,这样一来在决算报告中就不能充分体现出来,那么在新的核算制度下,财务会计确认支出,预算会计也会做投资支出,用权益法进行核算,这样就能精准把握投资性资产的变动情况,财务报告中的投资明细和收益也会更加清晰化。
(五)基建工程核算方式的改革内容
改革后的核算制度是面面俱到的,对基础建设项目也有了新的要求,最大的变化就是把基本项目和非基本项目分离开来,在项目核算上变得的更加清晰,增加的建设工程也不再占用非流动性资金,在财务报告中要按权责发生制实际表现出工程的款项状况。
三、对财务管理影响
(一)實行成本核算,提高管理水平
以往高校在经营性业务中采取的都是收付实现制为主要的核算方式,但是高校的主要收入来源并非是经营性事务,所以才财务报告中经常性的表达模糊,缺乏必要的成本运营概念,新的核算制度出台后,让每种收支情况都表现的更为立体和清晰,在编制和执行层面,着重分割了决算和预算的任务范围,相互促进逐步完善,有效提高了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