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文,万琳媛,王建德,张婷婷,孙 洋,逄坤静(通讯作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超声科 北京 100037)
患者女性,40岁,10余年前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行机械瓣置换术,手术顺利,自述术后规律服用华法林,未诉特殊不适,定期复查相关检查。本次入院前18天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憋,立即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超声检查提示: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机械瓣功能未见异常,三尖瓣大量返流,重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83mmHg),左室收缩功能减低。经过10余天治疗,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复查心脏超声提示:二尖瓣机械瓣功能未见异常,三尖瓣大量返流,中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约51mmHg),左室收缩功能减低。INR:1.43。2天前患者受凉出现咳嗽、咳痰,现为进一步诊治,以“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10年,肺动脉高压”收入我院。
入院后常规检查,超声提示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机械瓣探及单个瓣叶活动,瓣叶稍增厚,活动度尚可,瓣周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前向流速增快(峰值流速3.1m/s、平均跨瓣压差10mmHg),考虑机械瓣狭窄,三尖瓣大量返流,中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57mmHg),右心功能减低(TAPSE 15mm),LVEF:61%。INR1.40,D-二聚体0.86ug/ml,BNP2471.0pg/ml。入院两天后复查INR1.21,D-二聚体0.68ug/ml。
入院后第3日夜间,患者自诉胸闷、气憋,偶有咳嗽、恶心。查体:血压97/68mmHg,心率100次/分。床旁超声提示:机械瓣为单叶侧倾碟瓣,瓣叶及瓣周回声增厚,机械瓣功能障碍(间歇卡瓣2:1~3:1),前向峰值流速2.6m/s,三尖瓣大量返流,中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64mmHg),右心功能减低(TAPSE约13mm),LVEF:60%。INR1.65。临床持续给予多巴胺100ug/min泵入治疗。次日晨复查:血压98/64mmHg,心率78次/分,INR1.24。复查超声提示:机械瓣为单叶侧倾碟瓣,机械瓣功能障碍(间歇卡瓣3:1~6:1),开放时流速增快(峰值流速3.1m/s,平均跨瓣压差13mmHg),三尖瓣大量返流,中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56mmHg),右心功能减低,LVEF:65%。INR1.65,BNP6693pg/ml。因二尖瓣机械瓣功能障碍(间歇卡瓣),病情危重,有急诊外科手术指征,当日行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术中见原机械瓣为单叶侧倾碟瓣,表面少量血栓形成,瓣膜左室面环形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瓣叶活动不良。术后病理:(二尖瓣机械瓣瓣周增生物)纤维组织增生、钙化,血栓形成。
图1 超声及切片病理图像
本例患者二尖瓣单叶机械瓣置换10余年,近期抗凝不充分,以“肺动脉高压”入院后病情进行性加重,超声明确机械瓣间歇性卡瓣,急诊行二次换瓣治疗,术后转归良好。
人工机械瓣包括球笼瓣、单叶瓣、双叶瓣三种类型。单叶机械瓣由于只有一个瓣叶,在发生功能障碍时患者病情更为凶险,一旦确诊应尽快行手术治疗。人工机械瓣功能障碍最常见的病因为血栓、赘生物及血管翳形成,其他病因包括机械瓣自身结构损坏、瓣叶残边留存过多、瓣下腱索影响机械瓣瓣叶活动等。多数患者表现为心慌、气促、呼吸困难及咳嗽,严重者可迅速进展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可伴有心率增快、血压低、听诊心音低、机械瓣音质不清脆或消失等体征。此时结合超声心动图、化验及心电图指标,多可明确诊断。
超声心动图可实时、多切面观察机械瓣瓣叶回声、瓣叶及瓣周有无异常回声、启闭有无异常,并通过测量前向血流流速、跨瓣压差及压力减半时间(PHT)来进行定量评估[2]。如经胸超声表现不典型,或图像质量达不到诊断要求,可进一步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其它评价人工瓣膜的手段包括X线、CT及心导管检查[3],但有放射性且无法进行实时、快速、精准的诊断,超声心动图仍是目前评估人工机械瓣功能障碍的首要检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