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华
摘 要:作为体育品德核心素养的表现之一,《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的体育精神是一种体现时代需求的,具有内在思维意识形态和外在表现相结合特征的高级产物,表现出历史性、时代性、传承性和结合性等特性。体育精神包括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等方面,能够起到导向、激励和调节的积极作用。关于与体育品德的关系,认为体育精神为体育品德养成提供了强大的牵引动力,是评判体育品德水平的指标。在发展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指引下,广大体育教师要正确理解体育精神的内涵及其与体育品德的关系。
关键词: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超越自我;学科核心素养;体育品德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10-0046-04
体育品德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 中提出的三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其含义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对维护社会规范、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积极作用[1]。与运动能力和健康行为相比较,体育品德更多体现为一种无形但却存在的状态。体育品德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三个方面。其中,体育精神无处不在,比如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且长盛不衰的“女排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仅是体育领域应该学习的体育精神,也是各行各业人们信仰的时代精神[2]。在《课程标准(2017年版)》实施背景下,正确认识体育精神的内涵,了解核心素养背景下对体育精神的要求,对于广大体育教师引导学生形成体育精神并大力提升学生的体育品德核心素养非常关键。基于此,本文将主要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体育精神的内涵和体育品德的关系进行分析。
一、体育精神的内涵
(一)对体育精神的认识
1. 对体育精神定义的理解
体育精神这一固定概念的核心在于精神,限定范围在于体育。也就是说,体育所限定的范围将“体育精神”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精神”。因此,对于“精神”一词的理解至关重要。黄莉是国内较早研究体育精神的学者,她首先系统地对“精神”的定义进行了梳理[3]。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所谓精神是指“同物质相对立、和意识相一致的哲学范畴,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的总称”[4];《辞海》解释,“精神”是“哲学名词,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宗教信仰者和唯心主义者所讲的精神,是对意识的神化。唯物主义者常把精神当作和意识同一意义的概念来使用,认为它是物质的最高产物”[5]。张岱年先生指出:“何谓精神?精神本是对形体而言,文化的基本精神应该是对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就字源来讲,‘精是细微之义,‘神是能动的作用之义”。[6]在总结这些对“精神”的典型定义的基础上,黄莉指出“精神”就是指文化的精粹和精髓,属文化的核心层。由此可见,“精神”既涵盖了作为意识和思维活动的心理状态,也囊括了作为人的一种外在表现。
关于体育精神的定义,目前尚未达成一致,不同学者对体育精神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有不同的观点。总结而言,对体育精神的理解有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在宏观层次,主要是从“人的角度”出发,认为体育精神是人的精神或人类精神,如费孝通、李力研和黄莉等人的观点。在中观层次,认为体育精神是一种文化的意识形态,如张立顺认为体育精神是体育活动的最高级产物,属于体育文化意识形态范畴。其他一些学者如王增鑫、周永奇和刘艺芳等人虽然未对体育精神进行明确定义,但从其对体育精神所包含的要素来看,也属于中观层次。不同学者对体育精神的理解见表1。
恩格斯认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5]。这就是说,在时代环境不断变化背景下,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应该要注入新的内涵。表1中不同学者对体育精神的理解,都带有特定时代的鲜明烙印。基于此,本文认为体育精神是一种体现时代需求的,具有内在思维意识形态和外在表现相结合特征的高级产物。
2. 體育精神的特性
一是体育精神的历史性。体育是一项跨越种族和国别的活动,虽然世界各国各民族有其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但体育运动本身所体现的身体练习本质并无差别。虽然体育一词的出现时间并不太长,但在几千年的人类发展历史中,蕴含体育本质的各种活动无处不在,如中国古代的蹴鞠、斯巴达人的角力等,其中所体现出的挑战自我、勇敢拼搏等精神是相通的。这些体育精神不仅在当时激励着人们奋勇向前,而且还一直流传到现在,这种稳定性恰好说明了体育精神所具有的历史价值。
二是体育精神的时代性。时代在发展,社会需求正在不断改变,对体育精神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体育就像一面镜子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折射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从近百年前“一个人的奥运”到改革开放初期“学习女排,振兴中华”,再到里约奥运会“用尽洪荒之力”,一代代体育健儿在赛场上奋勇争先,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能行”。由此所反映出来的自强不息的中华体育精神,体现出了随着时代发展而从追赶到平齐到领先的民族精神。只有坚守体育精神的时代性,才能确保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取得新成绩和新作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三是体育精神的传承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到体育领域,实际上很大部分是对优秀体育精神的传承。为国争光、奋勇争先等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体育精神,需要全社会一代代传承下去,不断激励下一代。实际上,体育精神的传承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优秀体育精神的完全传承,即每一代都要充分发挥传带作用,保证体育精神的延续性;二是对不适应当前时代需求的体育精神的适应性改造,从而使其更好地契合现代社会需求,这也是对体育精神的传承。
