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卓宏勇
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就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2019年4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发表题为《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总结了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丰硕成果,指明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的实践路径。6年多来,“一带一路”从倡议变为行动,从理念转化为实践,从“大写意”到“工笔画”,文化发挥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强调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其中,“文化包容”和“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在文化交流领域的关键词。6年多来,从“一带一路”建设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效看,文化传播对于深化“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着关键性和基础性作用。
1.加强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需要。文化兴,国运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立足的根本。关于文化在人世间的地位,最明智的说法或许就是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的两句话:保守地说,真理的中心在于对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开明地说,真理的中心在于政治可以改变文化,使文化免于沉沦。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西方的附庸,有些人对中华传统文化极度不自信,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人提出“打倒孔家店”,把中国的落后归咎于传统文化的失效。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经济、科技、文化等综合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我们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一直处于追赶状态,有些人“言必称希腊”,唯美国文化马首是瞻。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力获得巨大提升,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2018年中国GDP总量为900309亿元,中国经济以6.6%的增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贡献率接近30%,但是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并没有随之硬起来。中国是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我们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中国的现代化,只有从中华文化根基上生长出来的,才是真实的、有生命的,才是中华文化主体性和自主性的表现。”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最基础的还是建立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绵延不绝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提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加强文化建设是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大国崛起既要以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为基础,也要以思想文化等软实力为依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古往今来,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往往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当今世界,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一个国家在文化软实力方面占据优势,才能占领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一个民族只有文化体现出比经济和军事更强大的力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不带任何文化优越感,这超越了西方历史传统中的那种在面对域外国家的文化与文明等方面的差异时,要么进行征服、要么予以同化的既有路径,成为沿线各国的共同事业,有利于提高人类整体文明水平。
3.加强文化传播可以有效解疑释惑,消除敌意,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从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对华战略出现重大转变,由竞争中有合作转为全面实施对华遏制战略,美西方政客、媒体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进行“妖魔化”宣传,歪曲中国搞地缘政治博弈,渲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陷入所谓“债务陷阱”。比如,美国副总统彭斯在2018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上,指责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推行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其中许多低质量的项目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沉重的债务负担。除了“债务陷阱论”,境外媒体唱衰“一带一路”建设的代表性言论还包括“烂尾工程论”“伊斯兰威胁论”“文明冲突论”“地缘冲突论”“得不偿失论”“不可持续论”等,这导致一些国家对中国疑虑重重。例如,学者吴宏伟就发现长期以来哈萨克斯坦是中国负面消息和“中国威胁论”传言较多的中亚国家,原因包括“苏联时期反华宣传的后遗症至今没有消除”,“西方和俄罗斯一些反华势力散布的‘中国威胁论’可以很快扩散到哈萨克斯坦”。因此,中国加强“一带一路”建设,要着重处理好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关系,通过加强文化交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树立这样一种形象:“一带一路”是中国在传承古代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兼容并包的思想基础上,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而承担的国际责任,旨在打造同沿线国家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2000多年的交往历史,谱写出了文明交流互鉴的精彩华章,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文化。当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一带一路”建设关系密切的“大同”文化、“和”文化、“天人合一”文化为突破口,加强中华文化传播,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大同”的天下观。大同思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从孔子到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再到中国共产党人,均从不同方面进行了阐释和实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墨家、儒家等就提出了各自的天下治理观,其中“大同”思想在《礼记·礼运》中得以集中体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儒家的“大同”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先人对理想社会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图景的设计,在此后2000多年被不同的群体信仰、追求,并予以不断发展和扩充。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新激活天下大同的思想。“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儒家“大同”思想有着深刻的内在一致性,它们是植根于“大同”思想的土壤之中的,是对传统“大同”思想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2.“协和万邦”的国际观。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协和处理不同国家关系的观念,认为不同国家之间应和睦共处、相互合作。《尚书·尧典》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论语·子路第十三》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协和万邦”“和而不同”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对于中华民族的融合与缔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既是今日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思想来源与历史根基,也是当下我国审视和应对国际秩序应坚持的重要原则与基本信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和”文化的“和合”价值观倡导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和谐相处、合作共赢。“一带一路”倡议所包含的合作理念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全新的、非对抗的合作理念。求同存异、互利共赢是这种理念的核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要理性处理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认识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独特的,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不攻击、不贬损其他文明。不要看到别人的文明与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顺眼,就要千方百计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图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这与西方国家所信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与美国优先的价值观形成鲜明的对照。而“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求同存异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无论哪个国家或地区,不管是何种政治体制,处于何种发展阶段,具有何种文化背景,都可以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中来,都能实现合作共赢。
