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灿烂多姿,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与瑰宝。是中国古代先贤数千年智慧的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和力量。在教育领域内,如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中華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旨在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的进程,提升学生传统文化修养。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30-019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0.18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着每一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伦理规范以及风尚习俗等。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文化一体化的理念也在渐渐被人们所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不复以往。因此提升民族文化自信,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校园,从根源解决社会问题,已经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校园的必要性
首先,随着世界文化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学校教育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最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园可以帮助学校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增进师生间的凝聚力,为学校文化建设带来丰富的哲学思想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校园的有效措施
(一)理清办学思路,重视文化教育
学校应从办学思路上进行调整,明确素质教育的办学思路,重视学生的文化教育,明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校园对提升学校文化教育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可以提升学生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要在课程安排上增加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课程的课时量。同时还要注重加强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对教师开展定期培训,增强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知。
(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瑰宝,包含着中华民族所有的先进文化。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入手。学校需要鼓励学生接触我国的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使学生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的了解,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从而逐渐接触,发展成为爱好,使学生在实际的行动中深入细致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学校可以为学生邀请武强木版年画非物质文化继承人到学校进行讲座,使学生在与非物质文化继承人的交流中了解武强木版年画的文化渊源,制作工艺,传承历史等知识,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学校为学生提供平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学生在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应当接触具体的方面,避免出现博而不精的现象。学校应当为其提供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认识,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一样的对待措施。
举例来说,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学校就应当为学生提供不一样的平台。对低年级的学生就可以开展主题活动,以具体的实例使学生了解“孝”文化,如为家长洗一次脚、捶一次背等。使学生通过实际体验来了解“孝”文化。高年级的学生就可以开展更加抽象的活动,如“孝”主题的演讲比赛、绘画比赛等。
(四)学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在学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便利条件。一方面在课程上要注重对学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在另一方面,学校也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学校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生社团,如围棋社、象棋社、书法社、武术社、国画社等,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学习。除此以外,学校还应当定期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使学生在众多的活动中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了解。
(五)利用多种现代化手段,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借助互联网进行信息传递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校园也应当利用网络传播即时性、裂变式、碎片化的特点,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内的受众群体与影响,加快这一进程。
三、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与永远的精神财富,在校园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在校园内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有效地帮助我们建立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提升民族自尊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尹菊蕤.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J].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7(2).
[2]陈三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瓶颈”和破解之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4).
[责任编辑 李 媛]
作者简介: 田明芳(1981.6— ),女,汉族,甘肃天水人,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7年天水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TS[2017]GH2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