四是体育精神的结合性。如前所述,大部分学者将体育精神理解为一种意识、思维层面的心理状态,确实如此,体育精神更多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在体验。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将这种内在体验转化为外在表现,则很难发挥体育精神的作用。比如,个体虽然内心对自己在体育运动中的能力非常自信,但外表看上去“不动声色”,那么这种所谓的体育精神除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励自身之外,对同伴或者他人很难产生感染和影响作用。因此,体育精神不仅要体现内在的“心潮澎湃”,也要在外表上呈现出积极进取的“精气神”,因此具有内在心理和外在表现的结合性。
(二)体育精神的构成
虽然不同学者认为体育精神的构成并不一样,但《课程标准(2017年版)》结合中小学学生的特点,明确提出体育精神包括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等方面。但需要指出的是,这并非说体育精神只包含这几个方面,而是说对于中小学学生尤其是高中生而言,这几个方面的体育精神更加关键。
1.自尊自信
自尊是一种对自己人格的重视和肯定的情感,而自信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能力的心理状态,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既定目标的心理倾向。自尊自信是相对于自卑自责、犹疑彷徨、焦虑迷茫、信心不足等问题而言的。在体育学习中,自尊自信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自觉维护自己尊严,不向他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对自己产生歧视和侮辱。比如,当自己在输掉体育比赛而遭到他人的耻笑时,此时应在积极分析失利原因的基础上,决不向他人认输,即使在运动技术方面不如他人,但在其他“精气神”方面不能示弱,从而维护自己的尊严,赢得他人的尊重。因为一项体育比赛的胜负,运动技术的高低仅仅只是其中一项影响因素,还与战术运用、心理状态、临场应变等其他因素密切相关。二是要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运动实力予以正确的估计和积极肯定,不轻视自己,不消极对待比赛或运动,即使只有一线希望也充满信心。在体育学习中,既要能够在被动遭遇困难时积极面对,也要在预想到困难时主动迎战。比如,在防身术运动的比赛中,临场时自信豁达,击打时的动作干净利落,表现出良好的精气神和强烈争胜意识。应避免表现出怯场的精神状态,能够表现出勇猛顽强的精神气势,并且始终用良好的心态支撑自己的行为。
2. 勇敢顽强
勇敢顽强要以坚强的意志品质为支撑,是意志力的一种外在表现,指个体为了完成某项任务或者达成预定目的,在遭遇各种困难、危险和阻碍时仍然能够按照原定计划毫不迟疑地采取行动,信心十足地去严格执行原来的方案。当前我国学生的整体意志力较差,尤其是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从小习惯被宠爱,在遇到困难时有他人帮助或者有退路,因此在体育学习中遇到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困难时,很容易产生退缩行为。在体育学习中,勇敢顽强应该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要敢拼敢打,不畏强手。在开展体育运动时,部分学生在遇到身材高大威猛的对手时,首先就感觉自己技不如人,产生惧怕恐慌心理,从而在进攻、对抗时不敢直面对手,这不仅会影响本队的士气,同时也是在间接地帮助对手。例如,在篮球比赛中,面对激烈对抗或者紧张的比赛形势应做到不胆怯、奋勇拼搏、不轻言放弃。二是要坚持到底、顽强拼搏、决不后退。在体育学习或比赛中,经常会遭遇这样的场景,即对手获胜已成定局,部分队员觉得此时继续坚持是浪费精力,因此本方很容易出现泄气而一败涂地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应该要顽强地抗争到底,即使最后比赛输了,但拼搏到底的精神不能丢,这是一支球队的灵魂,此时虽败但犹荣。比如,在健身健美操运动比赛中,当前面出场的对手表现非常出色时,此时决不能放弃,而应该要能够自我激励完成更高难度的成套动作,以积极的精神风貌坚持到底。
3. 积极进取
如果说勇敢顽强更多指的是遭遇困难时的坚持,那么积极进取则是一种主动向前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主要不在于智力高低,而在于勤奋程度,这里所言的勤奋其实主要指的是积极进取的精神。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状态很难取得成功。在体育学习中,积极进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有良好的心态。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有两名学子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在途中发现有人家出殡。其中一人想的是“真倒霉,碰上这种晦气的事,今年的科举考试一定没戏了”,而另一人则想的是“棺材棺材,有官有财,今年考试必中无疑”。科举考试结果出来之后,这两人的考试结果果然如自己所料,前者名落孫山,后者金榜题名。因此两人都觉得自己的预料很准确。实际上,这个故事的背后体现了心态的重要性,前者被消极心态所暗示,而后者被积极心态所引导,因此二者的行为也会发生相应改变,前者可能消极应对,而后者则积极进取。二是要有积极主动的进取行为。意识决定行为,但只有真正产生实践行动才能获得好的结果。因此,在体育学习中无论面对什么情况时,都应该要主动进取、积极实践,唯有如此才能取得进步。比如,在蛙泳运动中,因为水环境的特殊性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应该积极主动地表现出科学救护同伴的体育精神,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实现蛙泳运动能力的积极提升。
4. 超越自我