3.“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宇宙观、思维方式和政治伦理的重要特征,其思想发轫于先秦。《周易》提出“与天地合其德”的天人内在统一思想。《左传》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强调礼是天道与人道相统一的自然法则,必须按礼行事。《论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强调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和平共存。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直言天人一体。学者陈秉公认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整个世界的有机关联,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身与心之间是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中国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对此,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专门引用了恩格斯关于对待自然问题的这一深刻论述,进一步强调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核战争威胁、恐怖主义威胁等问题存在的背景下,这一思想的重要性得以凸显。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生态环保工作能力欠缺,生态纠纷较多,我们要积极宣传我国的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绿色“五通”,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提升话语权,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这为我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播指明了方向。
1.要围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课题,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使中华文化的传播更有针对性。我们要面向世界特别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一步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心做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谈“一带一路”》等重要著作的翻译出版和宣传推介,精心办好与“一带一路”有关的会议及论坛,宣传好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在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世界目光日益聚焦中国的背景下,要以自信而不自满、昂扬而不张扬的姿态,采用国外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主动讲好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充分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不断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理解、认知、认同。
2.要推动中华文化传播创新,着力重塑文化交流业务、重整工作流程、重构文化传播格局。在重塑业务方面,要打好“组合拳”,通过开展合作传播、智库建设,推进“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等,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目前,我国智库与国外知名智库、知名人士的深度交流还不够,相关成果对国外政要和公众的影响还不大,专业性、学术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要按照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有关政策,进一步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发挥各类智库的研究优势、网络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强对沿线国家(地区)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作用。同时,可以通过文学、艺术、影视、图书等载体传播中华文化,但要注重长远规划,加强优秀作品的翻译推介,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成建制地翻译中国的社科作品,建立“一带一路”编译所。在重塑流程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优化资源调配使用方式。在工作格局上,要进一步加强协调,整合资源优势,调动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提升文化传播的整体效益。
3.深入开展各领域合作,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深入开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各领域人文合作,加强议会、政党、民间组织往来,密切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交流,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今后,在加强中华文化传播方面要广开门路,不能仅仅是政府部门及其文化单位包打天下,要进一步加强“人”的工作,包括海外中资企业的员工、中国的留学生、华人华侨等。例如,对中资企业员工来说,在规范企业投资经营行为、合法合规经营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履行社会责任,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形象大使。 同时,遍布世界各地的7000万海外华人华侨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海外华人华侨坚守中华文明信仰,始终与祖国的命运休戚与共,特别是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作出了独特贡献。我们应充分利用华侨社团、商会等民间力量传播中华文化。此外,要坚持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改变生硬的宣传模式,多进行双向交流。为此,可以加强与西方国家公关公司的合作,用西方人熟悉的表达方式传播中华文化,提升传播效果。还可以推动教育合作,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到中国来学习,通过这些留学生实现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
4.既要宣介优秀传统文化,也要传播优秀当代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展示中国形象最丰厚的资源、最靓丽的名片。一方面,要整合资源,真正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另一方面,要把反映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文化成果、文艺精品推向世界,要把现代化的中国、日新月异的中国展现给全世界。为此,要注意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不断增进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和支持。
5.完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进一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国际传播是中华文化传播中最直接最需要下大力气补齐的短板。我们在新闻宣传方面存在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困境。海外受众获取中国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西方媒体的报道,但这些报道中的负面信息较多。近年来,党中央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但目前媒体走出去还是遇到很多困难,如语言障碍、西方国家的阻挠等。今后,要进一步推动中国媒体走出去,鼓励中国媒体与国外的传媒机构采取各种形式的合作,也可以把国外媒体请进来,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西方大国有影响力的媒体到中国来进行专题采访,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