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因此人生就是不断超越的过程,体育学习的过程同样如此。记者在一次采访NBA著名球星科比时,询问他为何如此强大,科比笑着给出的反问是“你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吗?”从运动能力的角度来讲,科比在篮球项目上的能力已达到顶峰,但他却在一次次地超越自我,从而保持好的状态而战胜他人,这种精神让无数人心生敬佩。在中小学体育学习中,很多学生容易产生一种认知偏差,即觉得自己以后并不会从事体育工作,体育成绩只要及格即可,不愿意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实现超越。实际上,他们殊不知在体育运动中所养成的这种超越自我的精神,同样也会迁移到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之中;反过来,在体育运动中所养成的不思进取的心态,也会对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产生负迁移的影响。因此,不断给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超越自己的身体、心理极限,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投得更远,是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基本要求。比如,在枯燥的跑步运动中,一次次冲击更快的速度和更短的时间,激励自己完成更高难度的目标,表现出更加顽强的意志品质。
(三)体育精神的作用
首先,体育精神具有导向作用。无论是国家的发展,还是社会和个体的发展,价值观都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就中华民族而言,刻苦勤奋、努力进取的价值观使得当代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世界上其他一些落后国家之所以发展迟滞,与整体偏向于享乐和不思进取的价值观有着紧密的关系。体育精神也是一种价值观,也具有正面的导向作用,但需要体育教师等体育工作者予以发挥。比如,借助体育精神中的爱国主义价值观和利益观,引导民众摆正价值观念、端正学习态度。针对个人而言,体育精神能塑造个人完整、独立、健康的人格;针对社会而言,体育精神起到整合动作、指引规范、确立目标的作用;针对国家而言,体育精神可以引导和整合社会[12]。因此,如果要发挥体育精神的导向作用,就应该要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中,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体育认同,引导他们向着积极、正能量的方向发展。
其次,体育精神具有激励作用。在中国体育发展历史上,凡是在国内外取得好成绩的运动项目,比如乒乓球、排球等,其所体现出来的体育精神时时刻刻都在激励着年轻的队员和广大普通民众。比如,上个世纪80年代,国门初开,国人感慨外部世界的飞速发展,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而国境之外的诸人也对这个国度充满着好奇,中国人也面临着诸多困难。而当时恰逢中国女排取得五连冠,可以说中国姑娘用自己的球技和精气神撕下了长久以来贴在中国人身上的落后与屈辱的“标签”,这种作为“国家英雄”而展示的“女排精神”的强大影响力之源[2],对广大国人产生了极大的激励作用。即使是在几十个人的班级中,如果本班队员在篮球比赛中艰难地获得胜利,那种勇敢拼搏的精神也会久久回荡在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心中,这就是体育精神所产生的巨大激励作用。
第三,体育精神具有调节作用。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向善、规约和整合三个方面。关于体育精神的向善功能,是指通过在学生中弘扬体育的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等正能量,从而创设良好的精神风貌,改变学生萎靡不振、退缩不前的负面状态,引导整个班级向好向善的方向发展。关于体育精神的规约功能,是指体育精神的这些正能量能够在一定程度对自暴自弃、敷衍塞责、听天由命等负能量产生制约作用,从而减少这些负能量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和对班集体建设的不确定性。所谓体育精神的整合功能,是指通过观看体育比赛或参与体育运动,能够将零散、不同的精神动力进行整合和协调统一,从分化走向融合,形成合力,从而最大限度激发群体的凝聚力,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体育精神与体育品德的关系
(一)体育精神为体育品德养成提供了强大的牵引动力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太多这样的案例,即某人靠着顽强的精神支柱完成了在常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充分说明精神需求对于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比如,一些有身体病痛或残疾的个体,靠着坚强的意志品质,竟然顽强地生存下来,甚至具有较高的生活质量。而一些即使肢体健全但精神虚无的个体,却感到萎靡不振,生活陷入一团糟,感到生活无趣甚至对生命产生了影响。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人是身心智力的整体,精神生活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标志。由此可见,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将对其生活状态产生很大影响。著名哲学家杨国荣教授指出,在同样的社会境遇中,具有不同精神境界的个体,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心态。当外部环境不尽如人意时,一些人可能会产生消沉、不满的心态,另一些人则可能进一步坚定改良社会的信念,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心态的以上差异,关乎精神境界的高下。与之相联系,如何通过个人的自我涵养、自我修养不断提升自身的精神世界非常关键[16]。而体育精神,作为个体赖以提高精神境界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如前所述,在三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中,体育品德是指向价值、规范和社会风尚的素养,即更偏向于体育在精神层面对人的塑造的结果。在体育品德中,与注重伦理规则的体育道德和注重品性的体育品格相比,体育精神的精神价值凸显无疑。学生通过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不仅是满足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的硬性规定,更是在精神层面满足了他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自我的觉醒。体育是面向人的发展的活动,体育精神对人的浸润具体表现在能够帮助个体形成或加深对完整生命的认知,对人世间的美善与丑恶,还有竞争和合作等方面的认知,从而进一步拓展了人的精神世界,甚至改变了人的心态和境遇。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个体如果具备了良好的体育精神,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就具备了良好的生活世界和精神支柱,这不仅是彰显了体育的魅力,更会对个体体育品德的形成产生强大的牵引动力。也就是說,体育精神在体育品德的养成中起着先导性的牵引作用,如果体育精神缺乏了,则体育品德的养成就失去了动力。因此,体育教师首先应该要重视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和塑造,让学生具备丰富的、正能量的精神世界,从而让学生在体育精神的浸润中不断成长,为良好体育品德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动力基础。
(二)体育精神是评判体育品德水平的指标
体育品德由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三个方面构成,如果要评判学生的体育品德素养水平,那么则需要从3个表现进行评价。因此,体育精神是评判体育品德水平的指标之一,而《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中对体育精神划分了5级水平,以方便体育教师进行学习评价(表2)。
由表2可知,如果要了解学生的体育精神水平,则可以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5级水平来进行判断。比如,水平1主要是要求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能够面对困难、不怕困难”;水平2主要是要求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具有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水平3主要是要求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积极克服内外困难,具有抗挫折能力,表现出勇敢顽强的精神”;水平4主要是要求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具有迎难而上、挑战自我、顽强拼搏的精神,胜不骄、败不馁”;水平5则是要求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主动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精神”。由此可见,从水平1到水平5,对于体育精神的要求螺旋式提升,但不同水平的要求明显不一样。水平1只要求学生能够面对困难,不对困难感到害怕,具备一定的心理品质;水平2则要求能够敢于面对和克服困难;水平3则要求不仅要积极克服困难,还要能够抗挫折,勇敢顽强;水平4和水平5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希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迎战困难,在正确面对胜负中成为卓越之人。上述水平划分,为师生通过体育精神的角度来评判学生的体育品德水平提供了参照标准。
但需要指出的是,体育精神不像体能和运动技战术那样外显,因此在通过体育精神来评价体育品德核心素养时,应该要通过创设复杂的情境而让学生表现出体育精神。比如,在跳远运动中,可通过團体跳远挑战赛的形式,从自信心和意志品质两个方面评价学生的体育精神,并给予不同表现水平相应的分值。如在跳远自信心方面,对于“表现欲强,竞技状态好,对自己的每次试跳充满信心,沉着冷静,对自己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的学生记5分,对于“表现从容,动作自然,能够根据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如踏板不准”的学生记3分,对于“犹豫不决,行为拘谨,动作易出现失误”的学生记1分。通过赋予相应的分值,从而将很难量化的体育精神进行量化,以减少体育品德核心素养评判的模糊性,进一步提高其科学性和精确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李佳宝.竞技体育与民族国家的共建:“女排精神”产生和传播的历史[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8,34(3):44-48.
[3]黄莉.中华体育精神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4]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5]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6]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A].张岱年哲学文选(上)[M].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99.
[7]费孝通.美国与美国人[M].北京:三联书店,1984.
[8]胡小明.体育精神与改革开放[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9(3):109-113.
[9]李力研.奥林匹克精神与体育文化:一种东西方文化比较的哲学文化学视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2):14-18.
[10]黄莉.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建构[J].体育科学,2007,27(6):88-96.
[11]王增鑫,于涛.西方五种主流体育精神探析[J].体育学刊,2011,18(1):42-45.
[12]张立顺.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的探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6,32(3): 59-62.
[13]周永奇.中华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J].思想教育研究,2016(4): 57-60.
[14]刘艺芳,张志刚.论中国体育精神涵养中国精神[J].体育文化导刊,2018(3): 8-12.
[15]夏立平,云新雷.“上海精神”新内涵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7(4):26-35.
[16]杨国荣.作为精神取向的心态[N].光明日报,2016-6-22(第014版).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6CTY01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